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與質量控制

2021-01-04 23:27馮海青杜艷鄒君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藥品檢驗分光光度法質量控制

馮海青 杜艷 鄒君

摘要:目的 實驗目的旨在分析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和質量的控制措施。方法 實驗中的研究對象均為我檢驗所采集的藥品樣本,所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間,選取例數為200例。對所有藥品樣本分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含量,并對其出現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出質量控制措施。結果 由數據統計分析,在進行質量控制之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13次偏離標準,其中包含實驗室污染4次、有效成分檢驗差錯5次、違規操作2次、儀器和材料故障2次。其發生率為6.5%。質控之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1次實驗室污染、1次有效成分檢驗差錯、1次儀器和材料故障,發生率為1.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過實驗結果可知,導致藥品檢驗結果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包含人為、設備、物料等等,需要對檢驗前、中、后進行全程質量控制,這樣才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關鍵詞:藥品檢驗;結果偏離;分光光度法;質量控制

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治療人類疾病,有針對性的對患者的生理機能進行調節,同時規定適應癥以及用法用量的物品。由此可見,藥品對于人類的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藥品監測則是藥品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相關規定指出所有的出廠藥品必須經過GMP認證之后才能進入市場銷售,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藥品的質量,進而防止問題藥品流入到市場,進而對部分患者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就當前而言,在藥品的檢測工作當中依然具有一些不足,其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便是檢驗偏離,因此怎樣降低檢驗偏離現象出現的概率成為了當前的研究重點。本實驗將分析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和質量的控制措施。報告如下:

【中圖分類號】R9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中的研究對象均為我檢驗所采集的藥品樣本,所選取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間,選取例數為200例。其中由120例藥品為中成藥,占比為60%;化學藥品有80分,占比為40%。

1.2 方法

本實驗將對所有藥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進行檢驗,具體如下:分別進行培植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其中對照品溶液當中,含有的被測成分數量,是供試品溶液中被測成分規定量的(100±10)%,所使用溶劑需要保持一致。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規定波長測定兩個溶液的吸光度,隨后計算被測溶液的濃度。

質量控制措施如下:在進行檢驗之前,需要抽取具有代表性和普適性的藥品樣本,還需要對檢驗人員進行專項技能培訓,促使其能夠認識到抽樣環節的重要性。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以及控制方式,將其應用在藥品檢驗工作當中,不斷的對檢驗人員的知識體系,執行規范的檢驗技術。針對不同的檢測項目需要掌握不同的抽樣分類規則,進而提高抽樣的規范性[1]。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到溫度、濕度、保存條件,從源頭上確保檢驗結果的質量。其次,在檢驗的過程當中需要明確檢驗的標準,嚴格的執行操作規范,將檢驗的標準控制在一定范圍當中,并設定專業的人員進行維護監督檢驗標準[2]。結合實際檢驗工作,需要及時的優化檢驗的標準,降低檢驗中所存在的問題。詳細的記錄檢驗藥品的信息,及時的剔除不符合規范的藥品,針對檢驗人員,需要落實持證上崗的制度,確保各個流程科學規范,避免人為因素所引起的結果偏差。最后,在檢驗完成之后,需要對整個檢驗過程進行評價,以書面的形式呈現,并及時上報負責人,對于所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分析原因,并進行改進[3]。

1.3 觀察指標

本實驗將質控前后檢驗結果的偏離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實驗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對比進行t檢驗;其中計數資料采用%表示,對比進行X2檢驗;且(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數據分析,在進行質量控制之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13次偏離標準,其中包含實驗室污染4次、有效成分檢驗差錯5次、違規操作2次、儀器和材料故障2次。其發生率為6.5%。質控之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1次實驗室污染、1次有效成分檢驗差錯、1次儀器和材料故障,發生率為1.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伴隨著生物制藥技術水平的快速進步,所生產的藥品種類也在不斷增加,為了確保藥品質量不僅建立了質量管理機構,同時對于生產、流通的那個過程進行監督,通過抽樣抽查、分析數據,得出完整的檢驗報告,確保藥品檢驗合格之后再進行上市銷售。本實驗分析了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和質量的控制措施,結果顯示,在進行質量控制之前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13次偏離標準,其發生率為6.5%。質控之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200分藥品進行檢驗,其中出現了3次偏離標準,發生率為1.5%。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導致藥品檢驗結果出現偏差的主要原因包含人為、設備、物料等等,需要對檢驗前、中、后進行全程質量控制,這樣才能夠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劉素如. 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及質量控制方法探究[J]. 中國處方藥,2021,19(06):23-25.

[2]楊嘉繁. 藥品檢驗的偏離及結果質量控制方法探討[J]. 人人健康,2020,(11):297.

[3]方蓉蓉,陳立萍,王美英,蔣潮鋒. 藥品檢驗中結果偏離的原因與質量控制分析[J]. 人人健康,2020,(10):288-289.

猜你喜歡
藥品檢驗分光光度法質量控制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譜概述及其在藥品檢驗中的應用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肝水解肽注射液中亞硫酸氫鈉含量測定方法的研究
氰化物檢測中的樣品前處理方法分析
藥品檢驗的質量控制以及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