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道路與理論

2021-01-09 16:09鄧智平
理論與現代化 2021年6期
關鍵詞:道路理論目標

鄧智平

摘要: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仡欀袊浆F代化的提出和發展歷程,從目標、道路、理論三個維度來看,作為階段性目標的中國式現代化指的是小康社會,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作為理論的中國式現代化指的是知識體系與話語體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道路、理論處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在從目標到道路升華的基礎上,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理論,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關鍵詞:中國式現代化;目標;道路;理論

中圖分類號:D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1)06-0070-1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1]?!皠撛炝酥袊浆F代化新道路”的新提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從目標到道路的升華。深入研究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起源和發展、所指和能指,加快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是當前國內理論界和學術界的重要任務。

一、作為目標的“中國式現代化”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偉大夢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矢志奮斗的重要目標。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推進現代化建設始終是我們黨重要的執政目標。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性目標的完成,也吹響了中國開啟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的前進號角。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中國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和國防現代化。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把“四個現代化”寫進了總綱。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這次會議還明確提出分兩步走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設想: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11年之后的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對“兩步走”設想進行了細化: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第二步,力爭在20世紀末,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2]。毋庸置疑,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這一時期一些“左”的錯誤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受到很大影響,推進的速度不如預期。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重新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并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改革開放初期,一方面,鄧小平始終堅守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目標,多次強調“四個現代化這個目標是毛主席、周總理在世時確定的”[3]237,并認為“在二十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是我國人民肩負的偉大歷史使命”[3]85-86,而且他也認為“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有可能的”[3]111;另一方面,鄧小平也深切地知道,1964年提出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時,還有36年的奮斗時間,但到了“文化大革命”結束時來實現這個目標,滿打滿算也只有24年。更何況,由于“林彪、‘四人幫’的破壞,耽誤了我們很多時間”[3]90,“文化大革命”讓“國民經濟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科學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愈拉愈大”[3]86,要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實現四個現代化”[3]89,鄧小平非常清楚地知道任務之艱巨、達標之不易。因此,他明確指出,要在20世紀末達到發達國家當時的水平已不容易,要達到22年后的水平就更難了①。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指出,“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3]143。

為此,鄧小平從現代化的標準入手,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1979年1月,鄧小平談及科學研究和“四個現代化”、引進和創新的關系時,就提出要“搞出中國式的更好更新的東西”[4]473;3月21日,鄧小平在會見英中文化協會執行委員會代表團時,首次明確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概念,他說:“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4]496;兩天后的3月23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又把“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表述為“中國式的現代化”[4]497。對于這次重新表述,鄧小平后來進行了解釋和說明。1979年10月4日,他在中共省、市、自治區委員會第一書記座談會上講話中指出,“我們開了大口,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后來改了個口,叫中國式的現代化,就是把標準放低一點。特別是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來說不會很高”[3]194??梢?,“中國式的現代化”既堅持了“四個現代化”的歷史傳統,又在標準上進行了降低處理。這個新標準到底是什么,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進行了明確,他說,“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3]237。這是鄧小平首次正式把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界定為小康狀態。所謂“小康”,“就是還不富裕,但日子好過”。從“四個現代化”到“中國式的現代化”、小康之家,這是對我們確定的戰略目標所作的重大調整和修改[5]。

鄧小平不僅從定性目標上把“中國式的現代化”界定為“小康之家”“小康水平”,而且還為小康之家設定“翻兩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八百美元”②的量化標準。1984年3月25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指出:“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翻兩番、小康社會、中國式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我們的新概念?!?[6]541984年5月29日,鄧小平在會見巴西總統菲格雷多時談道:“現在中國還很窮,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只有三百美元。我們的目標是,到本世紀末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八百美元對經濟發達國家來說不算什么,但對中國來說,這是雄心壯志。它意味著到本世紀末,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一萬億美元……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再發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們就可以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盵6]57當然,盡管人均水平較低,但由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沒有剝削階級,沒有剝削制度,國民總收入完全用之于整個社會,相當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給人民”,不像資本主義國家“貧富懸殊很大,大多數財富是在資本家手上”[3]259,所以我國能以較低的人均水平達到超出資本主義國家同等水平的生活標準。

綜上所述,可見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用“中國式的現代化”重新定義了“四個現代化”,又用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極具中國特色的“小康社會”定義了“中國式的現代化”,從而在“鼓勁”與“求實”之間找到了平衡點。一方面,既沒有放棄長期以來我們黨廣泛宣傳且深入人心的“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體現了政策的延續性,調動起全國各族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從實際出發,及時調整和明確了目標,避免了因目標過高導致在經濟建設中犯急躁冒進的錯誤,藝術地解決了“鼓勁”與“求實”的兩難困境[7],充滿了高超的領導智慧。實踐證明,建設小康社會思想符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實際變化,符合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遠見卓識,深刻反映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規律的深邃認識和準確把握[8]。

從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的到20世紀末“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的21世紀第一個10年實現“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再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明確從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小康社會”指明了不同歷史階段“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到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中國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意味著中國走完了現代化的“前半程”,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從2021年到2050年,中國將完成現代化的“下半程”: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

鄧小平不僅在目標意義上使用了“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而且也在道路的意義上使用過“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全黨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鄧小平看來,現代化建設與過去搞革命一樣,也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1979年3月30日,他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辟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F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盵3]163這是鄧小平最早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在道路的意義上使用“中國式的現代化”,鄧小平強調的是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3]164,這意味著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不是完全照搬照抄歐美模式、日本模式、東歐模式,但是又可以學習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驗。于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派出了大量的考察團尤其是黨政高層領導考察團前往西方國家學習考察,也邀請國際組織和國外專家來華傳授經驗。對國際經驗的學習借鑒,極大地開拓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國際視野,深化了對現代化的認識。如1978年10月,鄧小平訪問日本期間,在參觀日產汽車公司時感慨道:“我懂得了什么是現代化”[9]。中國共產黨不僅能夠積極學習總結世界現代化建設先進國家的經驗教訓,而且能夠結合本國的國情和實際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拿來為我所用變成“中國式”的,從而加速形成一條“合乎中國實際的,能夠快一點、省一點”[3]246的發展道路。

在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中,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沒有忘記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我們要在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四個現代化”[3]261,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6]2-3。后來鄧小平又從不同的角度使用了“中國式的現代化”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983年6月18日,鄧小平會見參加北京科學技術政策討論會的外籍專家時指出:“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現在的路子走對了……我們的政策是不會變的?!盵6]29可見,雖然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的現代化”思想確系“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發軔,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不斷成熟,“中國式的現代化”逐漸淡出中國的政治話語體系[7]。實際上,“中國式的現代化”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從不同維度表述中國道路。從現代化的角度看,我國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從社會主義的屬性看,我國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但兩者都是指向相同的中國實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但這主要是在道路的意義上使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們所推進的現代化,具有中國特色,是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并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10]。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1]2021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時發表的主旨講話中再次強調,“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帶領中國人民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將堅定不移沿著這條光明大道走下去,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 [11]。在這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兩者指向基本相同,即“中國道路”。只不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多的是基于中國道路的社會主義性質角度而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更多的是基于人類現代化發展角度而言。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

從全球史觀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陸續擺脫西方殖民統治,獲得了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隨后現代化建設又成為發展中國家亟須面對的共同課題?,F代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發展道路問題,而道路的選擇無非有兩種:一種是復制移植,照搬照抄;一種是獨立探索,合理借鑒[12]。當時,西方發達國家業已成功的發展模式首先吸引了一些國家的目光,并被紛紛效仿。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西方道路給這些忽略了本國國情的國家帶來了經濟畸形發展、社會矛盾凸顯、政局動蕩不安等諸多災難性的后果。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始終堅持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經濟社會發展偉大成就,顯示出走符合自己國情道路的極端重要性。事實上,西方是現代化的誕生地,現代化無論從起源還是從發展來看,都與西方息息相關。但西方只是現代化的先行者,并不是現代化的范本,更不是衡量其他國家現代化的標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功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適用于所有國家的發展模式。

三、從目標到道路升華的理論意蘊

“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對“小康之家”和“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從目標到道路的升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的鮮明體現。

這一升華是對中國現代化偉大成就的集中展示。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要實現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在20世紀末如期實現,全國人民生活達到總體小康水平。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紀前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后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差,意義卻十分深遠,表明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全面小康昂首闊步的堅定信心。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布,“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1]。中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已經高質量完成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目標,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凸顯。

這一升華彰顯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自信?,F代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愿景,但現代化道路不止一條,正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需要各國根據自身國情和具體情況不斷探索。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中國最終走出一條與西方現代化迥異的道路?!爸袊浆F代化新道路”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所開創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同時又根據自己的歷史傳統、歷史方位和現實基礎而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因而其實質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3]。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證明,采取社會主義方式和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態[14],同樣能夠實現現代化,且具有明顯的制度優越性。在新發展階段,我國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為人類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這一升華意味著中國對世界現代性多樣性的豐富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把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高度,也為世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推進,徹底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模式的迷信。長期以來,現代化被認為是西方的專利,西方現代化模式被視作唯一正確的道路。中國道路的成功充分證明,現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美國化,從而徹底改變人們對一元現代性的認識和偏見,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世界現代性的多樣性,西方式的現代性不是唯一“真實的”現代性,盡管他們喜愛是歷史先驅并繼續為他者提供一個基本的參照點[15]。今后全世界將拋棄現代化的一元模式,符合本國實際、百花齊放的現代化探索將在全世界展開,從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多元現代性。

這一升華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式現代化”從目標到道路的飛躍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緊迫性、復雜性和曲折性:新中國成立初期,現代化聚焦以工業現代化為基礎的“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后,現代化側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后,現代化體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完成后,現代化定位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關于“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明確了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現代化建設的指導原則、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反映了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對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賦予了現代化發展鮮明的中國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明確的布局和規劃,提供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具體目標,同時也建立起中國式現代化的話語表達[16]。但總的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成功,目前還主要體現在實踐上,作為理論的“中國式現代化”尚未達到成熟形態,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為一套真正反映、概括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及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的中國式現代化知識體系[17]。因此,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做得好,也講得好,加快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理論研究,實現作為學術理論的“中國式現代化”與作為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協同并進、螺旋上升。

四、加快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

道路源自實踐,實踐升華為理論。當前,與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相比,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巨大成功相比,中國式現代化的學術理論、故事、話語還遠未達到全球公認的地位,即我們解決了“挨打”和“挨餓”的問題,但是還沒有解決“挨罵”的問題。過去,儒家文化圈被認為難以實現資本主義發展和現代化,但二戰后東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現代化的成功打破了這一質疑,并生成現代化的“東亞模式”,可東亞學者卻沒有產出任何一種與西方現代化理論分庭抗禮的東方現代化理論,實踐的“高調”與理論的“低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8]。今天的中國要汲取這一教訓,以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為契機,抓住實踐徹底改寫世界現代化版圖的實證支撐,找準現代化這一人類普遍追求的發展靶向,加強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全面梳理、系統總結,從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富礦”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構建新理論,用中國實踐構建中國學術理論、中國學術話語;要從學術理論范式、路徑選擇、指標體系等多角度、多層次,學理化地研究闡發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邏輯和理論邏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既有基礎上,著力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學術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徹底改寫“西方中心主義”的世界現代化的理論譜系,為包括發展經濟學、發展社會學等在內的人類發展學說、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等作出重要思想理論貢獻;要更加積極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19],更加充分、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道路及其背后的思想、精神、文化、組織等各種力量的支撐。

在領導力量上,要講清楚政黨與現代性的關系。實現現代化不僅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所有后發國家的追求。但后發國家要實現現代化,首先離不開一個強大的領導力量。近代以來,中國各種政治力量“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20]。只有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后,才團結帶領人民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使命型政黨,這種使命不僅體現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現代性自覺與內在追求動力上[21],而且體現在切實履行領導人們聯合起來開展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的責任上[22]。中國共產黨以政黨力量塑造了有效國家,進而以強大的國家能力保障和支撐了國家現代化進程[23]。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推動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開辟了政黨與現代性關系研究的新境界。

在方向上,要講清楚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關系。蘇聯的實踐證明了馬克思晚年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峽谷”設想,即前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超越資本主義階段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設想,是可行的;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難以回答建立政權后社會主義國家如何建設特別是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問題。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則有效回答了“建設社會主義到底要走怎樣的道路”這一“世界之問”[24]。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創造性地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有效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適應中國和時代所需不斷創新,既把世界上最大人口規模國家帶向現代化,又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頑強生命力。與資本主義現代化以資本為中心不同,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不僅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方面,而且在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方面展示了相對于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優越性[25]。事實證明,與今天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方案呈現嚴重困境不同,中國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風景這邊獨好”,成為令世界矚目的新型現代性探索的范例[26]。

在內容上,要講清楚單兵突進的現代化與“五個文明”協同并進的現代化之間的差別。從最初的工業、農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主要側重經濟現代化,到后來的“兩個文明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主要是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再到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的“三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黨的十七大報告拓展為“四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深化為“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內容對應的目標來看,黨的十三大報告首次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進行了明確界定,提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把“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拓展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增加了“和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增加了“美麗”??梢?,“五個建設”(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個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五個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相互聯系、相互對應、相互促進,標志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內容的成熟定型,更有利于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在對外關系上,要講清楚對外殖民與和平發展之間的關系?;厮輾v史,世界大國的崛起往往伴隨著“暴力”和“掠奪”,15世紀以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和美國等都是如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興盛與資本的擴張和奴役緊密相關。中國不僅在歷史上從未侵略外國,而且近代以來的現代化歷程證明了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樣可以實現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西方中心論”“文明沖突論”和“國強必霸”“零和博弈”的思維方式,堅持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為解決全球性問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27]。

總之,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和世界各國的普遍追求,也是一種容易與國際接軌的傳播話語。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既發展了自身又造福了世界[11],深刻改變了西方模式主導的現代化格局。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我國理論工作者一定能構建出與現代化實踐和國際地位相稱的中國式現代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注釋:

①這是鄧小平1978年10月10日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新聞代表團的談話,談話中鄧小平所說的“你們”就是德國等發達國家,當時他說:我們國家的發展耽誤了十年,20世紀60年代前期我國同國際上科學技術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這十幾年世界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差距拉得很大了。同發達國家比較,經濟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參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2.

②當然,鄧小平在1980年也曾經提出“到本世紀末,爭取國民生產總值每人平均達到一千美元,算個小康水平”,但后來更多時候用的是“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所以本文這里用的“八百美元”。參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N].人民日報,2021-07-02.

[2]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新征程面對面[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5]林建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中國意義和世界意義[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

[6]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文世芳.“中國式的現代化”:鄧小平“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小康”思想的發軔[J].北京黨史,2018(2).

[8]謝伏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社會科學,2020(12).

[9]轉引自曲青山.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J].求是,2018(10).

[10]本刊評論員.深刻認識和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J].求是,2020(22).

[11]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7.

[12]許江,王明生.中國道路的世界歷史意義解讀[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6(3).

[13]許恒兵.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N].解放軍報,2019-03-22.

[14]孫肖遠.鄧小平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貢獻[J].黨建,2014(9).

[15]S N Eisenstadt.Multiple Modernization[J].Daedalus,2000,129(1).

[16]劉卓紅.全面認識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新”[J].人民論壇,2021(24).

[17]方軍.理論是問題之樹盛開的花朵——《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重點選題構想[J].中國社會科學,2021(1).

[18]李培林.社會學視角下的中國現代化新征程[J].社會學研究,2021(2).

[19]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N].人民日報,2021-06-02.

[20]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26.

[21]趙宬斐,畢雨瑩.百年變局中使命型政黨的現代性追求及自我擔當[J].黨政研究,2021(4).

[22]林尚立.以人民為本位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理論:政治學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現[J].政治學研究,2014(4).

[23]郭躍文,王珺.國家能力支撐下的市場孵化——中國道路與廣東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4]張澍軍.科學回答人類的“世界之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性價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3(2).

[25]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巴曙松,等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6]盧德友,楊士喜.“中國道路”與新型現代性構建[J].天津社會科學,2019(2).

[27]王一鳴.論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N].經濟日報,2021-09-01.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Goal,Path and Theory

DENG Zhiping

Abstrac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ited and led the Chinese people to create a new road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y reviewing the proposal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dividing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goal, path and theory, Chinese modernization as a periodical goal implies? the well-off society, Chinese modernization as a road implies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are maturing step by step. At present, the goal, path, and theory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re all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moving from the goal to the path, we should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with Chinese feature, style and manner, and further enrich and develop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goal; path; theory

責任編輯:翟? ?祎

猜你喜歡
道路理論目標
道聽途說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論的高一氧化還原反應教學
“理論”與“實踐”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城市的道路為什么叫馬路
盛滿理論
一次騎行帶來的感悟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