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產業興旺背景下農業解讀漢字思路及其產業化策略研究

2021-01-05 20:57祁云云肖雙喜
安徽農業科學 2021年24期
關鍵詞:產業興旺

祁云云 肖雙喜

摘要 結合鄉村產業興旺背景,針對國內小學語文教育及國際留學生漢語難學的問題,提出利用農業知識解讀漢字的思路以及建立“漢字農場”的設想。漢字農場作為漢字教學的實施場所,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并根據教學需要設計相應項目。建議政府、農場、學??梢詮母髯越嵌韧苿印皾h字與農業”產業的發展,助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和美好鄉村建設。

關鍵詞 產業興旺;農業文化;漢字教育

中圖分類號 F30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4-016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37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Agricultural Chinese Characters by Agriculture and Its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QI Yun-yun,XIAO Shuang-x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prosperous background of rural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hinese education in domestic primary schools and Chinese learning b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using agricultural knowledge to interpre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idea of establishing a "Chinese character farm". As the implementation place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 farm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corresponding projects according to teaching need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farms and school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griculture" industry from their respective angle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Key words Thriving businesses;Agricultural culture;Chinese character education

基金項目 2018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810364064S);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AHSKZ2017D09)。

作者簡介 祁云云(1995—),女,安徽阜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林經濟管理。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從事生態農業理論與政策、生態農場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01;修回日期 2021-05-24

鄉村產業發展已成為黨和國家的關注重點,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2018年《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亦把鄉村產業振興放在“五大振興”的重要位置。因而如何發展鄉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其中,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在促進農業產業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1],因此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對鄉村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基于漢字難學的現實背景,促進農業文化資源與研學旅游相結合,在提升漢字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和農旅融合。

1 問題與解決策略

漢字作為漢語的傳播符號,是中華文明的符號與傳統文化的載體,但漢字難學在世界范圍內已成為共識,漢字位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十大難學語語言榜首。漢字之所以難學,在于人們無法真正理解其作為文字符號的內在含義,同時教育者難以找到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相對容易地理解漢字。如果漢字能被合理解讀,且有適合孩子天性的教學方式,漢字學習將不是難事。

現有漢字解讀成果和漢字教育的研究為理解漢字提供了途徑。在漢字解讀成果方面,網絡資源包括字源網、說文解字、漢字叔叔和陳海恩先生所創建并正在完善的象形字典。圖書資源包括于省吾的《甲骨文字釋林》、裘錫圭的《文字學概要》等。而現有學者也從不同的領域如禮樂文化[2]、農耕文化等進行解讀,其中王艷玲[3]對甲骨文中的耕作類詞語進行了研究,解釋了五谷與農業工具 ;張坤[4]研究了與糧食有關的甲骨文文字,解釋了“禾”“米”“來”等部首及與之有關的漢字 ;黃丹丹[5]從詩經解讀的視角分析了詩經中的植物與農事勞動的聯系,解讀了“稷”“黍”“麥”“稻”“菽”“麻”“草”“社”等字 。在漢字教育方面,在國內教學中,楊雪瑤等[6-9]以漢字情景教學為切入點,增強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杜凌云等[10-13]提出以漢字的特性為出發點,增加漢字學習的趣味性,通過體驗加強認知,促進學習積極性;在外國學生教育上,婉麗[14]以游戲為切入點的情景教育也被引入到意大利幼兒教育課程中,并證實游戲教育是有效的學習方式。

總體來看,現在對漢字的解讀以古文字形體分析與文獻驗證為主,對于多數孩子與外國留學生來說,理解與接受有一定難度。而漢字教育雖然導入了游戲、多媒體應用等手段,但根據農業知識和生活經驗從漢字識讀的角度進行漢字解讀的內容較少。中華民族是農耕民族,漢字中蘊涵著大量的農業知識與農村生活智慧。如果能將農業體驗與漢字教學相結合,創設“漢字農場”,一方面可以提升漢字的解讀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新的鄉村研學的旅游模式,推動農村產業興旺。

2 以農業解讀漢字的思路

漢字中包含著農業知識以及與農業相關的智慧,筆者從農村環境、農業生產、農村生活3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通過農村環境解讀漢字 漢字中蘊涵著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和動植物的特征。對于自然環境的理解以“旦、早、杲、杳、暮”等字為例,這些字形的變化其實就是描述太陽從早到晚位置變化情況。旦,就是早晨太陽剛剛在地平面。 早,由(日,太陽)和(甲)構成,說文解字說“從日于甲上”,甲從形體上看,像破殼而出的小芽,其最開始時在形體上表現為“十”,因而可以理解為日出于小芽(小草)之上。杲,就是太陽已經升到樹梢了。杳,就是太陽落到木之下了。暮,就是太陽落到草下面去了,而且還是持續過程(“莫”下再加“日”)。這樣,學生在了解自然環境變化規律的同時,也理解了漢字。此外,動植物的名稱往往是由其本身象形演化而來。只要了解了動物與植物的特征,就可以輕松理解漢字。如:“竹+夭”為笑。夭,其實就是搖頭的人,其中“大”表示成人,而頭上一撇表示晃動,所以“夭”意為一個晃著腦袋的人。而竹是一種細、高的植物,風吹過來時,不僅枝葉在動,它的整個身子都在動,隨風搖擺。而人在大笑時,不僅搖頭晃腦,他們的身體也是前仰后合的。所以,“夭+竹”才能將“笑”的本質特征刻畫出來。如果沒有對竹子這種植物特征的了解,這個字是無法理解的。

2.2 通過農業生產解讀漢字

許多漢字字形源于農業生產的工具和知識。工具類的漢字如“稻”“臼”。稻,左邊“禾”()意為該漢字代表一種禾本科植物,是表形部分(農場隨處可見);“舀”是由“爪(手側形的簡單勾畫)”和“”(臼,一種去稻殼的古老工具)構成,表示從臼中取東西,所以水稻就是一種禾本科植物,其果實放到臼中,通過杵的沖擊可將種皮脫掉,然后手從“臼”里取出米粒用于煮飯的作物。部分含義豐富的漢字需要完備的農業生產知識才可解釋。如“草”字,本身上半部分即是“草字頭”,為何還要加入“早”字呢?其實從事農業工作的農民都知道,雜草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長得快、長得高。雜草只有比莊稼長得更快、更高,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保證自己不斷生長,并成功繁衍下一代。所以雜草就是比莊稼早些長出來的植物,加“早”作底,可以非常傳神地刻畫出雜草的特征。

2.3 通過農村生活解讀漢字

農村生活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漢字,它還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漢字教育結合起來。如對“家”字的解讀,不僅可以理解“家”這個字本身的意義,更可以學習中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家,象形字,房屋里養了一頭“豕”(,先民馴養的豬)。這對于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不可理解,甚至是不能接受的。之所以稱養豬的房子是家而不是豬圈,是因為在生產力非常低下的原始社會與奴隸社會,人類并沒有多少余糧。所以,家中能有余糧,并且能養豬,那絕對是富裕家庭,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征?,F在出土的大量“豬形”陪葬品,如亳州博物館館藏(圖1),表明過去豬就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征。不僅如此,家中養豬,可以實現種養循環,將人類不能消化的農副產品作為飼料,轉化成美味的肉食品;而豬產生的糞便,又可以肥田,增加糧食產量。所以,中國傳統農業中的糧—豬循環系統非常穩定,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核心發展模式。直到現在,我國有許多農村地區仍然將豬圈與人類的住房建在一起,人畜同居現象尚有零星保留(圖2)。目前,我國豬肉價格上漲導致社會極大的關注,這是對“豬糧安天下”的重要性充分肯定。當然,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寶蓋頭+好”的古漢字“家”,這個家可以理解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住在房子里構成一個家。但這個漢字很快就消失了,這說明養豬的“家”更有競爭力,更能得到人們認可。

3 建設漢字農場,實現漢字教學創新發展

利用農業知識解讀漢字,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漢字。但是如果學生缺乏農業基本知識與農村生活常識,這種解讀基礎之上的教學效果仍然不會太好。為解決此問題,可以建設能夠承擔漢字教學任務的“漢字農場”。在漢字農場里,將與農業相關的漢字,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文,再到繁體與簡化字,進行全方位展示,再結合農場的動植物、建筑、工具以及各類農業文化活動對其進行解讀,實現漢字教學的顛覆式創新。漢字農場項目發展策略設計如下:

3.1 加強漢字農場基礎設施建設,讓學生在參觀中體驗與理解漢字

根據漢字教學需要,農場提前配置好各類動植物、建筑、工具,并將其對應漢字演化過程制作字板,便于現場教學(圖3)。如果農場養殖牛、羊、雞等動物,則可以在畜禽圈舍處設立字板,字板對這些畜禽相關的漢字進行介紹,將其演變過程說清楚,并以圖形方式展示出來。學生在參觀時,教師可以結合漢字、實物進行講解。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況下,可以輕松理解漢字,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3.2 通過設計農業勞動項目,幫助理解漢字

對于部分字意較難,需要通過參與活動才可理解的漢字,農場可以將漢字設計成相應的勞動項目。如為了讓學生理解“稻”字的含義,可以讓學生參觀稻田,然后參加舂米活動。讓學生自己通過最原始的“臼”與“杵”將米沖出來以后,他們就真正理解了稻的含義。而對于“家”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在參觀豬圈的基礎上,參與采飼喂豬、糞便堆肥,體會到各種農業副產品轉化成豬飼料,同時將豬糞形成有機肥還田的整個過程。通過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既可以理解漢字“家”的深刻含義,還可以體會到中國傳統“糧—豬文化”的獨特價值。

3.3 恢復農村文化活動,解讀文化內涵深厚的漢字

許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漢字,僅僅通過參觀和參與項目仍然無法被學生理解。對于此類漢字可以通過恢復農村傳統節慶,讓學生在參與農村文化活動時真正理解漢字。如對反映農耕文化的熹、社等字的理解,都需要恢復傳統節慶來解釋。在古漢字中能體現歌舞慶豐收的漢字為“熹”?!办洹钡募坠俏氖怯伞跋病焙汀盎稹睒嫵?,喜是一種唱歌、敲鼓的愉快狀態,有豐收喜慶之意,其下的四點為火,合起來就是在夜幕下圍著篝火跳舞,慶祝豐收。而社會的“社”則與傳統農業文化的祭祀有關。通過這種節慶文化與祭祀活動的恢復可方便學生在體驗中加強理解,進而掌握漢字及其相關文化內涵。

4 結論與建議

漢字農場課堂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立體式體驗的教學模式。不僅對于提高學習者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由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與農業緊密相連,它還極有可能在農村培育出一個全新的產業。在我國農村“產業興旺”非常艱難的情況下,這種新型教育產業的導入有利于農村產業融合,為“產業興旺”探索一條可行之路,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將漢字教育與農業文化相結合以發展鄉村旅游需要政府、農場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政府部門應加強相關鄉村旅游和研學旅游的政策支持,推動相關研學機構和旅行社的發展,更好地將漢字教育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以推動農業文化的更好傳承與發展。農場應該精心設計、積極建設,將漢字教育功能納入農場規劃與日常經營管理中。各學校主動與農場和研學機構對接,促進漢字教學方式創新。

參考文獻

[1] 鄒才巨,唐才祿,王澤模,等.瀘州鄉村旅游與產業融合定位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8):13-14.

[2] 李小虎,成海霞.《說文解字》音樂文字釋例解讀——“儒”字的音樂學意義[J].藝術評鑒,2019(2):170-172.

[3] 王艷玲.甲骨文谷物與耕作類詞語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1.

[4] 張坤.與糧食作物有關的甲骨文字字形文化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06.

[5] 黃丹丹.《詩經》中的植物及其文化解讀[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0.

[6] 楊雪瑤.把握識字教學的“情感線”和“邏輯線”[J].基礎教育研究,2019(18):75,77.

[7] 蔣小琴.溯漢字之源為閱讀解碼——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結合策略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3):31-33.

[8] 吳沙沙.小學語文教學融入漢字文化探析[J].江西教育,2019(24):47.

[9] 王艾莉.語文情景化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52-53.

[10] 杜凌云.漢字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19(6):62-65.

[11] 張羽潔.漢字文化融入對外漢字教學的探討[J].廣東蠶業,2018,52(10):89-90.

[12] 姚建光.留學生漢字感建構方略探微[J].高教學刊,2019(20):116-118.

[13] 李劍雄,趙曉蕊.試論古文字輔助對外漢字教學的可行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9(20):222-223.

[14] 婉麗(Valeria Carè). 游戲法在意大利學前兒童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猜你喜歡
產業興旺
基于內源式發展理念的產業興旺策略研究
基于農村股份經營的農村物流助力鄉村振興策略探討
鄉村振興的“山門啟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實現產業興旺
鄉鎮干部如何駕馭鄉村振興中的“產業興旺”
鄉村產業興旺的特色路徑分析
以“五個振興”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
西部鄉村產業興旺需認清五大關系
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要求”與實施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