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效果分析

2021-01-12 09:08梁庭都
醫藥前沿 2020年27期
關鍵詞:螺旋桿菌幽門潰瘍

梁庭都

(珠海市第五人民醫院 廣東 珠海 519055)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局部炎性破損,與胃酸高分泌、胃蛋白酶侵襲作用、十二指腸黏膜防御功能降低、十二指腸黏膜被腐蝕相關[1]。病情嚴重者可合并黏膜下血管出血、消化道潰破穿孔、幽門梗阻等并發癥。此病可發生于各個年齡段,以青壯年發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空腹時上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中醫研究指出肝胃氣痛、胃脘痛與此病相關,患者吸煙、酗酒、熬夜、進食無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應激、長期精神緊張等負面情緒等因素可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病情反復發作。中西醫治療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的方法,既能夠讓患者的病情有所緩解,又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保證治療的安全性[2]。因此,本研究選取醫院消化內科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188 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消化內科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措施和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消化內科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診治的188 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94 例。實驗組男女比例為60:34,年齡21 ~64 歲,平均年齡(31.2±4.1)歲,病程1 ~3 年,平均病程(2.3±0.8)年。常規組男女比例為58:36,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32.1±3.8)歲,病程1 ~4 年,平均病程(2.6±0.5)年。比較臨床資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入組前均已行胃鏡檢查明確診斷為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期,對藥物沒有過敏現象。排除標準:合并穿孔或幽門梗阻等并發癥者、病情需要禁食者、可疑惡性病變患者、長期酗酒且治療期間不能戒酒者、肝腎功能不全等服藥禁忌癥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其他不能按照研究規定者。

1.2 方法

給予常規組西醫方案治療,實驗組中西醫結合方案治療。西醫治療方案如下:先予根除幽門螺旋桿菌三聯口服藥物方案“雷貝拉唑鈉腸溶片10mg/次,2 次/d(早餐、晚餐前口服)、克拉霉素膠囊500mg/次,2 次/d(早餐、晚餐后口服)、甲硝唑片400mg/次,2 次/d(早餐、晚餐后口服)”,療程為2 周,隨后繼續口服質子泵抑制劑“雷貝拉唑鈉腸溶片10mg/次,1次/d(早餐前口服)”,療程為2 周,若患者疼痛癥狀緩解不明顯,可加服“硫糖鋁口服混懸液5mL/次4 次/d(三餐前1h及睡前服用,服時搖勻)”。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如下:西醫治療方案與常規組相同,同時加服補中益氣湯劑“黃芪30g、茯苓15g、黨參15g、白術10g、白芍10g、柴胡10g、升麻、郁金10g、灸甘草8g、陳皮8g、當歸6g、枳殼6g”,選用中藥配方顆粒制劑,每日1 劑,每劑(日)中藥平均分成2 份,分別于早、晚餐后溫水沖服。若患者出現以下情況可以加減藥方:(1)淤血患者:加檀香10g 與丹參10g;(2)陰虛患者:加制附片8g 與肉桂3g;(3)食滯患者:加枳實10g 與神曲10g。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患者4 周療程后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率,按照顯效、有效、無效判定臨床效果。其中,患者癥狀緩解,復查胃鏡提示十二指腸潰瘍基本愈合,周圍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等炎癥表現基本消失為顯效;患者癥狀基本緩解,十二指腸潰瘍面積縮小至一半以下,白苔變薄或消失,周圍黏膜充血、水腫減輕為有效;患者癥狀無明顯緩解,十二指腸潰瘍面積縮小未達一半以下,或出現并發癥或新發潰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按照顯效+有效計算,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厭食、口苦。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組的臨床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3.討論

十二指腸潰瘍是全球性常見病,好發于秋冬及冬春季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以青壯年多見,男性的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可為慢性過程,病史可達數年或十余年。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的高發因素主要包括生活飲食不規律、飲酒吸煙、工作及外界壓力大、幽門螺旋菌感染以及胃酸分泌異常和非甾體抗炎藥的應用等。十二指腸潰瘍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疼痛,可表現為鈍痛或者灼燒痛[3]。其典型的上腹痛可具有節律性,為空腹(饑餓)時疼痛,可有夜間痛,一般可以被抑酸劑或進食所緩解,部分患者可僅有上腹不適,或腹脹、厭食、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西醫治療方案大多數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抑酸藥物、黏膜保護劑、抗幽門螺旋桿菌方案等,但如果十二指腸潰瘍合并穿孔、梗阻、癌變等并發癥,或大量出血經藥物、胃鏡治療無效時,則需要外科手術治療[4]。

本研究中,西醫治療主要使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兩種抗生素組成抗幽門螺旋桿菌三聯方案,其中質子泵抑制劑雷貝拉挫鈉腸溶片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同時可增強抗幽門螺旋桿菌抗生素的殺菌作用,克拉霉素膠囊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甲硝唑片為硝基咪唑類抗生素,均對幽門螺桿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療程選用14d 最長治療方案。但近幾年研究表明,我國幽門螺旋桿菌對克拉霉素及甲硝唑等抗生素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甚至出現二重、三重甚至多重耐藥。結合我國飲食文化風俗,集體用餐仍未形成分餐制、公筷制習慣,患者在根治幽門螺旋桿菌之后仍難以預防再次感染。十二指腸潰瘍病情反復發作,重復治療讓患者更容易出現耐藥狀況,并顯著降低患者的依從性,對治療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響[5]。所以,本研究聯合使用中藥治療,可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減輕不良反應發生率。中醫研究表明,十二指腸潰瘍病癥持續時間長,復發率高,因而治療應該堅持健脾益氣固本原則。使用黨參、白芍、茯苓、陳皮、甘草、當歸等各種藥物,能夠健脾心寧、健脾益肺補氣、止痛化濁、清熱解毒、溫陽祛濕等,對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改善作用[6]。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提取濃縮制成的顆粒,藥性強,藥效高,可根據病情靈活加減,且攜帶保存方便,無需傳統煎煮,可直接沖服,明顯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8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38%,常規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3.82%,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95%,實驗組的治療情況顯著優于常規組的治療情況,差異顯著(P <0.05),說明相較于西醫藥物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患者依從性更高,治療安全性更高,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消化內科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安全性高,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使用。

猜你喜歡
螺旋桿菌幽門潰瘍
遠離幽門螺旋桿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體檢者消化道癥狀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性分析
都是“潰瘍”惹的禍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的相關性分析
口腔與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潰瘍生肌散治療慢性皮膚潰瘍的效果觀察
斂瘡散治療慢性難愈性皮膚潰瘍20例
中西醫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38例
不同胃黏膜病變中TFF3表達與幽門螺桿菌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