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內科偏癱患者綜合性康復治療效果觀察

2021-01-04 23:27袁茜茜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偏癱神經內科康復

袁茜茜

摘要:目的:評價神經內科偏癱患者綜合性康復治療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外科采用綜合性康復治療偏癱患者81例納入綜合組,同期收治的卒中后偏癱患者70例,納入對照組。結果:3個月后,綜合組與對照組FMA、ADL、MMSE評分高于治療前,綜合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神經內科偏癱患者綜合性康復治療非常必要,可提高康復效果。

關鍵詞:神經內科;偏癱;康復

【中圖分類號】R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偏癱是神經內科常見病,多見于卒中后。我國卒中發病率約為120/10萬,年新增患者200萬例,且仍逐年上升。卒中后偏癱發生率高達55%~75%,患者易肢體痙攣、半身麻木為主要癥狀表現,一旦并發,患者完全康復的幾率明顯下降,多伴有不同卒中后遺癥,部分甚至喪失生活能力,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需注意的是,我國卒中康復水平仍相對較低,有報道顯示僅10%的卒中患者接受過專業的康復指導,卒中偏癱康復也尚無規范化的路徑可供遵循,總結經驗非常必要[1]。2014年1月~2015年6月,外科采用綜合性康復治療偏癱患者81例,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81例患者,納入綜合組,其中男50例、女31例,均為卒中后偏癱,年齡57~74歲、平均(67.3±7.0)歲。腦梗死60例、腦出血21例。左側偏癱32例、右側49例。部分患者可單手進食或洗漱,但出現翻身困難。坐位平衡等級0-2級。偏癱肢體Brunnstorm分期Ⅰ-Ⅲ級。另選擇同期收治的卒中后偏癱患者70例,納入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基本的良肢位擺放,選擇性開展肢體被動、主動訓練,聯合誤咽功能障礙等對癥治療特殊類型功能障礙。部分患者進行電刺激治療。以運動康復為主,在保守治療生命體征平穩且持續24h后,便可開展早期康復訓練。一般在臥床期間,便可開展小關節訓練,如指趾關節訓練,而后逐漸向大關節、肌群訓練過度,從被動訓練向主動訓練過渡。及早開展患側的康復訓練,及早開展腕關節背伸與屈曲訓練、前臂旋前與旋后訓練、手抓握與手指擺動訓練,以盡快恢復偏癱側肢體功能。部分患者聯合鏡像療法,集中精神,想象患肢無障礙,健側主動運動,患側可在器械配合下相同的訓練動作[2]。普遍訓練方法:每日1組,包括10次坐位訓練、10次坐位站位轉換、5次立體平衡訓練,待患者步行能力逐步恢復后,進行步態訓練,逐步分解步行動作。手部訓練可結合搭積木等趣味訓練方法,每日患受伸展訓練需保證30min以上。每周保證6次運動康復訓練。

1.2.1綜合征

積極治療其它可引起功能障礙疾病,如對于膝骨性關節炎,可配合腔內注射玻璃酸鈉,提升肢體運動功能。在對照組基礎上,據家屬經濟狀況、接受能力、適應證聯合針灸、推拿治療。(1)按摩:據偏癱肢體、部位選擇合適的按揉手法。以上肢偏癱痙攣為例,醫師與患者虎口較握,醫師指按壓曲池、少海、內關等腧穴,按揉5min左右,同時托住患者肘部,開展肩、臂、腕功能訓練。若肢體癱瘓較嚴重,配合脊柱推拿治療,仰臥位,順督脈走形方向摩法整理脊柱,有溫熱感即可,據癱瘓部位選擇相應的脊神經后根體表投影點,按法刺激5~10min,同時配合被動訓練。黑鬼豆油涂抹關節。揉法按揉患肢,每次8-10次,1日1次。(2)針灸:辯證取穴針灸治療,肝腎陰虧證,取肝俞、腎俞、三陰交、太溪,血海、陰陵泉、陽陵泉、梁丘為配穴,陽虛寒凝證,取穴命門、大椎,手三里、手五里、尺澤、曲池為配穴,若為肺脾氣虛證,取肺俞、脾俞、足三里,丘墟、解溪、昆侖為配穴。主穴補法,配穴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每次1次。(3)心理康復:開展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康復前、30日后,分別FMA量表、Bathel指數、簡易智能量表(MMSE)評分患者總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認知功能。

1.4統計學處理

收集數據建立WPS xls數據表,以SPSS18.0軟件進行數學統計,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非參數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個月后,綜合組與對照組FMA、ADL、MMSE評分高于治療前,綜合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卒中偏癱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需及早開展積極的康復治療,否則可能導致患側“習慣性廢用”,增加恢復難度。傳統的康復訓練,以必要的良肢位擺放、對癥治療吞咽功能障礙等為主,內容相對簡單,康復治療內容少。觀察組在常規運動康復治療基礎上,配合積極治療其它可引起功能障礙疾病、針灸、推拿,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FMA、ADL、MMSE評分恢復更明顯,對于減輕照料者負擔,預防褥瘡等臥床相關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推拿、針灸等操作簡單,易于推廣,其中推拿易于掌握,在家中便可開展,且這些康復方法被證實確實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如脊柱推拿,通過神經支配原理,調理臟腑,興奮中樞,增強脊髓活動、神經支配能力,進而減輕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神經內科偏癱患者綜合性康復治療非常必要,可提高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康復學組,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衛生部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程委員會辦公室.中國腦卒中康復治療指南(2011完全版)[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4):301-318.

[2]王樸,郭毅,張君梅,等.運動想象療法對腦卒中后患者上肢運動功能康復效果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5):529-539.

猜你喜歡
偏癱神經內科康復
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康復護理體會
神經內科患者焦慮與抑郁癥狀的臨床觀察
康復護理在腦外傷后遺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腦卒中早期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療效分析
針刺聯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
探討腦卒中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效果
漫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