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在臨床安全輸血中的意義

2021-01-15 09:33丁冬明彭科琴許琳利
中國實用醫藥 2020年35期
關鍵詞:受血者特異性陽性率

丁冬明 彭科琴 許琳利

人血液不規則抗體為ABO 血型抗體之外的相關抗體,對于受血者實施不規則抗體篩查有助于檢出其是否存在不規則抗體,進而規避受血者出現溶血性輸血反應等輸血不良反應,充分保障受血者的輸血安全性[1,2]。本文針對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接受臨床輸血的120 例受血者實行不規則抗體篩查,探索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工作運用于臨床安全輸血中的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120 例接受臨床輸血的受血者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42.39±4.15)周歲;男51 例,女69 例(其中妊娠女性受血者17 例,未妊娠女性受血者52 例)。

1.2 方法

1.2.1 采集血液標本 采取受血者3~5 ml 血液實施離心干預后得到血漿。

1.2.2 實施不規則抗體檢測 在DiaMed 免疫球蛋白G(IgG)卡三個微柱孔內依次添加50 μl Ⅰ號0.8%標準抗體相關篩查細胞、50 μl Ⅱ號0.8%標準抗體相關篩查細胞、50 μl Ⅲ號0.8%標準抗體相關篩查細胞,添加受血者25 μl 血漿,使DiaMed IgG 卡添加到孵育器內實行15 min 孵育干預,開展10 min 離心處理,分析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

1.2.3 不規則抗體特異性檢測 采取10 組譜細胞和自體紅細胞實施鑒定,對應操作步驟和抗體篩選試驗相同,參考受血者的血漿和譜細胞對應反應情況明確抗體特異性,若與自體紅細胞存在凝集反應,且也與譜細胞存在凝集反應,則判定為非特異性抗體。

1.3 觀察指標 統計受血者抗體特異性情況,分析不規則抗體情況(篩查同種特異性抗體情況、非特異性抗體情況),比較不同性別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是否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是否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分析受血者臨床輸血安全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受血者抗體特異性情況 120 例受血者中,篩查出不規則抗體17 例(14.17%);其中篩查出同種特異性抗體占94.12%(16/17),非特異性抗體占5.88%(1/17);同種特異性抗體占比高于非特異性抗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471,P=0.000<0.05)。同種特異性抗體中,抗-M 抗體最為多見,其次以抗-D 抗體、抗-E 抗體、抗-C 抗體較多見,另外還包含抗-P1 抗體、抗-Lea抗體、抗-Leb 抗體、抗-JKa 抗體、抗-Fyb 抗體、抗-N抗體、抗-H 抗體。見表1。

表1 受血者抗體特異性情況(n,%)

2.2 不同性別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 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20.29%高于男性受血者的5.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是否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高于不具有輸血史受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是否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高于未妊娠女性受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不同性別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n,%)

表3 是否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n,%)

表4 是否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比較(n,%)

2.5 受血者臨床輸血安全性 不規則抗體篩查陰性受血者予以臨床輸血后均未出現輸血不良反應;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受血者通過交叉配血試驗檢測后,選用對應抗原陰性血液實施臨床輸血,也均未出現輸血不良反應。

3 討論

輸血為臨床救治患者的關鍵方法,若受血者輸血不當有可能會引發臨床輸血不良反應[3]。近年來,輸血技術改善,輸血工作人員知識掌握情況增加,由于ABO 血型不合而引發的溶血反應情況幾乎不會出現[4]。臨床輸血不良反應多是因為AB0 血型系統之外的相關不規則抗體所導致的,正常狀況人體血液內并不具有不規則抗體,然而于輸血治療、注射一些液體、母體血型和胎兒血型并不符合的妊娠情況或是輸注血液制品而引發免疫刺激等因素影響下則會出現不規則抗體[5]。

不規則抗體篩查為受血者臨床輸血之前的一項關鍵檢測內容,實施不規則抗體篩查后有助于規避具備較弱抗體的受血者在輸注含對應抗原的紅細胞而引發免疫刺激情況,規避引發溶血性輸血等不良反應,且能夠為受血者選擇對應血液實施臨床安全輸血[6,7]。本次調查結果顯示,120 例受血者中,篩查出不規則抗體17 例(14.17%);其中篩查出不規則抗體以同種特異性抗體為主,僅少數為非特異性抗體,而同種特異性抗中以抗-M抗體為主,其次是抗-D抗體、抗-E抗體、抗-C抗體,還有部分抗-P1抗體、抗-Lea抗體、抗-Leb抗體、抗-JKa 抗體、抗-Fyb 抗體、抗-N 抗體、抗-H 抗體。同時,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20.29%高于男性受血者的5.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高于不具有輸血史受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率高于未妊娠女性受血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部受血者均未出現輸血不良反應。不規則抗體的合成主要是同一種異體輸血、妊娠、同一種異體紅細胞抗原形成干擾所致,故女性受血者、具有輸血史受血者不規則抗體陽性情況更為多見。而且,新生兒能夠被動自母體得到IgG 類抗體,可激發其母體合成對應抗體。同時,妊娠女性受血者合成自身抗體的幾率較未妊娠女性受血者更高,故妊娠女性受血者不規則抗體陽性情況更多一些。對于存在不規則抗體陽性的受血者需予以交叉配血試驗檢測,采取對應抗原陰性血液予以臨床輸血,減少輸血不良反應。另外,針對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非陽性的受血者也建議實行交叉配血試驗檢測,由于抗體篩查細胞并不可能涵蓋全部抗原檢出全部抗體,針對部分相對較為罕見而可以導致輸血反應癥狀的不規則抗體,如果采取鹽水交叉配血試驗檢測則難以檢出,進而會增加輸血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利于受血者的臨床輸血安全。

綜上所述,對受血者臨床輸血前實行不規則抗體篩查有利于檢出不規則抗體狀況,針對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的受血者實施不規則抗體類型詳細鑒定,參考檢測結果明確和其匹配的血液實施臨床輸血,減少受血者出現輸血不良反應,從而使受血者的臨床輸血安全性得到保障。

猜你喜歡
受血者特異性陽性率
CT聯合CA199、CA50檢測用于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探討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視頻宣教結合回授法對肺結核患者病原學陽性率的影響
老年慢性非特異性腰痛綜合康復治療效果分析
抗核抗體譜IgG 檢測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應用分析
破傷風抗毒素復溫時間對破傷風抗毒素皮試陽性率的影響
管家基因突變導致面部特異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爸爸的血為何不宜輸
直系親屬可以互相輸血嗎?
管家基因突變導致面部特異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