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拖縣苦蕎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2021-01-05 19:15徐一彭曉琴邱云橋
四川農業與農機 2021年1期
關鍵詞:苦蕎除草流通

徐一 彭曉琴 邱云橋

四川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四川成都

2020 年下半年,四川創新團隊麥類機械化耕作栽培崗位專家團隊多次前往涼山州對布拖縣苦蕎產業現狀進行了調研,了解了布拖縣苦蕎生產和流通等情況,根據調研情況綜合分析并提出了意見建議。

1 調研方法

調研組深入布拖縣九都鄉、木爾鄉、沙洛鄉、火烈鄉、拉達鄉、烏科鄉、補洛鄉、樂安鄉、瓦都鄉、俄里坪鄉等地,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人員、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苦蕎種植農戶進行當面溝通和交談,了解了當地苦蕎種植各環節的方式方法,以及苦蕎的利用、流通等情況。本次調研選擇了當地苦蕎種植農業農機合作社、種植大戶,以及規模居中、種植年限較長、經驗豐富的農戶作為受訪對象,受訪對象能基本反應當地苦蕎的生產種植水平與流通現狀。

2 布拖縣的氣候特征

布拖縣位于北半球中緯度區、涼山州東部,氣候受季風影響較大,屬于亞熱帶滇北氣候。布拖縣地處高原,河流深切,海拔最高為3 891 m,最低為535 m,縣城海拔2 385 m;地貌對氣候的影響突出,氣候垂直變化大,形成了特有的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0 ℃左右,年降雨量約1 100 mm,長冬無夏,氣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日照充足,無霜期短,適宜于多種農作物生長,農作物主要有苦蕎、馬鈴薯、燕麥,是傳統的苦蕎主產區。

3 布拖縣苦蕎種植情況

3.1 種植概況

布拖縣縣域面積1 685 km2,全縣有耕地面積約2.13萬hm2,境內山地高原占總面積的89%,低山河谷占11%。境內苦蕎種植區以海拔2 000 m 以上地區為主,年均氣溫8.0~11.4℃,無霜期150~210 d,降水量800~1 200 mm,日照1 700~1 800 h,雨水充沛,氣候溫涼??嗍w生長期空氣濕度需達80%以上,雨熱同季,熱量資源不能滿足大宗糧食作物種植地區,但卻是栽培優質苦蕎的最佳生態區。布拖縣被譽為“苦蕎之鄉”,是苦蕎的起源地之一,種植面積約0.33 萬hm2,平均公頃產2 700 kg 以上;實行作物輪作,一年一熟,一般春蕎于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播種,夏蕎在6 月中下旬播種,8~9月收獲。

3.2 種植方式

布拖縣苦蕎種植主要包括耕整地、施基肥、播種、除草、收獲等環節,生產管理較為粗放,絕大部分勞動依靠人力畜力,僅在耕整地環節有部分采用機械化方式,機械化水平很低。耕整地后,將農家有機肥料如牛糞或羊糞均勻撒于地表作為基肥,然后采用撒播或點播的方式播種,撒播后用旋耕機耕地覆蓋苦蕎種子。農戶通過比較,認為點播方式比撒播方式節約種子約112.5 kg/hm2,且增產10%以上,但點播后期田間管理需要除草,每公頃除草用工約15.0~22.5 個工,故有的村采用點播,有的村采用撒播。

3.3 除草

除草是苦蕎種植的一個環節,包括采用除草劑或人工除草兩種方式。采用撒播播種時,種子出苗前,可施以少量除草劑除去剛出芽的雜草,但除草劑可能會影響到已出苗的苦蕎幼芽,因此掌握好除草劑噴施的濃度和時間尤為重要。采用點播播種時,可在苗期進行人工除草,但花費較多人力。

3.4 苦蕎收獲

苦蕎是無限花序,籽粒成熟期不一致且易脫落,當大田苦蕎成熟度達到75%,且天氣晴朗時人工收割,將割下的苦蕎植株扎成小捆,將苦蕎捆傘狀散開后立于田間晾曬,待苦蕎籽粒干燥后進行脫粒和風選,以備裝袋儲存或銷售。

3.5 種植模式

布拖縣苦蕎種植區農作物以苦蕎、馬鈴薯、玉米、燕麥為主,同種作物不會在同一塊耕地內連續種植兩年,實行作物輪作種植,確??嗍w種植穩產質優。

4 苦蕎銷售與利用

苦蕎成熟脫粒裝袋后即可銷售,到村統一收購價比農戶自己拿到市場出售的價格大概低1.0元/kg。一般剛脫粒的苦蕎籽粒濕度較大,收購價約為1.6~1.7元/kg,苦蕎籽粒晾曬干后含水率降至13%以內,收購價約為4.0元/kg。布拖縣苦蕎籽粒主要由涼山州的苦蕎原粒供應商到當地收購,集中整理裝袋后運送至苦蕎加工企業,生產苦蕎茶、苦蕎食品等。每年農戶的苦蕎籽粒留存1/3 供食用和留種,大概出售2/3。農戶銷售苦蕎的經濟收入在0.5 萬~2.0 萬元不等,生產銷售苦蕎、玉米、馬鈴薯和燕麥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方式;苦蕎食用則主要以蕎粑粑、蕎饃饃和蕎飯等形式。

5 苦蕎生產的優勢與劣勢

5.1 苦蕎生產的優勢

1)種植栽培技術實用性強。布拖縣是傳統的苦蕎集中產區,當地農民的傳統苦蕎生產種植技術較先進、實用性強,采用施基肥、撒播后旋耕覆土、小穴點播、后期除草等技術進行生產與管理,該技術生產的苦蕎原料飽滿度好、粒大、出粉率高,優于云南和四川其他苦蕎產區生產的苦蕎。

2) 苦蕎原料純度好。布拖縣苦蕎種植面積約0.33萬hm2,苦蕎品種主要有幾個,避免了苦蕎原料生產時的機械混雜,確保了苦蕎原料的純度和品質的穩定。

3)布拖縣苦蕎種植區主要為緩坡地或平地,經過土地整理后可以采用機械化耕作。

5.2 苦蕎生產的劣勢

1)品種單一抗險能力低。不同苦蕎品種耐干旱、抗倒伏等性能差距較大。布拖縣苦蕎品種只有幾個,單個品種的種植面積大,常常會因為降雨、干旱等因素的影響,降低了苦蕎在大田生長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容易造成減產或絕收。

2)機械化水平低嚴重影響了種植效益。布拖縣主要苦蕎生產區為緩坡地或平地,其生產條件優于四川大部分苦蕎產區及云南省苦蕎種植區,具備采用機械化生產種植的前提條件,但布拖縣苦蕎生產的機械化程度很低,僅耕整地環節部分采用了機械化。機械化水平低,苦蕎生產對人工勞動的依賴,嚴重影響了苦蕎種植效益。

3)信息不對稱情況嚴重,組織化程度低。布拖縣農戶分散居住,相互交流較少,互通信息不足,對苦蕎的流通信息了解少,信息不對稱情況嚴重,組織化程度低,導致農民在銷售苦蕎時即使同村也有不同的價格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苦蕎的銷售收益。

4)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薄弱,抗低溫、抗干旱能力低。

6 布拖縣苦蕎生產的有效方法

6.1 積極推進苦蕎機械化生產技術

在布拖縣引進和示范推廣苦蕎機械化生產技術及機具,完善苦蕎機耕、機播、田間管理(除草、灌溉等)、機收等環節的機械化生產技術,提高苦蕎生產抗干旱能力,降低苦蕎種植成本,提質增效,提高農民種植苦蕎的經濟收益。

6.2 引進優質高產的苦蕎新品種

布拖縣當地的苦蕎品種少,供農民選擇的優質品種少。建議引進更多優質、高產、抗性強的苦蕎品種,提高品種的抗低溫、抗干旱等抗風險能力,確保在不同氣候、環境等風險情況下有較好收益。

6.3 加強科技投入,打造布拖苦蕎品牌

布拖縣有特殊的生態氣候,特別是高原的充足光照和生產季節適宜苦蕎生長的溫度,以及苦蕎生長初期適度干旱有利于苦蕎生物類黃酮的合成,使布拖苦蕎品質優于其它產區,是名副其實的“苦蕎之鄉”。加強科技投入,展示布拖苦蕎的品質成份,樹立品牌,通過品質、品牌效應提升布拖苦蕎種植經濟收益。

6.4 加強流通信息公開與宣傳,提高苦蕎種植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議價能力

苦蕎種植較為分散,種植戶單打獨斗,且信息不流通,導致苦蕎收購價格不統一,使很多種植戶在流通環節吃虧。建議一是在苦蕎主產區加強苦蕎信息的流通公開與宣傳,穩定苦蕎流通價格;二是加強基層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苦蕎種植、流通中的組織作用,提高苦蕎種植流通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議價能力。

猜你喜歡
苦蕎除草流通
玉米除草、追肥 記住這些“黃金時段”
除草記
富“鱖”逼人!標鱖最高38元/斤,訂單去到39元/斤,流通商瘋狂搶訂!這條魚成“搶手貨”
科學家揭示苦蕎起源傳播馴化路徑
小麥播種后 除草最佳時間別錯過
苦蕎
美國的蔬菜流通
國務院決定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
苦蕎飲品開發研究技術
除草新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