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胰俞穴的古今考

2021-01-08 11:31張璐范丹岳珊馬界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8期
關鍵詞:俞穴針刺穴位

張璐,范丹,岳珊,馬界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醫藥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1)

0 引言

胰俞穴并不屬于傳統的十四經經穴,其作為穴位名首次出現是在1974 年出版的《針灸學》[1]中。此后2004 年胰俞穴的準確定位出現在《實用六解穴位辭典》[2]中,首次提出將胰俞穴列入腧穴名稱目錄,提出該穴位具體定位,該穴位位于足太陽膀胱經,具體位置在第8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 5 寸。雖然胰俞穴的穴位名出現較晚,但胰俞穴并不是憑空出現的穴位,查閱文獻,可知胰俞穴也有胃管下俞、胃脘下俞、聶俞、膵俞、內胰俞、胃下俞等別稱。下面筆者就胰俞穴進行系統的歸納分析,具體如下。

1 出處

胰俞穴的出處較多,雖然胰俞穴是1974 年才修正的穴位名,但在此之前有很多穴位名經過考據,與胰俞穴具有相同的定位和作用,故也是胰俞穴的別稱。而胰俞穴的出處追根溯源則要從它的眾多別稱的來源溯起。胰俞穴的別稱胃脘下俞最早出自于據傳成書于南北朝《龍銜素針經》,由于《龍銜素針經》原書已佚,故原文已不可考,只是在《醫心方》中有所援引。而胃下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千金翼方》[3],胃管下俞出自《千金要方》,其中著者孫思邈準確提出胃下俞的定位為:“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并同時指出該穴位的主治疾病為:“消渴,咽喉干,灸胃下輸三穴各百壯?!逼浒Y狀與現代胰俞穴主治癥狀相合。聶俞首次出現在《灸經圖》[4]中,《灸經圖》的成書年代大致在唐宋年間,具體時間已不可考,書中載有聶俞穴定位為“在第八椎兩廂,相去二寸三分”,與胰俞穴定位相合,并同時提出其穴位主治:“聶俞,主胸支滿,食飲逆,嘔吐,腹滿,虛脹,不能食飲,灸一百壯,善?!惫蕪某蓵甏峡?,胰俞穴的來源最早出自《龍銜素針經》,只是原書已不可考,故現在大多醫家認為胰俞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千金方》。

2 定位

胰俞穴的定位出現同樣很晚,直到2004 年其準確定位才首次出現在《實用穴解穴位辭典》[2]中,在足太陽膀胱經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 寸處。而早在《千金翼方》[3]中就已經首次提出了胃下俞的定位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與現代胰俞的定位基本相合,而胰俞的另一別稱聶俞穴的定位則為“在第八椎兩廂,相去二寸三分”,位置有稍許偏差,但均在第八胸椎的水平線上。故胰俞穴的定位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經基本定型,后世只是將其位置更加精準描述而已。

3 應用規律

3.1 傳統醫學

傳統醫學中記錄應用胰俞的文獻并不多,大多治療方法都是以灸法為主,且灸數都在百壯以上,治療疾病主要為消渴病及消化道疾病為主。其中《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八·針灸下·消渴第一》[3]中提出:“消渴,咽喉干,灸胃下輸三穴各百壯”,與現代醫學胰俞治療消渴病上消的癥狀相合,此論述在《普濟方·針灸》、《經穴匯解》均有援引。而在《灸經圖》[4]中則指出胰俞的主治為:“主胸支滿,食飲逆,嘔吐,腹滿,虛脹,不能食飲,灸一百壯,善”,與現代醫學胰俞治療消渴病中消的部分癥狀相合。

3.2 現代醫學

整理近十年對于胰俞穴位的研究文獻,總結胰俞在現代醫學領域的治療疾病范圍,主要是針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故筆者對胰俞穴的治療機理、治療手段、治療疾病范圍作一綜述如下。

3.2.1 胰俞穴的治療機理

關于胰俞穴治療糖尿病及其相關并發癥的機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能是通過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B 細胞功能障礙來調節血糖的水平[5]。二是可能通過上調GLUTmRNA 的表達來降低血糖的[5]。三是“胰俞”穴與胰腺位置相近,都會受到T6-T10 的神經支配,故可能“胰俞”穴也接收來自胰腺的病理信號,并向外進行神經傳導[6]。四是可能通過免疫系統的功能調節,也就是CD4+T 細胞比例升高,調節CD4+rf/CDS+T 的比例來實現血糖的降低[7]。

3.2.2 胰俞穴的治療方法

在選取胰俞穴作為治療穴位時,其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有很多,一般采用的都是針刺療法,也有遵循古籍采用灸法治療疾病,也有其他中醫外治療法施于胰俞穴,比如單純使用按壓穴位、穴位埋線、穴位貼敷等方法,具體如下:

3.2.2.1 針刺法

胰俞穴位于的治療上一般采用針刺法較多,可在穴位上行補法、瀉法或者平補平瀉法。馬艷紅[8]選擇足三里、脾俞、胰俞等為主穴進行針刺療法,用以治療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對改善癥狀效果較好。盧長龍[9]選擇電針的方法治療肥胖癥,選用脾俞、胰俞和肝俞等穴位,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療效較好。鄭海鷹等[10]使用腎俞、膈俞、胰俞等穴位針刺治療2 型糖尿病,總有效率78.7%,治療效果較好。梁軍等[11]取穴氣海,腎俞,胰俞為主穴治療2 型糖尿病,效果較好。袁振濤等[12]使用針刺方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選擇脾俞、胰俞、肺俞等為主穴,治療效果較好。高珊等[13]選取腎俞、脾俞、胰俞等對T2DM 大鼠進行干預治療,血糖水平明顯降低。

3.2.2.2 其他療法

胰俞的常用治療手段主要是針刺療法,除此之外,還有按壓穴位、埋線、貼敷、穴位注射、灸法等方法。趙喜新等[14]使用透穴埋線的治療方法治療2 型糖尿病大鼠,選取中下脘、胰、肝俞等穴位透刺,結果提示大鼠血糖下降。吳大斌等[15]使用脾俞、胰俞等穴位進行穴位注射治療,治療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療效較好。林文敏等[16]使用麥粒灸結合二甲雙胍片治療2 型糖尿病,選取胰俞、肺俞、脾俞、腎俞治療,治療效果較好。童青[17]按壓胰俞穴治療2 型糖尿病,觀察組有效率為94.74%。叢德毓[18]使用推法治療糖尿病,選用胰俞、脾俞、腎俞等,療效達86.7%。

3.2.3 胰俞穴治療疾病

胰俞穴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治療糖尿病,降低血糖。除了單純降低血糖的功能外,還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其他疾病等。其中治療單純糖尿病的居多,其他疾病也有一定的研究。

3.2.3.1 單純糖尿病

臨床上選用胰俞穴治療單純2 型糖尿病的報道較多,主要是采取針刺、埋線等方法。梁軍等[11]取穴氣海,中脘,足三里, 地機, 尺澤, 三陰交, 太溪, 腎俞, 胰俞為主穴治療T2DM,效果較好。鄭海鷹等[10]使用腎俞、肝俞、脾俞、膈俞、胰俞等穴位針刺治療T2DM,總有效率78.7%,治療效果較好。

3.2.3.2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臨床上也可選用胰俞穴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馬艷紅[8]選擇足三里、脾俞、胰俞等為主穴進行針刺療法,用以治療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對改善癥狀效果較好。袁振濤等[12]使用針刺方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選擇脾俞、胰俞、肺俞等為主穴,治療效果較好。

3.2.3.3 其他疾病

胰俞穴在臨床上也可用以治療其他疾病,比如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糖尿病性腹瀉、單純性肥胖等。吳大斌等[15]使用脾俞、胰俞等穴位進行穴位注射治療,治療2 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療效較好。王淑敏[19]使用針灸結合耳穴貼壓治療2 型糖尿病性腹瀉,選用胰俞、脾俞等穴位為主穴,療效甚佳。盧長龍[9]選擇電針的方法治療肥胖癥,選用脾俞、胰俞和肝俞等穴位,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5%,療效較好。

4 小結

胰俞穴相對于其他十四經經穴而言是一個新興的穴位,但是追根溯源它也是一個古老的穴位,從古至今一直作為中醫治療消渴病的經驗要穴,對消渴病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了胰俞穴對糖尿病的治療機理,同時現代醫學也豐富了胰俞穴治療疾病的方法,可以采用針刺、埋線、穴位注射、敷貼、按壓等方法對疾病進行治療。同時也增加了治療疾病的種類,不僅對單純性糖尿病,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合并抑郁癥、糖尿病性腹瀉、單純性肥胖等都能起到很好的臨床療效。

猜你喜歡
俞穴針刺穴位
清明的雨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針刺鎮痛的臨床研究進展
穴位埋線法治療肥胖癥的中西醫機制研究進展
單純針刺與針刺配合半夏白術天麻湯的治療對比
拔罐治療脂肪肝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夏季穴位養心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男性排濕,常按這五個穴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