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高考作文熱點主題解讀與拓展

2021-01-14 10:39萬安
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2021年3期
關鍵詞:適度和諧發展平衡

萬安

關鍵詞:和諧發展、張揚個性、平衡、適度、找準自己的位置、自立自強、真實……

名人名言

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暯?/p>

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_曼·羅蘭

人們生而平等,但又生來個性各有千秋?!ヂ迥?/p>

個性和集體融合起來,人會失去個性。相反,只有在集體中,個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覺醒和完善?!捅热?/p>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兩個人一樣的;真是人跟人各異,石頭跟石頭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群英譜?!粻柭Z夫

個性的生活在社會中,好比魚在水里,時時要求相適應?!那锇?/p>

有些真正可貴的東西,很可能就是你看不慣的東西,帶個性色彩的東西?!钊瓠h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M孝通

孟子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意指物有千差萬別是自然規律,萬物的多樣造就了大千世界錯落有致、參差百態的美。

個性與共性唯物辯證法認為,“共性”即普遍性,“個性”即特殊性,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參考論點

“整齊劃一”與“參差百態”,造就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劃一何曾誤百態,二者看似對立互斥,實則可以和諧統一;求同存異斯為美;以整齊書寫百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必備佳段

1.孟子說“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边@體現的便是一種認為差異帶來美的觀點。所謂差異,即是物體所具有的個性,以這樣的視角評價無疑是將自身置于微觀個體的層面,肯定了個性的作用。對個性的尊重,在中世紀的西歐表現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在中國則表現為唐朝時對萬邦的包容。前者推動了歐洲藝術的蓬勃發展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后者則讓唐朝成為了盛世甚至在今天成為外國了解中國的一張文化名片。由此可見,參差百態的美可以加強我們與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動互相尊重的形成,同時也可以促進自身文化的創新和變革,從而使得本民族文化發生創新性轉化,實現質的發展變化。

2.個性之美發掘個體價值,共性之美融合集體智慧。在當今這個多極化和全球化并存的世界,只有堅持個性和共性之美的視角,才能實現人類的共同發展。尊重差異,我們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博采眾長、兼收并蓄,發現共性,我們要在文化交流政治合作中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3.阿西莫夫,是一位在一生中創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譽世界的科普學家。1958 年,他毅然告別了講臺和實驗室?!白鑫蚁胱龅氖虑?,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眮啔v山大大帝在征服世界之前曾經面對過一個死結——誰能解開它,世界就是誰的。亞歷山大沒有像其他的嘗試者一樣去苦苦地解結,而是拿出劍劈斷了結。隨后不久,世界就成了他的。

4.當今社會,思潮并起。很少有人靜下心來探尋一 種超越平庸、領先時代、趨于永恒的人生智慧。其實,只要有人找到它,那這個人便可真正與眾不同, 永恒不朽。

5.恰如絲滑精致的綢緞,中華文明以絕佳的風采飄揚于世界,以獨特的貢獻為各國文化的發展添鼎助力,浸潤了許多正在茁壯成長的苗芽。中國從前是這樣的無私包容,為世界文化的繁榮增添濃墨重彩。今日之中國則更是大國風范,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世界各國拉上高速發展的列車,其大國擔當不言而喻,其英姿綽約一覽無遺。

時文鏈接

給文明開啟“大同”之門

□李強

“新世紀,多少事?風雨續,突崛起?!卑殡S著改革開放之路的漸行漸遠,聆聽著二十一世紀的鐘聲敲響,邁入新紀元的背后,是中國日漸富強的背影。在中國逐步登上世界舞臺的同時,對外開放,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也日漸得到廣泛的認同,此時,我們不光應追求人類的共同富裕,同時也應給文明開啟一扇“大同”之門。(開篇提出觀點,言簡意賅。語言形象,比喻貼切。)

實現人類文明上的大同是世界各民族團結繁榮的必然前提。(由表及里,從現象上升到本質。)古語云:“一支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笔澜绲拿篮檬切枰鱾€國家、各個民族共同追求與締造的,而遠非個體的獨自付出。何謂文明之“美”?著名學者費孝通便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比绻f“各美其美”是每一個民族精神物質文明的出彩,那么“美美與共”便是太平寰宇間的文明光芒的綻放。如今,“一帶一路”使東西方各國實現了文明的“天塹變通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亦是增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國之間文明的聯系也將會日趨緊密。實現文明上的“大同”,才會使各民族文化發展熠熠生輝。(這里又善于引用詩句和名人名言,既充實了文章內容,又多角度論述了“文化大同”的價值與意義。)

就像參天古木一樣,唯有把自己的枝葉伸展得更長、更遠、更廣,它才能于風雨中屹立挺拔,并收獲更多甜美的甘霖。同樣,實現人類文明上的大同亦是發展并惠及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過去中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唯有開放包容,不以“天朝”自居,才能洗滌一個民族的落后羸貧,使其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批判繼承,善于借鑒與“揚棄”,大道而后才能施行。放眼當今中國,北斗導航遙空遨游,“嫦娥”、“玉兔”探國蟾宮,“蛟龍”潛艇隱淵萬丈,“大同工匠”精神滲入三百六十行……(排比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一項項輝煌成就的背后,又何嘗不是中國“開放包容”智慧的結晶?唯有敢于吸納其他民族的優點,發展本民族特色文化之路才能走的長久。一味地否定現代社會中的“大同”難免有失偏頗。

詩人顧城曾說過:“如果你愿意作春天,那么你的四季便有鮮花盛開?!蓖瑯拥?,縱觀世界國家新秩序的構建,我們又為何不去積極融入時代發展的“春天”中去呢?是的,在捍衛國家主權的時候,我們也曾有過珍寶島戰役,有過黃巖島談判,但如今更為重要的,不是各國對利益的你追我逐,翻云覆雨,而更是求同存異,于不同中把握文明的脈搏,構建真正的天下大同。(承接上文深入分析,從國家層面逐層展開,條分縷析,議論深入。)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明史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背姓J文明多樣,感觸文化多元,把握共生共存共享之鑰匙,方能開啟文明“大同”之門,在史冊上灑下那鈞天浩蕩的智慧一筆。

學習要點

學習作者手法多樣的寫作方法。

文章能夠在“大同”世界的背景下思考,從為什么要呼喚“大同”,如何在“大同”中實現共贏逐層展開分析論證,層次清晰,論證深入。文章在分析論述過程中,能夠熟練運用排比、對比等論證手法,這是難能可貴的,與此同時利用廣博的知識積累,體現自己較強的文化素養,這也是文章能夠獲取高分的保障。

(編輯:李躍)

猜你喜歡
適度和諧發展平衡
慢生活:快節奏時代的減壓良方
斯新政府想“平衡”與中印關系
希拉里釋放“平衡”猜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