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原因研究

2021-01-14 21:03米雪瑩
健康護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子宮切除術防護措施子宮肌瘤

米雪瑩

摘要:目的:文章就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原因及其相應預防護理措施展開研究。方法:選取2020年2月到2021年7月行子宮切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200例,采用單因素分析術后出現腸麻痹的相關因素,應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獨立危險因素,并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結果:造成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原因有痛經史、手術時間、既往腹部手術史、腸道準備、盆腔炎癥、阿片類藥物應用、盆腔粘連、術中輸血、子宮切除方式、術后自控陣痛為相關因素(P<0.01,P<0.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痛經史[OR=2.083,95%CI(1.021,4.252)],阿片類藥物應用[OR=2.280,95%CI(0.999,5.203)],盆腔粘連[OR=2.085,95%CI(0.968,4.409)]等為獨立危險因素。結論:痛經史、阿片類藥物應用、盆腔粘連等是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的主要因素,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影響患者康復,臨床應針對上述因素采取提高護理質量、積極預防控制腸麻痹等措施。

關鍵詞:子宮肌瘤;子宮切除術;腸麻痹;影響因素;防護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2月到2021年7月在本院行子宮切除術的子宮肌瘤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颊吣挲g30~56(46.18±2.46)歲;肌瘤狀況:單發肌瘤142例,多發肌瘤58例。納入標準:患者經臨床醫生診斷、B超檢查結果確定為子宮肌瘤,并明確肌瘤數目。排除標準:患者合并機體其他組織惡性腫瘤。

1.2方法

調查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年齡、體質量指數(BMI)、痛經史、手術時間、阿片類藥物應用、既往腹部手術史、腸道準備、盆腔炎癥、盆腔粘連、術中出血量、子宮切除方式及術后自控鎮痛等。調查前為患者和家屬講解本次調查的意義、目的及問卷填寫方法;在統一時間將問卷發放至患者手中,囑其按照規定時間進行填寫;填寫完畢確認無誤后回收問卷,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1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回收有效率為95.24%。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5.0軟件分析和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利用單因素分析篩選相關變量,將相關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性分析。

2結果

200例患者中出現腸麻痹25例,發生率為12.5%。痛經史、手術時間、既往腹部手術史、腸道準備、盆腔炎癥、阿片類藥物應用、盆腔粘連、術中輸血、子宮切除方式、術后自控陣痛為相關因素(P<0.01,P<0.0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痛經史[OR=2.083,95%CI(1.021,4.252)],阿片類藥物應用[OR=2.280,95%CI(0.999,5.203)],盆腔粘連[OR=2.085,95%CI(0.968,4.409)]等為獨立危險因素。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200例患者中出現腸麻痹25例,發生率為12.5%。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痛經史、阿片類藥物應用、盆腔粘連等均是術后腸麻痹的獨立危險因素。

3.1術后腸麻痹獨立危險因素發生機制

3.1.1痛經史

本研究結果顯示,痛經史為獨立危險因素(OR=2.085,P=0.025)。大部分痛經患者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等疾病。在子宮切除術前需將肌瘤組織清除,過程中極易損傷腸道,增加腸麻痹的發生風險。

3.1.2盆腔粘連

本研究結果顯示,盆腔粘連為獨立危險因素(OR=2.280,P=0.031)。盆腔粘連主要指盆腔內炎癥所形成的條狀和纖維樣結構,會增加手術難度,且實施粘連組織松解術加重了對機體的創傷,易對腸道產生機械性刺激,最終導致腸麻痹的發生。

3.1.3阿片類藥物應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阿片類藥物的應用為獨立危險因素(OR=2.083,P=0.019)。阿片類藥物為術中常用的鎮痛藥物之一,且在手術刺激下機體阿片受體激活,釋放內源性阿片類物質,加上術中應用阿片類藥物陣痛,其會對腸系膜神經叢產生抑制作用,減少乙酰膽堿的釋放,增加腸肌層張力,降低胃腸蠕動功能,導致腸麻痹的發生。鎮痛藥特別是阿片類鎮痛劑可減緩腸道蠕動。有臨床研究發現,胸段硬膜外使用布比卡因的鎮痛方案,可減輕腸道蠕動的抑制作用,也可以減少阿片類鎮痛藥使用劑量,外周u受體拮抗劑可有效減少阿片類鎮痛藥物對胃腸道蠕動抑制作用,但不影響患者術后中樞的鎮痛作用。因此,炎性介質可能在腸麻痹的發病抑制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機制為組織創傷引起細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質釋放,減緩腸道運動功能;當發生炎性反應時,不僅患者疼痛程度增加,腸道麻痹也逐漸嚴重。因此,減少炎性反應可減輕術后腸麻痹。

3.2術后腸麻痹防護措施

①營養支持:合理、有效的營養支持可促進機體代謝,促進患者營養吸入,使機體組織、器官快速的恢復,從而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腸梗阻的發生。選取高脂腸內營養制劑,能夠降低手術對腸黏膜的損傷,維持腸道正常菌群環境,還可以減少腸內炎性因子,改善腸道功能。

②咀嚼口香糖:每次2片口香糖,每日定時咀嚼,時間為8:00、11:00、17:00、21:00,每次咀嚼10~15min。有研究顯示,咀嚼口香糖可有效緩解患者胃腸功能障礙??谙闾鞘羌偈车囊环N,利用咀嚼刺激口腔引發機體神經體液反射,對口咽部的機械感受器進行刺激,使迷走神經興奮,增加胃泌素、胃蛋白酶原及胃動素等分泌,促進胃腸功能的快速康復。同時,咀嚼也會使迷走神經興奮,增加機體內乙酰膽堿的釋放,結合炎性細胞,阻止炎性因子的釋放,是胃腸功能得到恢復。

③藥物干預:口服420mg培菲康,3次/d。培菲康又稱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能夠激活受體-γ結合NF-κB的亞單位P65,使其將胞核運出,降低腸上皮蛋白酶對抑制因子IκBα的降解,阻止促炎基因的轉錄,減輕腸內的炎癥反應,緩解胃腸功能紊亂。

④針灸:取穴足三里,2次/d,每次10~15min,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腸道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⑤鎮痛方案:降低兒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皮質醇等激素水平,根據患者情況給予鎮痛,如切口痛(局麻藥磧口浸潤)、炎性痛(NSAIDs)、內臟痛(阿片類受體激動劑),一方面減少阿片類藥物所致腸麻痹,另一方面縮短腸麻痹時間。

綜上所述,痛經史、阿片類藥物應用、盆腔粘連是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的主要因素。應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積極預防和控制腸麻痹的發生,改善腸麻痹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王紅捷. 子宮肌瘤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腸麻痹的發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 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20, 31(1):3.

[2] 遲麗娜. 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J]. 醫療裝備, 2020, 33(6):2.

[3] 楊艷峰, 劉洪濤. 不同類型止痛藥對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后腸麻痹的影響[J].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8, 021(004):415-418.

猜你喜歡
子宮切除術防護措施子宮肌瘤
咪達唑侖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影響
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分析
電力系統二次安全防護措施分析
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研究B超在婦女子宮肌瘤鑒別診斷當中的臨床應用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觀察
腹腔鏡下陰腹聯合子宮切除術的分析與應用
產科子宮切除術治療產科出血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