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管理視域下的技術領導力

2021-01-18 21:51陳秋婷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49期
關鍵詞:領導力教育管理信息化

陳秋婷

關鍵詞:教育管理;領導力;信息化

教育部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了 "學校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理念。校長作為學校的核心角色,其領導力就體現在領導和施展(Leithwood,Riehl,2003)。例如,校長能否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能否有強大的執行力;技術手段的提供和保障;制定規范的績效考核等。隨著技術變革步伐的加快,技術領導力也應運而生。技術領導是領導者通過教育和激勵那些將受益的人,建立、管理、準備必要的環境和準備各種適合時代帶來的創新和發展的教育基礎設施(Ulukaya,2015)。常華(2012)認為,技術領導力是組織中具有應用、管理、指導和發展技術能力的人。因此,校長的技術領導力是指,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要為技術的使用建立一定的標準和問責制度,并成功地推動技術在學校各方面的使用。從目前的研究狀況來看,對教師技術領導力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根據Murphy和Gunter(1999)的觀點,我們可以把教師技術領導力理解為應用信息技術,使教師更有效地實現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它強調了教師群體在學校信息化過程中的領導作用。

一、案例研究

當前,許多國家的技術政策都是根據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協會(NETS-A)展開制定的,本文通過國內外學者的不同案例研究,來進一步論證技術領導力的現狀和挑戰。

校長作為學校的核心領導者,Wong & Daud (2017) 基于典型的校長技術領導力模型,對來自馬來西亞的六名校長進行采訪,結果顯示所有參與訪談的校長都承認技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都對技術的使用有明確的設想。當然,這些校長也反饋了他們作為技術領導者所面臨的挑戰,如學校的電腦數量不足,校園網速不穩定等。Mart和Ates(2021)以土耳其的一所學校為例,討論了包括校長在內的學校管理者的技術領導力。他得出結論:學校管理者(包括校長)的自我效能感和對技術的接受程度是由數字化時代帶來的。同時,他還強調,領導者應該關注技術會議和數字資源等。由此可見,技術領導力和提供技術支持是校長不可避免的領導趨勢,不論是出于自身訴求還是社會發展驅動。

而對于教師來說,于天貞等學者(2020)對來自中國中小學的996名教師進行教學技術領導力的研究,參考了中國比較成熟的教師信息化領導力測量指標體系,得出結論:教師的信息化專業領導力普遍偏低,教師的技術領導力對信息化教學的效果有間接影響。教師的信息化專業領導力較低,因為那些技術能力強的教師由于校園技術教學氛圍不和諧,不愿意站出來指導或帶領其他同行;研究的另一個結果是,只有7%的教師表現出積極追求技術領導力的意識,也有很多教師認為自己不知道如何將技術應用于教學,這說明教師的技術領導力較低。美國學者Ayser & Bechcet (2021) 也發現教師在使用技術資源和參與技術設想的決策方面表現出積極的狀態,而在協助其他成員支持學生使用數字工具和資源方面則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馬來西亞學者Kazi & Zabidi (2012)則發現,即便許多學校已配備充足的ICT資源,但教師將技術和教學結合的能力還是有所降低,而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則是如出一轍。

關于對兩者關系的討論,段春雨(2020)基于對42篇相關文獻的元分析發現,校長的技術領導力對教師在技術層面上的運用行為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其深刻的影響尤其體現在教師的人際溝通和設施供給、教學效能與技術整合層面上,同時,校長技術領導力對教師的教學評估、應用態度方面影響較小。他指出,校長對技術領導力的運用保障和制約著教師的技術實踐。對此,Jesson(2020)以菲律賓為例,對來自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105名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技術層面的領導上,校長更善于激勵利益相關者實現共同的技術愿景,而教師也認可校長的技術領導力,重要的是,受訪者普遍認為,校長的技術領導力越好,教師的技術熟練度就越高,反之亦然,但整體來說,校長的技術領導對教師的教學影響主要集中在技術支持和人際溝通上,而較少反應在教師專業發展和評估中。

綜上所述,校長必須具備熟練的技術領導力以迎合時代發展需求,而當前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技術運用能力則較薄弱,尤其是在技術整合、與同事的學術協作中,學者們探討的兩者關系更多是積極正向的,然而其技術運用更多是在日常交流和教學需求中,對教師的專業與合作發展卻少有重視。下文以清華大學為例,本文簡單討論清華大學在技術層面的領導力運用,以供借鑒參考。

(一)領導與愿景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協助全體教職員工提出了“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共同愿景,其非常重視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環境中對技術設備的需求。

(二)教與學

教育部曾明確強調,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的改革與政策必須考慮到信息時代的需求,因此,遠程學習也變得尤為重要。邱勇指出,為保障在線學習資源的充足,清華大學為在家的貧困學生提供電腦設備、課程資源、無線上網等服務,同時也定期通過技術設備上傳學習資源,為教學計劃的繼續實施提供了便利。

(三)效率與管理

邱勇可以通過學校的信息系統,及時查看學校的日常運行情況,教師的考勤、健康、教學記錄等。清華大學還將校內課堂資源錄制成視頻,上傳到互聯網,供全世界的學生觀看使用。他覺得,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即使你不是清華大學的學生。

(四)評估與檢驗

清華大學對所有技術的使用都有自己的標準手冊,所有師生都可以借鑒使用。同時,每學期都將建立教師評價機制,方便學生對教師的表現進行評價,這個過程是公開透明的。

除此之外,清華大學還有自制的技術使用標準以維護技術層面的道德和隱私安全。當然,學校更需考慮在ICT上增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學校為教師提供微課觀摩,技術設備運用觀摩以提升教師之間的學術合作等,如教師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模擬實驗來討論課堂活動流程與規劃。

二、討論與總結

1.綜合以上討論,我們可以知道,校長的技術領導力是指校長作為學校的技術領導者,帶領學校全體成員制定學校信息化發展規劃,創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建立并實施一定的技術使用標準和責任制,成功地推動技術在學校各方面的有效使用。因此,校長不一定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但他必須有思考和洞察力,在思考技術的同時,帶領全校教職工形成共同的愿景,提高教職工的工作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技術領導力是指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通過管理、實施、溝通、協作等關鍵活動發揮領導作用,將技術融入課堂,影響學生學習的能力。而目前,如何用好技術,讓技術發揮效益,整合學校資源,讓校園真正實現數字化,卻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2.在整個報告中,我認為校長們不能因為繁重的工作而忘記了與時俱進的變化。作為學校的核心領導,校長必須深入了解新技術,引導學校員工充分利用這些技術來改善教學。校長們從不同的學校出發,有必要引進和開發符合自己學校實際的技術,即校本化技術培訓。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如果沒有技術的支持,這一切是無法想象的。校長們在進入技術化學校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Leithwood,KA,Rieh C.What We Know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J].Temple University,2003,No.1:1-8.

[2] Ulukaya,F.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Administrators’ Technology Leadership Self-efficacy and Their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J].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and Gaziosmanpa?a University,2015,No.17(1):195-215.

[3] 常華.校長的技術領導力對教師的影響:臺灣小學的技術素養和教學效果的影響[J].教育技術與社會,2012,No.15 (2):328-340.

[4] 于天貞,張曉峰.教師信息技術領導力對信息化教學效能的作用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20,No.32 (2):48-56.

[5] Wong & Daud.Headmaster Technology Leadership in Malaysia Elementary Schools [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2017,No.11 (2):154-164.

[6] Kazi,Zabidi,Fatema.ICT Utilization among School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in Malaysi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2,No.1(4):17-34.

[7] 段春雨.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42篇實證研究文獻的元分析 [J].中國遠程教育,2020,No.10:23-77.

猜你喜歡
領導力教育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21法則》
領導力的名與實
ERP系統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2009的50位最具領導力的CEO排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