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藍染的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
——以貴州省黔東南地區藍染工藝為例

2021-01-08 17:38靳心洋江海琳李佳美馬浦睿
天工 2021年4期
關鍵詞:傳統工藝工藝藝術

靳心洋 江海琳 李佳美 馬浦睿

1.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2.西南民族大學商學院

想要優秀的民族手工藝持續傳承下去,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其商業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文化溫暖與現代美學的結合才是使藍染文化代代延續的基礎。

一、藍染文化研究

藍印花布是中國的一種手工藝品,又稱靛藍花布,俗稱澆花布、藥斑布等,是一些成熟的藍染布工藝品的統稱。它是中國傳統的工藝印染品,也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藍染歷史久遠,《詩經》中的記載“終朝采藍,不盈一襜”以及唐代“唐三纈”盛極一時,表明古代人們就掌握了藍染工藝,直至民國時期,靛藍染料多由臺灣銷往大陸,而內地隨著工業染料的興起,純植物染料逐漸退出市場,藍染工藝走向沒落,成為地方性少數民族的地方傳統工藝。臺灣早年培育靛藍和山藍,成功還原了古法植藍、制藍技術,總結了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包括藍草培育、靛藍染料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產品開發等[1],為其商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藍染布料風格淡雅,呈現簡約、原始的藍白兩色,創造出一個淳樸自然、千變萬化、絢麗多姿的藝術世界,故而真實地體現了一種深厚的文化和藝術沉淀。

二 、藍染產業現狀

調研發現,目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藍染商業產品主要以扎染為主,蠟染、藍印花布為輔,這三種工藝相互穿插、相互補充,銷售渠道主要為景區旅游工藝品。但當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沒有一個完整的藍染產業鏈,導致其無法走出當地。

近年來,藍染傳統手工藝技術引起了政府和各界的關注,該技術的小批量、個性、時尚、環保等元素被重新發現,出現了很多衍生產品,尤其是家居領域,產品從傳統紡織品逐漸轉為室內個性裝飾品以及精美觀賞品,受到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喜愛[2]。在國際上,藍染也走在潮流前列,邁進大雅之堂,引領了一波藍色潮流。尤其因唐朝文化交流之后藍染傳入日本,后不斷傳承發展成為如今的藍染大國,已有成熟的銷售體系和既定的風格。

雖然藍染技術在國內外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但與他國相比,國內藍染產業總體上仍存在一些矛盾。其一,知名度低。生產民間手工藝的地區偏遠,且村落老齡化嚴重、交通不便等,阻礙了藍印花布的廣泛傳播。公眾對藍染的了解仍然很少或停留在少數民族工藝的認知上。其二,市場整合不足。缺乏成熟的經驗和商業體系,導致國內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部分發展得很好,多數還停留在原始水平。其三,創新程度低。藍白顏色雖淡雅優美,卻較為單調、古板,同時花紋樣式缺少創新,制作過程受限且繁雜,在現代化快速發展的市場難以立足[1]。此外,還有很多不足需要審視和借鑒。

三、藍染文化傳承

目前,對推廣手工藝的文化傳承雖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將藍染認知進行現代化、科學化的精神傳承還需要更多論證與研究;將所有藍染教學領域的課程設計策略分為幼兒、學生、社會人三個大類進行探索和研究,以傳播與保護藍染文化,并進行精神傳承和理論更新。

(一)幼兒教育

在幼兒園推廣民間工藝美術課程,可以讓孩子主觀感受藍染的魅力,培養新一代人對非遺文化的認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覺性,增強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從小抓起,更利于對中國優秀非遺文化的傳承 。[3]

(二)大學校園

在大學生校園引入藍染活動,學校要以政策鼓勵學生成立、創建民間藝術社團,在校園內舉辦藍染活動,體驗傳統工藝,既能讓學生親身體會藍染本身的魅力,又能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也可開設藍染專業,讓當代年輕設計師群體系統地學習藍染工藝美術,并在此基礎上融會貫通,結合自身的創新理念、材料和技術,進而在人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為藍染工藝和現代設計開拓更多的可能。[1]

(三)藍染工作室

隨著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在市場上逐漸出現以體驗藍染為主的課程工作室,[4]突破了只在窮鄉僻壤才能體驗到藍染魅力的限制,實現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樂趣;但還存在一些不足,有關公司相對少,且條件有限,一般在本地旅游景點附近才能體驗到,在大城市開設還有待開發。

四、現代藍染藝術創新

藍染的商業藝術創新已有不少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藍染文化源遠流長,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同時也要進行多維思考,創造新的道路,開發藍染的巨大潛力。將教學領域與商業創新進行整合優化,使之相輔相成,才可以實現傳統文化教育與藝術創新產業對藍染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一)服飾創新

藍染憑借其柔和、純粹的色彩等特性 ,在服裝設計方面潛力巨大。因靛藍本就具有藥用價值,故藍染過的服飾不僅避免了生產過程中染色帶來的水污染,穿起來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5]在當今服裝行業中,無污染的綠色產業鏈必然會在市場中形成一定影響力,其呈現出來的可持續環保理念也會在服裝領域形成新的設計風向。[1]

(二)文創產品設計

近年來,隨著手工業市場的發展,手工業復興的浪潮正在興起。藍染作為手工業中的一種技藝正在悄然興起,并慢慢融入旅游紀念品和新興的文創產品中。

1.紋樣創新

對以往的畫蠟紋樣、藍印花布圖案和扎染隨機圖案更新,增加其現代性和藝術性,使藍染更能融合現代服裝與家居的搭配,文化審美更容易被現代人接受。

2.工藝結合

單調的平面紋樣與其他工藝的結合,如與刺繡相結合的半立體紋樣使得藍染成品效果層次豐富耐看。例如,蘇作藍染工作室[6]將藍染紋樣結合刺繡技法,邊緣立體扎縫制成蓮蓬荷包香囊,并在工藝和形式上模仿植物形態,使得傳統工藝的氣質兼具美感和創意,深得消費者喜愛。

3.藝術領域

基本所有藍染產品都脫離不了“布”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能改變材料載體,并將其與藍染特征和文化內涵相結合,就可以開拓新型產品。例如,藍染拼貼繪畫展現了靛青與雪白的碰撞,質樸又充滿藝術感。藍染概念雕塑以藍染為本制作抽象雕塑,感受一種文雅恬淡不失美麗的韻味,還有更多的組合排列等待未知的奇思妙想。

五、總結

藍染工藝與產品設計融合要求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具,不同的年齡群體有不同的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定位,故藍染產品進入市場要有一定的資本和承擔風險的能力。從長遠發展來看,跨學科信息融合的產品必將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喜愛。中華傳統文化精華與現代創意產品技術的融合,必將形成藍染產業循環發展的可持續鏈條。

融入時代的發展,標志著這個時代的文化理念對傳統工藝的定義進行不斷地豐富和完善。對藍染為代表的傳統工藝進行創新、記錄、總結和反思,是年輕人的使命,文化傳承與藝術創新相輔相成,才能不斷地發展、豐富藍染傳統文化,使其綿綿不絕。

猜你喜歡
傳統工藝工藝藝術
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某壓力容器模擬鍛件制造工藝
小方坯連鑄無塞桿保護澆注工藝實踐
高校藝術教育對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分析
5-氯-1-茚酮合成工藝改進
紙的藝術
石油化工工藝的探討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