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困境及路徑探討

2021-01-18 22:18鄔亞婷蔣江林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
關鍵詞:路徑探討發展困境鄉村振興

鄔亞婷 蔣江林

摘要: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然而,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減緩、生產成本上升及利潤下降、虛擬經濟泡沫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出現了增長放緩、結構性矛盾突出、效益下滑等問題。自鄉村振興戰略在黨的十九大中被提出并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鄉村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在不斷的改善,成為促進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的新方向。對此,本文通過分析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困境,探討了發展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特色實體經濟;發展困境;路徑探討

1.鄉村振興戰略概述

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是在對鄉村復興的思考下逐步形成的,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的,關于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總戰略。實行鄉村振興是以農村為本,積極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以改善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主要矛盾,加快共同富裕的重要戰略。該戰略的核心路徑是:實施城鎮化協同推進戰略、鄉村土地改革和鄉村治理改革戰略,以及鄉村教育振興、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戰略六位一體。

2.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困境

在鄉村振興戰略基礎上,特色實體經濟產業主要以特色鮮明、集聚度較高、區域拉動力較強的特色產業集群來表現,發展較快,同時面臨了許多困境。

2.1特色產業需協同合作的主體間存在問題

特色實體經濟產業集群,需集群內協同主體整體配合協作,共同促進該產業集群的發展,充分發揮主體功能,奠定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組織基礎,但目前需相互協作的主體并未按其定位及職責行事。

(1)政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發起方,對農村特色實體經濟產業供給的連續性不足。許多特色實體經濟產業,在初期建設或轉型時,若只依靠當地本身的資源發展,支撐度較低,不能朝正確方向發展。既不能有效地解決“三農”問題,也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2)在較早時期發展特色產業的企業是鄉村振興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引導者與參與者,相關龍頭企業是否積極作為尤其重要。但在前期特色實體經濟產業未有優異發展,相關龍頭產業先行觀望,未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導致鄉村振興下特色實體經濟發展緩慢,乃至碰壁。

2.2傳統實體經濟產業融資轉型面臨較大壓力

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主要以特色產業集群來表現,在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前,需對原本的優勢實體進行改善融合,促使其轉型為特色實體經濟集群,但在轉型過程中會遇到較多困難。

(1)傳統實體經濟在融合過程中所需開發資金多,融資困難。

(2)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基點,位于農村的多數實體經濟產業規模偏小,不能抵御發展過程中的大部分風險。這不僅制約了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還影響傳統實體經濟產業和其他實體經濟產業的融合發展為特色產業集群。

2.3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結構單一

從鄉村振興戰略出發,在鄉村主要發展與農業有關的實體經濟產業,經濟發展較為緩慢,且農村特色實體經濟三大產業未融合發展。

(1)農村特色產業結構較為單一,以第一產業為主,缺少創新,且收購相關科技促進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資金不足,收益低;未利用充分當地資源,不利于推動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2)特色實體經濟產業間缺少聯結機制,協作主體間合作方式單一,不利于形成特色實體經濟產業集群。

3.產生困境的原因

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特色實體經濟產業,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新方式。在對新方式的探索中,形成了諸多產生困境的原因。

(1)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新式重要戰略,正待發展,需不斷完善,有關扶持該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政策還未明確,導致相關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及融合遇到許多困境。

(2)形成特色產業集群需相關實體經濟轉型并融合發展,但轉型為特色產業需要不斷摸索,所需資金較多。相關實體經濟龍頭企業,保持固有思想,不愿轉型或保持觀望態度,而小型實體企業資金不足,難以轉型,導致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方向不明,不斷遭遇困境,發展緩慢。

(3)在鄉村振興戰略展開后,相關企業難以突破原有框架,缺乏朝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發展的創新思維。多數農村實體經濟產業都朝著第一產業方向發展,結構單一。

4.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經濟產業的路徑選擇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需尋找更加具體的要求和正確的方向。傳統實體經濟產業在良好轉型為特色實體經濟后,需積極發揮帶動作用,發揚正確轉型方式。同時,新形成的特色經濟產業需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在不斷發展中明確自己的工作方向。

(1)促使相關主體奉行協同發展的理念?;卩l村振興戰略,相關主體若奉行協同發展理念,就能更好地抓住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機遇,轉變傳統發展觀念,共同促進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

(2)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完善產業融合機制。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對協同建設特色經濟產業的主體構建聯合機制,增加主體間的合作方式。同時,促使特色產業與其他產業正向融合,因地制宜進行轉型。

(3)政府需建立健全鄉村振興下特色經濟產業發展的相關法律體系,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確保特色經濟產業的發展,同時為扶持特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一定資金。

(4)培育相關方面人才,能更好地抓住傳統實體經濟產業轉型機遇或方式,創建符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可持續發展性的特色經濟產業。

5.總結

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于解決新時代“三農”問題的總戰略,且當今時代實體經濟的發展遇到的困境,可通過該戰略來改善。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能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較大動力,在我國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對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困境及路徑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鄉村振興戰略下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提供有用參考。

在研究分析時,由于相關資料的缺乏及個人知識有限,對鄉村振興戰略下特色實體經濟產業的發展困境研究仍不夠全面,對相關路徑的探討仍不夠精確,在研究方式不斷成熟后,希望進行更深的探索。

參考文獻

[1]陳龍.新時代中國特色鄉村振興戰略探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3):55~62

[2]胡雨薇,劉艷.鄉村振興戰略下臨湘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優化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專業,2018

[3]吳來忠.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特色產業經濟發展戰略分析[J].中國產經,2020:41~42

[4]房玲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基于高淳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視角[J].內蒙古大學滿洲里學院學報,2019,38(7):115~117,121

基金: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大學生科研基金資助項目

猜你喜歡
路徑探討發展困境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基層政府主導農村法治發展的路徑思考
新時期共青團思想引領的路徑探討
寧夏回族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免費手機軟件盈利模式探討
基建投資預算貼合工程造價控制階梯化管理研究
當代社會進步的文化審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