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困境及對策

2021-01-06 01:54
化纖與紡織技術 2021年5期
關鍵詞:紡織品人口老齡化老齡化

董 科

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1 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現狀

歷史經驗顯示,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飛躍和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成員的生育欲望往往會降低,從而導致社會老齡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當前60 歲以上人口已達到2.64 億,占比18.7%,65 歲以上人口已達到1.9 億,占比13.5%。按照聯合國標準,中國已瀕臨中度老齡化邊緣,預計2022 年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2030 年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近年來雖有國家鼓勵生育的多重政策利好刺激,但這些政策利好真正發揮作用存在較長時滯,因此短期內我國人口出生率并未出現較大提升,可以預見中國未來人口老齡化趨勢將更加明顯,老齡化社會即將來臨。社會人口年齡結構的劇烈改變,意味著消費市場的規模和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必然對中國紡織行業造成巨大影響[1]。

2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國紡織行業面臨的發展困境

2.1 紡織品需求總量面臨萎縮

根據消費需求的生命周期理論,年輕人擁有強大的價值創造能力,并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其消費欲望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達到頂峰;而老年人由于收入有限,往往依賴積蓄度日,為對沖不確定性,必須壓縮消費。實證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年輕化的社會對包括紡織品在內的消費品有旺盛的需求,而一旦步入老齡化社會,包括紡織品在內的大多數消費品需求必然不同程度地萎縮。這種情形在中國可能會體現得更明顯,因為很多國家步入老齡化社會時已高度發達,國民物質生活水平較高,所以消費壓縮現象未必特別明顯。中國目前仍屬于發展中國家,社會積累相對有限,在“未富先老”的情況下,包括紡織品在內的消費壓縮可能更加明顯。

2.2 紡織品需求導向面臨不利轉變

中國紡織行業整體發展迅速,尤其是2018 年以來,中國紡織行業不斷深化產業升級,紡織技術和紡織機械在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柔性化、低能耗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成為全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中國紡織行業低附加值產品產值占比不斷降低,高端紡織品產值占比不斷提升,整個行業朝著良性發展方向前進。人口老齡化可能導致紡織品需求導向的不利轉變,對中國紡織行業的發展造成消極影響。這是因為老年人普遍收入有限,健康醫療方面的支出較大,加之其思想保守,往往對技術含量較高,同時價格也更加昂貴的高端消費品缺乏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包括高端紡織品在內的高端消費品需求可能遭遇瓶頸。社會需求是行業創新的原動力,如果整個社會的需求導向轉向以低端廉價產品為主,將對中國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造成非常消極的影響。

2.3 紡織科技研發投入面臨不足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政府在醫療養老方面的支出將大幅上升,在不發生重大技術創新的前提下,作為主要納稅群體的中青年人群由于比重降低,必將面臨更加沉重的稅負,還有可能導致生育意愿進一步降低,從而導致稅基進一步萎縮。屆時政府面臨將沉重的財政壓力,可能削減對包括紡織行業在內的社會各個行業的政府研發投入。另外,作為紡織品最主要消費人群的中青年人群由于稅負加重,實際收入降低,也有可能降低紡織品的購買頻次和消費檔次,從而導致紡織行業整體利潤降低,進而迫使企業減少研發投入。隨著研發投入強度的降低,中國紡織行業未來可能面臨技術進步乏力的窘境,從而對全行業的創新能力和長遠發展造成消極影響。

3 相關原因分析

3.1 行業發展長期過度依賴人口紅利,創新能力不足

長期以來,發達國家由于國民收入高,紡織企業用工成本遠遠高于中國。用工成本高看似是劣勢,但也倒逼其加大研發投入,用技術進步取代勞動力投入,從而在技術創新方面體現出強大競爭力。反觀國內紡織企業,由于長期坐擁勞動力低成本優勢,普遍缺乏技術進步的動力,導致創新能力較國外同行嚴重不足。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國內紡織企業開始面臨高企的用工成本,而相關技術積累和技術優勢尚未形成,因此短期內必然面臨發展困境。

3.2 行業長期位于國際分工價值鏈低端,利潤率低

中國紡織行業雖然發展迅速,出現了不少擁有世界先進技術的紡織企業,但總體技術水平有限,技術積累不夠,建立在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基礎之上,從事簡單的加工貿易,業務以國際品牌代工為主,長期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賺取廉價的加工費。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這種建立在廉價勞動力基礎上的加工貿易模式勢必面臨優勢喪失,逐漸走向沒落的趨勢。另外,周邊新興工業國家由于就業人口年齡和工資水平普遍偏低,勞動力優勢明顯,與20 世紀90 年代的中國極為相似,已經對中國紡織行業現有地位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目前國內紡織品訂單外流現象比較嚴重,甚至相關外資也出現了外流。這使得中國紡織行業的利潤積累變得愈加困難。

3.3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行業發展受到沖擊

近年來,全球經濟下滑嚴重,經濟復蘇道路曲折,不少國家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國內失業率增加,社會矛盾加劇。當前全球經濟遭遇不景氣,逆全球化思潮開始在一些國家抬頭。紡織行業由于進入門檻較低,屬于能夠大量吸納就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自然成為各國增加就業、緩和國內矛盾的重要抓手。

4 相關政策建議

4.1 強化創新,實現產業整體技術升級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鼓勵生育的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真正發揮效力尚需時日,而且人們的生育觀念一旦形成,在短期內恐怕很難改變,這意味著中國社會老齡化問題在未來將愈加嚴重,中國紡織行業發展長期依賴的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因此中國紡織行業必須改變原有過度依賴低成本優勢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逐步降低對低成本勞動力的依存度,要強化技術創新,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真正落在實處,通過加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產品力提升,樹立品牌意識,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提升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地位,占據更有利的價值環節,并吸引國際需求回流,加速推進國產替代,實現整個產業的技術升級。

4.2 積極轉型,適應“銀發經濟”新藍海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加之老年人生活水準的穩步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老年人的消費結構也開始從生存型向享受型轉變,長期被紡織行業忽略的老年人消費市場必將逐漸崛起。目前“銀發經濟”雖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但尚未出現井噴式增長,主要是因為市場供給與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并不匹配,市場主要被營養保健品所占據,真正適合老年人消費的品種較少。在目前市場結構發生根本轉變的關鍵時期,中國紡織品企業要順應消費需求品質化、便利化、個性化、多元化的大趨勢,全面、多樣、高質量地滿足老年消費者的需求,積極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適應“銀發經濟”新藍海[2]。

4.3 延續優惠政策,為行業轉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對中國紡織品出口造成較大不利影響。為幫助紡織企業走出困境,政府出臺了許多幫扶措施,如減稅降費、金融扶持、優化政府服務、簡政放權、增值稅改革、定向降準等,為紡織行業的復工復查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近期中國宏觀經濟發展雖然整體好于其他國家,但紡織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基本面即將發生重大改變。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相關部門應延續前期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持續釋放政策紅利,鼓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為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讓中國紡織行業逐步適應國際國內形勢,以便更好地應對老齡化社會來臨的沖擊[3]。

5 結束語

歷史經驗表明,社會人口老齡化將對包括紡織行業在內的社會各行業造成嚴重沖擊。大變局之下,中國紡織行業唯有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那種極度依賴人口紅利的發展模式,提升產品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在全球紡織品生產價值鏈中的地位,才能開創出一條真正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人口老齡化確實會對紡織行業產生長遠的不利影響,但也是一次難得的行業格局調整機遇。中國紡織行業唯有充分利用國際國內有利條件,適時改變自身發展思路,適應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格局,才能在困局中創造新局,成功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猜你喜歡
紡織品人口老齡化老齡化
老齡化研究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紡織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應用
老齡化社會下老年心理變化的應對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成因與應對
《紡織品織物折痕回復角的測定》正式發布
世界人口老齡化之住房問題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技術創新視角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
ISPO2017/18秋冬功能性紡織品流行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