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的影響評價分析

2021-01-14 08:43周影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5期
關鍵詞:影響評價舒適護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PACU)恢復期患者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術后麻醉復蘇室恢復期6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34例)使用舒適護理措施,對照組(34例)使用常規護理方法,對比兩組滿意度、不良反應、麻醉蘇醒時間、護理質量評分。結果:觀察組對PACU護理人員基礎操作滿意度為94.12%、健康教育滿意度97.06%、服務態度滿意度94.12%;對照組上述指標滿意度分別是73.53%、76.47%、70.5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嗆咳發生率2.94%、惡心嘔吐發生率2.94%、躁動發生率5.88%,低于對照組咳嗽咳痰23.53%、惡心嘔吐26.47%、躁動29.41%,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麻醉平均蘇醒時間(36.41±3.28)min、護理質量評分(93.25±2.36)分,對照組麻醉平均蘇醒時間(39.32±4.46)min、護理質量評分(90.84±1.78)分,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PACU恢復期患者行舒適護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縮短麻醉蘇醒時間。

關鍵詞: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影響評價;舒適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5--01

舒適護理概念是Kolcaba在1995年提出的,認為舒適護理是整體化護理追求的結果,通過對具體護理活動的研究,可促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上達到愉快狀態。麻醉復蘇室(PACU)是對麻醉后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護的場所,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PACU患者護理實踐中,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機體和心理不適感,并有效干預患者應激反應,對患者術后康復治療產生了積極影響。本文主要研究評價了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產生的影響,研究所用資料與方法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資料來源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手術室病例,選擇68例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使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觀察組34例,資料詳情如下:

根據上表對比結果,兩組一般資料差異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與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排除標準:多器官功能衰竭者;精神分裂癥;生命體征不穩定;護理配合度較低者。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措施,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了安靜舒適的PACU休息環境,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幫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并做好吸氧護理。

觀察組使用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身體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為PACU患者提供身體舒適護理,幫助患者取舒適體位。觀察患者身體是否出現受壓,為患者提供護墊。根據患者需要,為其更換枕頭,為患者提供充氣式保溫毯,做好保溫護理。觀察患者身體各項指標,重點做好心率、血壓和脈搏監護工作,當上述指標出現異常后,應立即通知主治醫生處理。

(2)并發癥預防

患者進入麻醉復蘇室后,護理人員確認患者去枕平躺、協助患者取平臥姿勢,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針對呼吸困難患者,應做好氧氣支持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呼吸道進行檢查,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當麻醉患者意識恢復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自主咳嗽,雙手按壓患者切口。指導患者均勻呼吸,正確咳痰,防止出現嗆咳。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躁動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脫機拔管。給予患者適當且必要的約束,為躁動患者提供鎮靜類藥物,防止躁動過度造成身體傷害。

(3)心理舒適護理

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訪視,與患者充分交流,對患者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對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疏導,疏導患者焦慮、緊張心理。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保持微笑,耐心解答患者心理疑問。通過肢體語言為患者提供舒適模式,可輕輕撫摸患者額頭位置,提示患者放松身心。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滿意度、不良反應、麻醉蘇醒時間和護理質量評分。其中,滿意度主要觀察護理人員基礎操作、健康教育和服務態度;不良反應則統計兩組嗆咳、惡心嘔吐、躁動例數;護理質量評分采用百分制,為正向評分法,即評分值越高,則針對PACU患者的護理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1統計患者臨床資料,計數資料使用n和%表示,X驗證差異;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滿意度比較結果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見表2: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見表3:

2.3兩組麻醉蘇醒時間、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麻醉蘇醒時間、護理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明顯,見表4:

3討論

麻醉蘇醒期間患者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恢復,機體存在保護性反射,需要對其進行有效護理,預防不良事件發生。舒適護理模式在PACU患者中應用,可提高舒適程度,降低身體與心理上不適反應。本研究為觀察組提供了舒適護理,在患者身體、并發癥與心理上進行全面干預,在滿意度評估中,選擇了基礎操作、健康教育和服務態度等三個維度,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提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患者護理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其中嗆咳、惡心嘔吐和躁動發生率較低,觀察組1例嗆咳、1例惡心嘔吐、2例躁動;對照組8例嗆咳、9例惡心嘔吐和10例躁動,將其錄入到SPSS19.1中,可知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舒適護理中,相關人員也為患者提供了精細化的服務,經過生命體征監護和身體護理后,患者麻醉蘇醒時間縮短,護理質量提高,觀察組麻醉蘇醒時間(36.41±3.28)min、護理質量評分(93.25±2.36)分,與對照組上述指標有統計學意義(P<0.05)??涤癫?、黃哲燕觀察了PACU患者使用舒適護理效果,統計了躁動發生率,其中觀察組躁動1例,與本文觀察組躁動2例比較十分接近,由此證明了舒適護理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在麻醉室恢復期患者中產生的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舒適護理也可提高護理質量,縮短患者麻醉蘇醒時間,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英萍,宋建平.基于FMEA護理風險管理對麻醉復蘇室不良事件的預防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32):4716-4717.

[2]侯文馨,杜長虹,甕杰慧.麻醉復蘇室舒適護理在動脈瘤術后恢復期的安全性及舒適度評價[J].中國醫刊,2019,54(01):95-97.

[3]李小玉.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復蘇期應用保溫護理對術后意識恢復時間的促進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7):141-142.

[4]韓國芝.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08):194-195.DOI:10.16286/j.1003-5052.2021.08.079.

[5]馬曉星.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適度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0):181-182.

[6]許立倩,曹艷冰,戴紅霞,等.充氣式保溫毯用于麻醉復蘇室全麻恢復期患者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9,34(14):31-32.

[7]胡同舟,宋丹,郭雯雯.精細化流程管理對麻醉復蘇室全麻復蘇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0):83-86.

[8]康玉博,黃哲燕.舒適護理對麻醉復蘇室恢復期患者安全性和舒適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0):223+226.

作者簡介:周影,女,本科學歷,1989年12月出生,護師職稱,研究方向:手術室護理

猜你喜歡
影響評價舒適護理效果
靈動耳環
殘膜污染防治與可降解地膜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舒適護理在小兒骨折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
舒適護理用于肺癌患者護理的觀察效果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舒適護理模式對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營改增”對國企稅收的影響評價
公路沿線文化遺產影響評價探析
偽裝效果
各種運動項目的鍛煉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