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經營措施對毛竹林冬筍產量的影響分析

2021-01-13 08:23戴興福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24期
關鍵詞:毛竹林

戴興福

摘 要:為了提升竹林單位面積的綜合產值,在長汀縣古城鎮梁坑村進行4種經營措施對毛竹冬筍產量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劈雜+墾復+覆蓋+噴灌具有最高的冬筍出筍量和成株數,并且新竹的生長量也最高,此措施影響單位面冬筍產量極為顯著。因此,竹山采取深耕細作和多種經營措施,才能提升冬筍產量。

關鍵詞:經營措施;毛竹林;冬筍產量

中圖分類號 S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24-0067-03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經濟竹種,其用途廣泛,集材用、食用、藥用、觀賞、生態保護等多種用途于一體,毛竹的出筍量和成竹率受經營方式的顯著影響[1-4]。陳玉嬌[5]研究認為,墾復+施肥+灌溉對筍竹兩用毛竹林的春筍出筍數、冬筍挖筍量、平均胸徑及立竹數影響均大于墾復、墾復+施肥、劈草,為筍竹兩用毛竹林的最佳經營模式[5]。馬桂蓮[6]和楊金滿[7]等研究認為,噴灌和施肥有利于提高冬筍的產量和品質。長汀縣地處福建西部,具有優越的生態條件,雨水充沛,年降水量豐富,適宜毛竹生長,全縣擁有毛竹林3.2萬hm2,毛竹儲蓄量5800萬根,居龍巖市第1位,其主要分布在古城、大同、鐵長、庵杰、四都、館前和新橋等7個鄉鎮的30多個自然村。竹林的發展對支援出口,換取外匯,振興山區經濟起了很大的作用,依托毛竹開發利用,長汀縣多數竹業資源豐富的山區鄉鎮擺脫了困境,走出了一條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路子[8]。但長期以來,長汀縣竹林經營措施水平比較單一,資金投入較低,經營措施不善,造成竹林衰退,影響了林農對毛竹林經營的信心,大量青壯勞動力流向城市,轉向務工,忽略了充分挖掘竹林冬筍的林業生產。為了調動竹農經營竹林的主動性,提高竹林單位面積冬筍產量,在長汀縣開展了不同經營措施下毛竹筍用林冬筍出筍量和竹材產量的對比試驗,以篩選出最佳處理組合,為毛竹筍用林豐產培育提供技術支撐。

1 研究區概況

試驗區域位于長汀縣古城鎮,林地面積約2萬hm2,竹林面積約1萬hm2,占比51%,是龍巖市第一大毛竹鄉鎮,試驗樣地位于梁坑村,地理位置為116°14′5″E,25°52′2″N,全村林地面積1400hm2,竹林面積1200hm2,竹林占比86%。試驗地地貌以低山為主,土壤為中厚土、中厚腐,植被以雜灌為主。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設計 本試驗選擇同一塊試驗地、同一立地條件,Ⅰ、Ⅱ、Ⅲ、Ⅳ經營措施各選0.067hm2竹林,隨機排列,用紅漆做標記,共設置4種處理,即處理Ⅰ:劈雜,清理竹林地雜灌,雜草;處理Ⅱ:劈雜+墾復,林地翻土平均深20cm,不得挖傷竹鞭;處理Ⅲ:劈雜+墾復+施肥,墾復的同時挖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kg/hm2;處理Ⅳ:劈雜+墾復+施肥+覆蓋+噴灌,利用稻草、竹屑覆蓋竹林,厚度10cm,并不定期進行噴灌。

2.2 數據調查與統計 2018年5月,對各試驗地內的冬筍數量進行調查,統計出筍數,成竹株數,2018年6月調查當年新竹的胸徑和高度等,試驗數據在Excel 2003中進行整理與圖表制作,在SPSS 18.0中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多重比較檢驗不同處理的差異性,顯著性水平為α=0.05。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經營措施對出筍數和成竹數的影響 從不同經營措施對出筍數和成竹數的影響可見(表2,圖1),與處理Ⅰ相比,其他3種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冬筍的出筍量和成竹數,處理Ⅳ的出筍量和成竹數均最高,分別達到986.7kg/hm2和945株/hm2,方差分析表明,4種處理的出筍量和成竹數均呈顯著差異(表3),處理Ⅰ和處理Ⅱ之間成竹率差異不顯著,均顯著低于處理Ⅲ和處理Ⅳ,處理Ⅳ的成竹率最高,達到95.17%。

3.2 不同經營措施對新竹生長量的影響 從不同經營措施對新竹生長量的影響可見(表2,圖2),與處理Ⅰ相比,其他3種經營方式均提高了新竹的胸徑和高度生長,處理Ⅰ和處理Ⅱ之間的胸徑和樹高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低于處理Ⅲ和處理Ⅳ,處理Ⅲ的平均胸徑達到9.96cm,樹高達到11.92m,處理Ⅳ的平均胸徑達到11.94cm,樹高達到13.57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4 結論與討論

影響竹筍形成和地下生長的因數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為氣候溫度和濕度,其次是竹林的土壤和竹林本身積累有機養分的水平。墾復措施能夠讓土壤疏松,優化土壤結構,有利于竹鞭根系生長,竹鞭發育,有利水分和營養的吸收,有利于有機質形成積累。本研究表明,在劈草的基礎上添加墾復措施顯著提高了冬筍的出筍量和成株數,但對成竹率和新竹的生長影響不顯著。

施肥有機肥增加土壤的肥力,為冬筍生長積累有機物提供養分保障。本研究表明,相對于劈草和墾復,增施有機肥不但顯著提高了冬筍的出筍量和成株數,對成竹率和新竹的生長也有顯著影響。

覆蓋措施能夠保溫保濕,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使竹筍的居間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伸長和膨大加快,從而使冬筍提前上市。水分是影響毛竹生長的主要因子之一,噴灌設施能緩解久旱少雨的氣候,而且水量水分分布均衡,這樣土壤中含水量才能滿足竹筍形成和地下生長水分需要。因此,劈雜+墾復+施肥+覆蓋+噴灌的經營措施具有最高的冬筍的出筍量和成株數,并且新竹的生長量也最高,可以在毛竹林經營中大面積推廣。

參考文獻

[1]盧麗霞.不同撫育措施對毛竹出筍成竹及生長量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16,(14):146-151.

[2]胡衛紅,彭超,莫曉春,等.不同經營措施對毛竹林出筍和竹材產量的影響[J].湖南林業科技,2021,48(3):7.

[3]胡文杰,龐宏東,胡興宜,等.不同經營措施對鄂南毛竹筍用低產林形態特征及產量的影響[J].西南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39(2):92-97.

[4]王海霞,曾慶南,楊軍,等.不同措施對毛竹冬筍筍期和產量的影響研究[J].竹子學報,2017,36(1):30-35.

[5]陳玉嬌.不同經營措施對延平區筍竹兩用毛竹林生長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8):135-136.

[6]馬桂蓮,吳江,張偉,等.不同施肥方式對毛竹冬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浙江林業科技,2017,37(1):59-62.

[7]楊金滿.噴灌對毛竹冬筍生長的影響[J].林業工程學報,2010,24(6):121-122.

[8]李建江.長汀縣毛竹資源的現狀及其對策[J].閩西科技,1992(10):33-35. (責編:王慧晴)

猜你喜歡
毛竹林
自然封育條件下毛竹林內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變化研究
封育年限對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響
安吉踐行“兩山”的毛竹林碳匯研究*
毛竹林經營投入產出關系與經營效益的相關性研究
毛竹林下固氮植物資源及其經濟價值分析
低產低效毛竹林的改造措施
毛竹林經營投入產出關系與經營效益分析
毛竹林火災預防與災后復壯技術
不同坡位對毛竹林小氣候及地上生長的影響
閩中毛竹林伐樁施肥的應用評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