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針灸至陽穴聯合阿普唑侖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療效觀察

2021-01-08 13:00唐玉財周誠恩劉春柳
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阿普腎水針灸

唐玉財,周誠恩,劉春柳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埌東醫院,廣西 南寧 530023)

失眠是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多種軀體、精神和行為疾病所具有的常見臨床表現,其癥狀表現為入睡困難,或睡后易醒,醒后難以再入睡。癥狀嚴重者可有徹夜不眠,常常還有頭暈頭痛、神疲乏力、心煩易怒等一系列伴隨癥狀[1]。失眠發生的范圍很廣,不論男女老少、健康與否,均可發生。目前多種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國外約1/3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在國內失眠率更高,達到了45.5%[2]。失眠中最常見的是持續睡眠時間過短、早醒以及入睡困難這三個癥狀,分別占患者的61%、52%及38%,其中大概有50%的患者同時表現出兩個及以上的癥狀[3]。在失眠患者中,心腎不交型失眠臨床較為常見,其在失眠的基礎上多伴有頭暈耳鳴、心煩健忘、五心煩熱、腰膝酸軟等癥狀。目前,現代醫學治療失眠主要應用安眠藥,但長期服用易產生耐藥性、成癮性、戒斷反應等。大量臨床實踐表明,針灸治療失眠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對于心腎不交型失眠患者,按壓其至陽穴,往往會有酸痛、脹麻等反應。因此,筆者采用溫針灸至陽穴聯合阿普唑侖片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并與單用阿普唑侖片進行比較觀察,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埌東醫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60 例失眠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 例。治療組男20 例,女10 例;年齡21~49(33.4±5.2)歲;病程2~17(10.5±4.1)個月。對照組男14 例,女16 例;年齡23~47(35.7±4.9)歲;病程3~20(11.4±4.9)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的“不寐”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5]中失眠的診斷標準。

1.3納入標準 ①年齡20~50 歲;②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不寐”診斷及心腎不交證型標準相符合;③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能堅持參與及完成整個療程及療效評估。

1.4排除標準 ①與納入標準不相符者;②有普通針刺、溫針療法禁忌證者;③1 個月內使用過阿普唑侖片及對該藥過敏患者;④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肝、腎、血液等系統性疾病者和精神類疾病患者;⑤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妊娠期婦女及依從性較差者。

2 治療方法

2.1對照組 口服阿普唑侖片(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H11020890,規格:每片0.4 mg),每日1次,每次1片,睡前服用,連續服用3周。

2.2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針灸至陽穴治療。具體方法為患者取俯臥位,選用30 號1.5 寸毫針(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的華佗牌針灸針),常規消毒,指切進針,深度為0.8~1 寸,予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在針柄處安放艾炷(由南陽仙草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蘄大媽十年金艾炷)并定時更換。每次治療時間為30 min,每日1 次,治療7 d 為1 個療程,共3個療程。

兩組均治療3周后觀察療效。

3 療效觀察

3.1療效標準 臨床療效標準參考文獻[6]擬定。痊愈:癥狀消失,睡眠率在75%以上,停服安眠藥;有效:癥狀改善,睡眠率在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藥或藥量減少3/4;無效:癥狀如前,睡眠率無變化,靠安眠藥維持。睡眠率的計算采用國際統一睡眠效率值公式[7],即睡眠率=實際入睡時間/上床至起床總時間×100%。

3.2睡眠質量評分 睡眠質量評估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8]進行評定。PSQI 由23 個項目組成,可劃分為7 個因子,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每個因子按0~3 分計分,累計各因子得分為PSQI 總分。分別評定治療前和治療后各因子分數及其總分數。

3.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內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 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結果

3.4.1兩組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3.4.2兩組治療前后PSQI 評分比較 見表2。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SQI 各項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的PSQI各項評分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PSQI 各項評分降低更顯著,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分,x±s)

4 討 論

失眠屬于中醫學“不寐”“目不瞑”等范疇,其中醫分型有多種,臨床中心腎不交證型最為常見,其最早記載見于《古今醫統》“腎水不足,真陰不升而心陽獨亢,亦不得眠”,認為失眠與心和腎有關,心主火在上,腎主水在下,心火下降,腎水上升,水火相濟,陰平陽秘[9]。中醫學認為心腎不交型失眠患者多因先天不足、久病傷陰或房事不節而致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陽獨亢,乃心火于上不能下溫腎水所致[10]?,F代醫學認為失眠為大腦皮層興奮抑制功能平衡失調所引起,其發病機制與睡眠-覺醒周期密切相關。目前比較公認的機制是腦干中的縫核、孤束核能誘導睡眠的發生,而腦橋背內側被蓋的藍班頭部對維持覺醒起作用[11]。中醫學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多以滋補真陰精血及交通心腎為主要治療原則。

至陽穴,首見于《針灸甲乙經》:“至陽,在第七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而取之?!彼鼘儆诙矫},別名金陽穴,穴意為督脈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天部陽氣[12]?!缎W⑹慕洶l揮》言“督之為言督也,行背部之中,為陽脈之督綱”,督脈具有督領全身陽氣,統率督陽經的作用,而至陽穴為督脈陽氣最盛的五穴之一,故至陽穴具有激發陽氣、安神定志的作用[13]。配合溫針灸,旨在使艾炷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加強穴位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使得心陽下達于腎水,從而交通心腎,陰平陽秘。另外精可化氣,氣能生精,精與氣又是神的物質基礎,精虧氣少則神靈不安。通過溫針灸至陽穴,可以激發陽氣,填精益髓,調和陰陽,達到治療失眠的作用。

本研究中治療組給予溫針灸至陽穴聯合阿普唑侖片治療,對照組單用阿普唑侖片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3.33%,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PSQI 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

綜上所述,溫針灸至陽穴聯合阿普唑侖片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用阿普唑侖片,且針灸經濟安全、無毒副作用及依賴性,特別適合在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阿普腎水針灸
虎年生人終之氣運氣養生
Lessons from Compiling and Translating Homoeroticism in Imperial China:A Sourcebook
懷念啞巴阿普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吉克阿普說
爺爺砍樹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阿普唑侖撤藥致腹痛1例
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4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