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分析及急救措施分析

2021-01-14 21:03韓興民
健康護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危險因素

韓興民

摘要:目的:對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及其急救措施展開分析。方法: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選擇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間急診收治多發傷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在患者結束治療后對患者治療數據資料進行匯總,統計急診患者危險因素并對其急診措施進行分析。結果:數據統計發現200例患者中2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為11.5%,導致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具有多樣性,但患者年齡與患者是否出現休克現象為主要危險因素,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診多發傷患者急診治療過程中,患者病死率與患者年齡、多發傷數量、就診時間等具有相關性,不同急診多發傷患者之間的危險因素具有差異性,治療過程中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各不相同,但急救均以降低病死率,確?;颊呱踩珵榛鶞?。

關鍵詞:急診治療;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急救措施

多發傷在急診治療中屬于急診常見疾病類型,導致多發傷的因素具有多樣性,其中交通事故、高空墜落等屬于常見因素。在近年來伴隨交通方式的變化與國民身體亞健康狀態的影響,急診多發傷患者數量呈現上升趨勢。多發傷患者存在機體代謝失調問題,同時傷痛對患者心理與身體具有一定的影響,急診作為多發傷患者治療的主要部門,為提升急診治療質量與效率,急診醫療人員應當不斷就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進行匯總,進而形成急救方案,以便于急診工作的高效開展?;诖宋恼乱晕以杭痹\多發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與急救措施進行匯總與總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擇回顧性研究方式,研究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為起止時間,對此時間段內我院急診多發傷患者200例治療資料進行收集與分析,以對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與治療措施展開研究。其中患者平均年齡為(41.5±12.1)歲,年齡最小患者18歲,最大患者78歲,患者男女比例為3:2,患者均為急診治療,因此患者年齡、治療方式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符合多發傷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嚴重基礎性疾病;

患者合并惡性腫瘤;

患者存在多臟器衰竭;

患者患有神經性疾病。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及時對患者傷情進行評估,同時對患者進行呼吸、心率、血壓進行監護。急救以清理患者呼吸道進行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為主,對存在呼吸困難的胸外傷患者給予胸腔引流,對明顯外傷患者進行止血操作。在進行心電監護、抗休克、降低顱內壓等治療后,需要盡快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血象檢查等輔助檢查,依據患者身體狀態進行針對性治療。重癥患者及時進行搶救性手術,以確保生命體征的穩定性。在患者傷情穩定后對患者資料、治療危險因素等進行匯總。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年齡、性別、多發傷數量等進行匯總,同時對患者是否存在休克進行數據分析,以病死率為主要危險因素展開相關性分析,對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X2學意義。

2結果

200例急診多發傷患者中,患者病死率為11.5%(23例),根據下文數據匯總分析可知,患者性別與致傷原因與病死率無相關聯系,但伴隨患者年齡的增長、就診時間的延長、多發傷數量的增長、休克現象的出現患者病死率逐漸增加,其中患者年齡與患者是否出現休克現象屬于多發傷患者重要危險因素。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伴隨當下國民生活質量的提升,國民身體健康呈現出亞健康狀態,同時受當下交通方式、國民生活節奏的加快,日常交通、高墜等危險事故發生率逐漸增加,這也是急診多發傷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此類疾病具有突發性特點,對患者身體健康存在嚴重的影響。

多發傷患者通常以急診治療為主,在進行急診治療的過程中,急診人員需要對多發傷患者進行急診治療,以保障患者呼吸及生命基本體征的穩定性,進而采取輔助治療措施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與護理。為提升急診對多發傷患者的治療效率,急診人員可通過對急診多發傷患者的治療資料進行匯總與分析,對急診多發傷患者的危險因素展開研究,擬定護理措施,進而對急診多發傷患者病死風險進行控制。

上文數據表明,造成急診多發傷患者死亡的因素具有多樣性。以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3例患者出現死亡,病死率為11.5%,從已知患者資料進行數據匯總,可知患者性別與致傷原因與病死率無相關聯系,但伴隨患者年齡的增長、就診時間的延長、多發傷數量的增長、休克現象的出現患者病死率逐漸增加,其中患者年齡與患者是否出現休克現象屬于多發傷患者重要危險因素。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診多發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以患者年齡與患者休克現象為危險因素,因此在急診治療過程中,急診人員需要重點對高齡患者進行治療,以及時對患者病情進行控制。同時護理人員需要對多發傷患者進行止血、保護體溫、及時補充電解質,以防范患者休克現象的出現,以此實現對急診多發傷患者病死率的控制,切實提升急診救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惠珍,鄭福珍.優化嚴重多發傷急救護理流程在急診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5):167-169.

[2]張磊,李韜.急診創傷外科模式在多發傷救治中的研究進展[J].華夏醫學,2021,34(04):185-188.

[3]徐海婷,蘇麗華,徐東升.急診科多發傷患者就診擁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干預對策[J].心理月刊,2021,16(09):89-90.

[4]高子煦,高青,邵欽,沈陽,高璐,孫貴新.急診創傷一體化在救治嚴重多發傷中的應用及探討[J].中華災害救援醫學,2021,9(03):844-847.

[5]朱永,林海龍,管健,黎美琪,葉廣志.急診多發傷患者危險因素分析及急救措施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1,26(01):74-75.

[6]朱瑞超.多發傷致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診救治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21,40(04):62-64.

猜你喜歡
危險因素
急性胸痛惡性事件危險因素的早期識別及治療策略
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及其相互關聯的臨床研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