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基層林業護林防火工作措施

2021-01-18 22:18孫賢祥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
關鍵詞:措施

孫賢祥

摘要:森林資源對于我國林業發展非常關鍵。雖然我國的土地資源豐富,但森林資源相對不足。我國森林覆蓋率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積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資源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尚未完全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于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雖然森林資源的發掘和治理工作正在不斷開展,但受森林資源發掘進程過快等因素的影響,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逐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尤其是毀滅性最大的火災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會造成巨大的森林資源損失以及人員傷亡,間接影響社會的發展進度?;馂氖巧仲Y源流失的主要原因,針對稀有的森林資源必須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運用護林防火措施保護森林資源,并完善技術的不足,改進保護措施,從而促進生態環境及林業資源發展。

關鍵詞:基層林業;護林防火;措施

引言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黨和政府對森林的資源保護與開采、防范火災工作極為重視。因此,如何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科學保護森林資源,科學處理森林火災隱患,來推進中國的基層林業經濟能夠以健康穩定的狀態持續發展下去,成為林業部門集中關注的問題。

1基層林業部門開展護林防火工作的必要性

1.1保護珍貴的林業生態資源

森林火災具有突發性與蔓延性,而且經常起源于某些不易察覺的易燃物質成分。同時,森林火災還可能受到雷電災害氣候的誘發影響,造成快速蔓延的森林火災效應。林業生態資源容易被森林火災燒毀,導致損失珍貴的樹種生態資源。因此為了保護珍貴的林業樹種生態資源,作為基層監管部門必須將防控火災工作納入林業監管核心工作的范圍。

1.2降低林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損失

護林防火工作的總體實施原則就是保護珍貴林業資源,對于火災造成的林業經濟效益損失予以最大限度降低。林區的珍貴樹木品種需要經過很長的樹木生長周期,珍貴樹種如果被燒毀,那么很難迅速對其進行生態修復。因此,降低林業效益損失的最重要舉措就是消除森林火災的誘發根源因素。

1.3增強護林防火的警惕意識

基層林業管理人員本身需要具備防火警惕意識,并且還要保證公眾都能具備上述的警惕意識,對于可能誘發森林火災的各種風險因素都要做到盡早察覺。社會公眾以及林業監管人員之間必須要密切配合,完善林區防火監管機制以及安全預警機制,警惕林業安全隱患因素。

2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

2.1自然原因

自然條件引發火災的主要原因有雷擊、高溫和地震。雷擊引起大火的主要原因為干雷暴,如遇降水少、地面升溫、濕度減少和可燃物干燥等因素時發生雷擊很容易產生大火并蔓延開來。發生雷擊時一般會出現降水,若降水量足夠,因雷擊產生的大火就會被澆滅。在一些特殊地區,雷擊引發的火災有季節性規律,例如大興安嶺地區在4月中旬到7月中旬,伊春以南地區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緯度越高的地區,雷擊引發火災的概率就越高。高溫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森林中的沼澤地帶有植物腐蝕形成的泥炭,這種泥炭非常容易起火,一旦溫度過高就會引起大火。地震引發森林大火的事件并不多,但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和1976年唐山地震均發生了地震火災,地震產生的裂縫會導致地下的可燃性氣體飄出,遇到明火后形成火災。

2.2人為原因

在森林火災事件中,人為引發火災的比例遠大于自然因素引發的火災。以2011年陜西省為例,陜西省在2011年共發生森林火災125次。調查發現,2011年上半年陜西省持續干旱,森林火險等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處于頂峰,是全國森林火險等級最高的地區之一。在125次森林火災中,由燒荒、野外吸煙、上墳燒紙以及兒童玩火等多種原因引發的火災占據已查明火災原因總數的96.7%。從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任何毫不起眼的火苗都是巨大的安全隱患。

3基層林業護林防火工作措施

3.1加強防火宣傳

森林火災大多由人為因素造成,說明人們對森林防火不夠重視。通過對社會各界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可以減少人為火災的發生。消防單位應聯合教育單位進入學校并組織學生開展防火滅火的活動,從小培養其防火意識,使其意識到火災帶來的危害并將防火知識傳遞到各家各戶,強化人們的防火防災意識,逐漸減少人為火災事件的發生。

3.2健全森林火災的信息化預警平臺

火災預警平臺具有實時監測森林火災隱患的重要實踐作用,依靠實時監測的信息化手段來控制森林火災風險,有效確保林業資源安全。在目前的情況下,基層林業部門對于智能化的森林火情預警網絡監管平臺已經能夠融入日常工作范圍,因此證實了智能化手段在預測林區火災過程中的精準性與時效性優勢。與人工收集火災安全隱患數據的傳統工作方式相比,依靠智能化的火情預警監測平臺更加有助于基層林業部門完整收集森林火災信息,創新森林火災預警平臺的運行監管模式?;鶎恿謽I部門在監控森林火災安全風險的具體工作實踐中,必須要配備林區值守人員,通過查看智能化的火情預警軟件顯示數據來判斷森林火情風險,及時匯報存在較高安全風險的森林火災狀況。林區值守技術人員應當做到熟練運用智能化的火災預警監管軟件系統,增強林業安全防控與監管的意識,結合林區的空氣濕度條件、災害氣候的出現頻率以及人為誘發火災的隱患因素來綜合判斷。

3.3加強自然火災的管理

近年來,由自然因素引發的火災較少,一旦發生自然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相關部門應設置防雷裝備來預防雷擊產生的火災;控制森林內的溫度和濕度,避免因森林內過于干燥、氣候溫度過高而引發自然火災;提升信息傳遞速度,及時通知消防單位進行滅火,最大程度減少自然火災發生的概率。

3.4完善護林防火實踐領域的基礎設施體系

護林防火系統不能缺少基礎設施平臺作為支撐,基層林業部門在預測森林火災以及開展火災防控宣傳的環節過程中,需要投入基層林業保障資金作為物質支撐,建立護林防火監管的完整網絡平臺系統?;鶎恿謽I部門對于全面建成林區火災預測系統的舉措應當給予重視,完善林業監管領域的資源投入保障機制,有效支撐林區防火預警體系的順利運行。例如在監測林區的空氣濕度過程中,林業監管部門對于智能傳感器應當予以全面的安裝操作,依靠智能傳感器來實時監測林區空氣濕度與風力變化狀況。林業技術人員對于林區生態監測數據應當實施綜合性的判斷,及時察覺林區干燥氣候誘發林區火災的隱患,提醒林業管理人員采取相關的火災防控措施。

結束語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至關重要,不僅要合理運用防火措施,還要大力宣傳防火防災知識,降低人為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同時加強森林資源管理措施,健全的護林防火預警體系以及科學的護林防火措施構成了防控森林火災的根本前提。護林防火工作屬于基層林業部門的日常工作要點,護林防火舉措的深入推進必須依靠基層林業宣傳,確保公眾能夠加深護林防火認識,增強公眾配合基層林業部門的能力。同時,基層林業部門有必要建立護林防火的網絡預警平臺,實時察覺森林火災的安全風險,做到在根本上消除森林火災風險。

參考文獻

[1]文昌學,文昌榮.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22):222-223.

[2]王俊松.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運用[J].鄉村科技,2020,11(22):83-84.

[3]李賀.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運用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9(4):189.

[4]付向榮,劉培生,徐普.護林防火技術在森林資源保護中的具體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22):169.

猜你喜歡
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轉爐煉鋼脫磷原理及措施
船舶碰撞事故的防范和應急措施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新建城區消防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
求動點的軌跡方程的常用小措施
分析放療科輻射防護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WTO:新增貿易限制措施 創2008年以來新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