?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的臨床效果觀察

2021-01-04 02:03魏道芬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妊娠子宮肌瘤

魏道芬

摘要:目的:觀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的臨床效果,分析利弊。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醫院共一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處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94例,納入觀察組,據年齡(±1)、孕周(±1)、剖宮產術指針一對一選擇同期剖宮產術94例,納入對照組。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泌乳初始時間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例次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不會影響下床時間,但可能延長手術時間、增加出血量,影響早期泌乳,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

關鍵詞:妊娠;子宮肌瘤;肌瘤剔除術

【中圖分類號】R271.9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子宮肌瘤(myoma of uterus,UM)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見病、多發病,是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疾病,我國子宮肌瘤平均發病率為20%~30%,40~50歲女性發病率成倍增長[1]。通常情況下,因女性計劃妊娠意愿提高,在妊娠期都會積極治療婦科疾病,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較低,僅為0.3%~1.2%,但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兩者合并率呈上升趨勢。對于術前診斷者,多數可順利妊娠,在術中發現的子宮肌瘤也并不少見,普遍認為無論是術前還是術中發現的子宮肌瘤,應盡量同期處理,以避免而二次手術,減輕手術創傷。也有報道顯示,同期手術可直接增加出血量、延長麻醉時間,可能對預后帶來不利影響[2]。2012年1月~2015年12月,醫院共一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處理妊娠合并子宮肌瘤94例,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94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年齡21~44歲、平均(32.9±5.1)歲。孕周35+3~40+4周、平均(38.4±0.9)周。孕期診斷78例、術中發現16例。肌瘤大小1×0.8~3×6cm,平均(3.8±1.0)cm。多發52例。最大肌瘤位置:漿膜下60例、粘膜下34例。78例孕期診斷者中22例采用促胎兒成熟措施。據年齡(±1)、孕周(±1)、除肌瘤外其他剖宮產術指針一對一選擇同期剖宮產術94例,納入對照組。

1.2方法

妊娠合并肌瘤處理:①孕前診斷,加強隨訪,作為重點觀察對象,評價肌瘤生長情況,若生長迅速,同時出現胎兒畸形等異常引流產指征,孕周<27周,可引產,若肌瘤生長緩慢,未見異常,急性妊娠,到孕27周若肌瘤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甚至發生嵌頓,考慮藥物促胎兒成熟,行擇期剖宮產,若無異常,也可急性妊娠,提前1-2日入院,加強監護,選擇計劃性剖宮產或陰道試產;②對于剖宮產術中發現的子宮肌瘤,若無出血等其他需立即處理異常情況,若已變性、長徑在4cm以上、肌壁間肌瘤、肌瘤個數在3個以上者,術中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舉宮,向瘤體邊緣注入經稀釋垂體后葉素6,單極電凝鉤切開肌瘤假包膜,夾持牽拉旋轉肌瘤,電刀分離,細致止血,1號線單層連續包埋縫合,不留死腔。

1.3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母乳初始時間。產婦并發癥,包括產后出血、切口感染等。

1.4統計學處理

收集數據建立WPS xls數據表,以SPSS18.0軟件進行數學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以數(n)或率(%)表示,比較采用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計量資料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泌乳初始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

觀察組并發癥例次率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關于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已有較明確的規范,一般按照妊娠期確診、術中確診兩種處理路徑。選擇剖宮產術者,無論分娩前診斷還是分娩后診斷,一般都同期處理子宮肌瘤,盡管也有學者認為對于符合保守治療條件肌瘤也可不通氣處理,但考慮到母乳期的特殊性,不宜再采取手術治療,同期手術可降低再手術風險,避免再手術帶來的負面效應。從本次研究來看,同期肌瘤剔除相較于普通的剖宮產術,手術時間與住院更長、術中出血量更多、泌乳更晚,這可能與手術時間的延長有關。研究未得出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延長的結論,提示同期手術對患者的身體機能特別是運動功能、傷口愈合能力的影響還是非常有限的,這與同期手術多無需再新做切口有關。需注意的是,同期手術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增加,但是否與同期手術有關尚無明確定論,從剖宮產術特殊性來看,術后產褥期是患者復健關鍵時期,也是并發癥高峰時期,若患者宮縮速度慢,再進行肌瘤剔除,可能影響子宮復健,增加惡露等并發癥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肌瘤剔除不會影響下床時間,但可能延長手術時間、增加出血量,影響早期泌乳,增加并發癥發生風險,應嚴格篩選適應證,對于術中發現的肌瘤,嚴格按標準選擇是否需同期手術。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楊秀萍,朱利紅,華彩紅,等.剖宮產術中子宮肌瘤剔除術 126 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431-1432.

猜你喜歡
妊娠子宮肌瘤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用于子宮瘢痕妊娠的診斷價值
妊娠糖尿病孕婦血栓前狀態標志物檢測的分析
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療效對比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營養健康指導
高齡孕婦的妊娠結局及其分娩相關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