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納里標準模式在評價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發展狀態中的運用

2021-01-18 22:18趙菁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
關鍵詞:服務體系產業結構

摘要:本研究將構建以結構多元化系數和區位熵為主要指標體系的關聯分析方法,對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演進狀態進行評價。

關鍵詞:產業結構;多元化系數;服務體系

美國發展經濟學家錢納里(Chenery,1975)利用結構主義分析方法,通過對投資率、消費率的分析與比較,找到該指標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的動態相關性。他認為是工業化過程中,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第二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就會上升。

一、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發展狀態評價

參照錢納里的標準模式,2010年滇中城市群人GDP達到2 016美元(1980年美元可比價),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產值比例為10.7:49.6.41.6.11,就業比例為33.2:26.7:41.6。其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數據大致位于標準模式中人均GDP 2 000~4 000美元的范圍,這些數值與比例意味著什么呢?下面筆者將對滇中城市群區域產業結構發展狀態進行分析。

1.產業結構演進系數

產業結構是指一個區域內整體產業內部各生產要素之間、產業之間、時間、空間、層次的五維空間關系。不同的產業結構帶來的整體效益不同,產業結構與所在區域經濟特色是否適配,適配程度等都會影響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經濟發展的質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產業結構不可避免的由一個不斷由低級向高級不斷優化發展的狀態。

式中:c為產業結構演進系數;P為第一產業產值;S為第二產業產值;T為第三產業產值。放眼全世界,在世界范圍內產業就夠發展的趨勢表明:無論屬于哪種經濟體制,產業結構多元化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發展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2010年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演進系數為9.426,明顯高于云南省產業結構演進系數6.527,表明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演進領先于云南省平均水平,而接近全國平均水平9.914,按人均GDP統計的滇中城市群經濟發展水平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表明通過政府扶植、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現階段滇中城市群的產業結構呈現出了“二、三、一” 相對合理的結構,產業發展效率和水平與全國大致同步。

2.區位熵

在對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發展狀態進行分析中,采用了區位熵。區位熵(Q)又稱專業化率,用來衡量研究區域產業結構的專業化程度和專業化部門。計算公式如下:

Q=(Y1/B1)/(Y0/B0) ? ? ? ? ? ? ? ? ? ? ? ? ? ? ? (2)

式中:Y1、B1為研究地區(市、州)某產業及其更高層次區域(省、區)相同產業的凈產值;Y0、B0為研究地區(市、州)全部產業及其更高層次區域(省、區)全部產業的凈產值。

通過計算得到:滇中城市群相對于云南省的第一產業的區位熵為0.8123,低于相對于全國的區位熵1.235,從表面看,滇中城市群第一產業在云南不具有競爭優勢,在全國競爭優勢較弱。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發展,滇中城市群第一產業中的種植業、養殖業及畜牧業在云南第一產業產值結構中規模不大,所以導致該指標反映出滇中城市群第一產業的產值和就業集中的相對程度相對云南較低。

3.相關系數分析

相關分析法主要揭示各地理要素間相互關系的密切程度,相關系數是判定兩者之間關聯程度的量化標準,在分析滇中城市群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之間的關系時相關系數可以說明一下問題。本文采用了2011-2021間10年的數據,根據相關系數矩陣計算得出計算結果:p0.1=0.4596,p0.05=0.6128,p0.02=0.7513,p0.01=0.7652,p0.001=0.8739,從數據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滇中城市群國內生產總值與各產業之間的不相關概率只有0.001,則說明在本文中滇中城市群國內生產總值與各產業之間的相關系數具有有效性。

滇中城市群區域總值與各產業的先關系數矩陣顯示度r14>r13,>r11,表明滇中城市群區域總值與第二產業的關聯程度>滇中城市群區域總值與第三產業的關聯程度>滇中城市群區域總值與第一產業的關聯程度。這再次說明第二產業是帶動滇中城市群緊急高速發展的主要內源動力。

滇中城市群各產業問的關聯程度r24>r23,>r21,表明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關聯程度>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的關聯程度>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的關聯程度。換言之,第二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第一、三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帶動作用,著重發展第二產業對進一步促進滇中城市群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分析,滇中城市群的產業結構演進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大致協調?,F階段滇中城市群“二、三、一”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未來產業結構調整,著重發展第二產業,繼續發揮工業的引擎作用,同時協調發展第三、第一產業,促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提高滇中城市群產業經濟的競爭力。

二、促進滇中城市群協調發展的策略

滇中城市群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作用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但承擔著省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其產業的合理演進還關系著整個西南片區整體價值鏈區塊的形成,在推動全省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的同時還能促進西部大開發,實現“一帶一路”宏偉戰略的實現。作為建設我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核心區,滇中城市群能準確分析自身產業結構發展的規律,提出科學、合理并能結合當地特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發展對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云南省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復雜的地域民族文化,長期以來形成了相對落后和閉塞的經濟、文化環境。自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滇中城市群的建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就,但由于區內地形復雜,基礎設施總體發展水平欠佳。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在云南省建設我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新形式和新要求下,云南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在滇中城市群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曲靖,將要建設中國西南地區的“光伏之都”,科學、高效的利用清潔新能源,造福人民,促進經濟的發展。

2持續提高第一產業生產效率,促進產業整體發展

近年來,由于網絡直播等營銷方式的推廣,打破了由于滇中城市群地形復雜,規?;霓r業生產收到極大限制,銷售市場閉塞等困境,滇中城市群產業結構已經逐步進入“二、三、一”的階段,但第一產業生產效率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依然較低。因此,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道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同時還需要持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大第二、三產業吸收和接納第一產業剩余勞動力的能力,積極促使滇中城市群整體產業良性發展。

3.構建第三產業服務體系

近年來,滇中城市群第三產業在旅游業尤其是會展經濟的帶動下得到了快速發展。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存在內部結構單一,項目外延內容較少,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滇中城市群第三產業在其特殊的內在結構的影響下,并沒有發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完全主導作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加快包括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零售批發業、教育和社會服務業等在內的第三產業的發展,使滇中城市群第三產業逐步崛起,形成結構合理、內容豐富,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

參考文獻:

[1]陳虎,楊勇攀.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能力因果關系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0(9):90-91.

[2][10]劉斌.城市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促共進關系分析[J].決策參考,2010(9):136-138.

作者簡介:趙菁,(出生1982年,2月-),女,漢族,山西壽陽(省市),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學。

猜你喜歡
服務體系產業結構
私募股權投資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西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的作用
多元協同視角下宿遷市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研究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山東省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山東省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
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到“公共心理服務體系”
中藥產業鏈金融服務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