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對中國生豬行業的沖擊影響及應對策略

2021-01-20 08:09唐利群陳小珍周潔紅
中國畜牧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存欄豬瘟豬肉

唐利群,陳小珍,張 華*,周潔紅,婁 劼

(1.中國計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浙江杭州 310018;2.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浙江杭州 310058;3.杭州市城鄉建設管理服務中心,浙江杭州 310026)

非洲豬瘟給我國生豬行業造成了嚴重沖擊,被稱為生豬養殖產業“頭號殺手”:一方面由于疫情爆發后,我國執行更加嚴格的生豬調運政策,疫區省生豬禁止跨省調運,主產區生豬運不出去,豬肉供給過量,豬肉價格下跌;主銷區生豬運不進來,豬肉供給不足,豬肉價格上漲,使得生豬主銷區和主產區豬肉價格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2018 年12 月底生豬最高價差高達118.9%;另一方面,非洲豬瘟導致生豬產能和能繁母豬存欄呈現雙下滑趨勢,預期將減少6 500 余萬頭生豬產能,使本輪中國豬周期縮短為2~2.5 年[1]。據農業農村部官方數據統計,截至2020 年4 月30 號,全國31 個省市累計發生176 起非洲豬瘟疫情。1 季度全國生豬出欄13 129 萬頭,比上年同期減少5 714 萬頭,下降30.3%;豬肉產量1 038 萬t,減少426 萬t,下降29.1%。截至2020 年3 月底,能繁母豬存欄數量低至2 500 萬頭,生豬價格比2019 年同期上漲144.74%。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豬肉是城鄉居民肉類膳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2-4]。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豬肉消費在全球豬肉總消費量的占比從1978 年的18.4% 增長到2018 年的50%。從消費偏好和肉類消費結構看,居民豬肉消費量占肉食消費量的比例從1978 年的90% 下降到目前的73% 左右,總體穩定,但仍遠超牛羊肉和禽肉,占居民肉類消費的絕對主導。其中豬肉價格是影響生豬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在空間上存在波動方向和幅度趨同性的特點,很容易引起大范圍價格齊漲齊跌的“聯動效應”[5-8]?;诖?,本文從生豬產能、生豬價格、豬肉進出口3 個視角,對當前中國生豬行業的現狀進行細致考察,進一步探究非洲豬瘟對中國生豬行業造成的沖擊影響,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對于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

1 中國生豬產業的現狀分析

1.1 生豬產能 自2018 年非洲豬瘟爆發以來,我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呈現持續降低的趨勢,給生豬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如圖1 所示,自2018 年8 月我國遼寧省出現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起,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急劇下降,2019 年8 月,生豬存欄與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達極小值點;9 月底全國生豬存欄30 675 萬頭,同比減少12 212 萬頭,下降28.5%,生豬存欄量在年底深跌至27.5%。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豬肉產量1 998 萬t,同比下降19.1%,比2014年減少近2/3。2019 年前三季度中國豬肉產量3 181 萬t,同比下降17.2%,3 季度下降40%。其中,1 季度我國生豬出欄1.88 億頭,同比減少5.1%;豬肉產量1 463 萬t,同比減少5.2%。2020 年以來,我國生豬產能(生豬出欄和豬肉產量)呈現出“雙下降”趨勢,可能是以下2個主要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受非洲豬瘟疫情的沖擊,直接導致能繁母豬存欄持續下降;另一方面,“禁養”環保政策下,各省市大量養殖場被拆除。而能繁母豬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生豬總體出欄體重增加等原因,使得生豬存欄量下降時生豬出欄量反而小幅回升。

圖1 2018 年2 月—2019 年10 月我國400 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情況

1.2 生豬價格 受非洲豬瘟疫情沖擊,生豬價格整體呈現大幅上漲趨勢。圖2 顯示,從2007 年以后,全國生豬價格呈現明顯的波動上升趨勢,但趨勢平穩,整體波動幅度維持在25%以內,2019 年9 月底,全國生豬價格與2018 同比上漲84.24%,豬肉價格也創下歷史新高,并且呈現出漲幅大、速度快等特點,價格上漲幅度為歷次豬周期之最,因此豬肉價格存在內生上漲動力,非洲豬瘟、環保限產等外部因素進一步放大了豬肉供給缺口,帶動豬肉價格加快上漲。2019 年10 月29 日,廣東省外三元均價高達44.42 元/kg,而青海省外三元均價僅為13.41 元/kg,兩省外三元價格差高達31 元/kg??傮w來看,生豬價格快速上漲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第一,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存欄量持續下滑是推高生豬價格的主要原因;其次,禁養限養的環保政策下,各省市大量養殖場被拆除,加劇了豬肉存欄量和產能的下滑;第三,我國生豬生產成本在持續上升,加上豬周期波動調整疊加,貿易摩擦更是增加了玉米等生豬飼料成本。數據顯示,在非洲豬瘟影響下,2019 年上半年全國豬料產量3630 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仔豬料1259萬噸,同比下降24.9%,母豬料產量476 萬噸,同比下降24.7%,因此,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在時間上存在波動方向和幅度趨同性的特點[5],容易引起大范圍價格齊漲齊跌的“聯動效應”[6]。

1.3 豬肉進出口 從進口方面來看,圖3 顯示,2004—2019 年以來我國豬肉進口數量總體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長期以來,我國豬肉市場高度依賴于國內供給,進口豬肉量占總豬肉產量的比例不超過3%,難以彌補產量缺口[3]。以2019 年12 月份為例,中國進口豬肉269 846 t,較11 月增加了40 139 t,環比增加17.5%,較上年同期增加183%。另外,根據海關統計數據,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西班牙對華出口豬肉強勢增長,出口量高達38.16 萬t,同比增加73.75%,2019 年豬肉進口金額達45.09 億美元,同比增長98.4%[10]。2019 年豬肉進口約200 萬t,與約3 200 萬t 的供給缺口比較,豬肉進口數量仍然偏低,難以起到穩定市場供給的作用。由于疫情的爆發,豬肉供給缺口不斷增大,我國加大了從歐洲等地的進口力度。

圖2 2006—2019 年(9 月)我國生豬價格和增長速度變化趨勢

圖3 2014—2019 年國內進口豬肉月度對比圖

從出口方面來看,圖4 顯示,2004—2019 年以來我國豬肉出口數量總體呈現平穩下降趨勢,其中2014年豬肉出口數量最多,并且每年2 月是豬肉出口數量的谷底。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19 年1—12 月中國豬肉累計出口數量為26 629.8 t,同比下降36.2%,中國豬肉累計出口金額為14 139.22 萬美元,同比下降27.6%。2019 年12 月中國出口豬肉1 482.3 t,比上年同期下降50.1%。其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是我國出口豬肉的主要地區。以2019 年12 月份為例,我國豬肉出口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量分別為1 323.4 t、159 t。

2 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行業的沖擊影響分析

圖4 2014—2019 年國內出口豬肉月度對比圖

生豬行業具有養殖量大、跨區域調運、傳播途徑廣的特點,非洲豬瘟形勢下,受豬周期波動調整疊加、環保整治及地方政策等多重因素持續影響,我國生豬生產呈現能繁母豬存欄下降、產能持續下滑的態勢。不僅導致各地散戶無法正常補欄,加速散養戶的退出,而且對中大型豬場也造成了重大損失,此次疫情將會使得我國生豬市場行業格局重塑、行業壁壘逐步提升、養殖行業面臨整合和洗牌??傮w而言,非洲豬瘟對我國生豬行業的沖擊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方面。

2.1 生豬調運受限,產銷價格分化 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后,中央對疫區采取了禁止調運的政策。生豬限調之下,主產區賣豬難問題持續,大量生豬被動壓欄,由于豬價大幅下跌,遠遠低于成本線,養殖虧損較為嚴重,越壓虧損幅度越大,尤其是小規模豬場和散戶。此外,限調令也直接影響了種豬和仔豬的流通,仔豬價格大幅下跌,刺激市場加劇淘汰母豬。根據各省生豬調運情況來看,四川、河南和湖南是我國主要的生豬調出大省,而廣東、浙江和江蘇等沿海省份每年均存在1 000 萬頭以上的生豬產能缺口,跨省禁運導致生豬調入省和調出省出現產銷錯配、產銷區間豬源供需不平衡,產銷價格分化。因此,在生豬調運受限,調運成本提高,而當前屠宰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不高的背景下,提高生豬屠宰產能利用率、就地屠宰,鼓勵冷鏈運輸冷鮮上市,從“調豬”向“調肉”轉變是解決產銷區間豬肉供需不平衡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行業發展趨勢所在。

目前我國大部分豬肉調運主要采用活禽畜長途調運的方式,運輸業產能也主要以運送活體生豬的“運豬車”為主。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運豬車”大量閑置,而運送生鮮肉類的冷藏掛車供不應求,部分地區冷鏈車運費較禁運令之前快速上漲,使得豬肉產地和銷地供需不匹配的矛盾進一步突出??紤]到近年來冷鏈物流技術的逐步成熟,且傳統的活禽畜運輸存在諸多問題,預計非洲豬瘟疫情將帶動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并加速由“運豬”向“運肉”過程的轉變,而隨著這一進程,屠宰產業布局也將相應出現調整。對于規模養殖企業來說,必然將加速全產業鏈建設,尤其是屠宰端的布局,甚至推動更多養殖企業向食品企業轉型。

2.2 生豬產能下降,豬周期改寫 由于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完全恢復產能需從增加能繁母豬開始,而能繁母豬到仔豬再到育肥需要的周期較長。導致豬周期改寫主要有以下4 個原因:第一,非洲豬瘟傳染性強,由于沒有有效疫苗,導致我國大批生豬受到感染,加之一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利違規運輸帶病豬肉,加速非洲豬瘟在我國的蔓延;第二,環保政策導致生豬存欄持續下降。2015 年以來與生豬養殖業相關的環保政策陸續出臺,這些政策聚焦傳統小規模散養對生態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的污染,提出要加快轉變行業生產方式,促進規?;B殖的發展,降低散養規模。在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推動下,各地方紛紛制定了劃定禁養區和區內污染養殖戶搬遷計劃,層層加碼擴大化,導致禁養區劃定范圍不斷擴大。例如,廣東番禺在2019 年5 月修訂了生豬禁養區的規劃,禁養區面積由原來的50 km2大幅擴大至410 km2,達到原規劃面積的8 倍。大量散養農戶不得不退出生豬養殖,一些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大型養殖場也被關停,大批生豬被處理,導致近年來生豬存欄量持續下降。第三,規?;B殖升級導致散戶大量退出,豬肉供給下降。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近年來小規模散養的農戶數量明顯下降,年出欄量小于100 頭的散養農戶數從2007 年的8 100 萬戶下降至2017 年的3 700 萬戶,降幅達54%。第四,新一輪豬周期使得豬肉價格存在內生上漲動力。

2.3 散戶加速退出,規?;B殖加快 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之下,無論是規模企業還是小養殖場戶,其實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考驗,將加速生豬規?;B殖的發展,倒逼養殖業提高疫病防控水平。從已發生的幾十起非洲豬瘟疫情來看,小規模豬場、散戶中招占多數,主要原因是小豬場生物安全措施相對薄弱,而規模豬場在豬場隔離、飼料安全、防疫等方面要更有優勢,抗疫情風險能力較高。從這方面看,非洲豬瘟對小豬場的影響更大。此外,繼環保之后,小規模養殖場和散戶或面臨新一輪的清退。當前,我國生豬養殖業規?;潭炔桓?。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統計,2018 年生豬養殖戶中有94%為養殖50 頭以下的散戶。散戶防疫意識普遍不強,生物安全水平不高,有用餐廚剩余物喂豬的習慣,由于許多餐廚剩余物沒有經過熟化處理,增加了生豬種群感染病毒的風險。而大型養殖場通常在檢驗檢疫、養殖技術、疫病防控等方面有著更為嚴格的標準和技術實力,規?;B殖應是我國豬肉養殖業的發展方向。

2.4 生豬養殖布局重整,行業集中度提高 在非洲豬瘟與生豬限調的形勢下,我國生豬產銷區豬源供需不平衡,養殖利潤高企的情況下,市場補欄、擴欄的情況也會出現,甚至地方也可能會鼓勵養豬,全國生豬產能結構可能會面臨重整。另外,據生豬行業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生豬養殖業行業集中度較低,2018 年前10 大進軍養豬行業的上市企業生豬出欄量共4 731.67 萬頭,市場份額占比僅6.82%,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生豬出欄量分別為2 230、1100、554、225 萬頭,與接近7 億頭出欄量相比仍極小。近期,隨著我國環保禁養政策的放松,大型養殖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優勢的不斷凸顯,勢必將增加大型養殖場的產能,強化專業化養殖場的專業化水平和疫病防治能力,使整個生豬產業面臨整合與重塑,從而提升我國生豬養殖業的整體水平,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3 非洲豬瘟下中國生豬行業提質增效的策略分析

3.1 提供復養的政策土壤,大力支持龍頭企業擴張2020 年2 月,國務院最新頒布《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其中第十五條明確表示,加快恢復生豬生產,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保障豬肉供給,補欄增養和疫病防控相結合,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國家鼓勵發展規模養殖,而規模養殖的主體是龍頭企業,其不僅擁有資金實力,而且具有技術優勢。在“豬周期”的上升期,國家要在土地、資金等要素上支持龍頭企業的擴張,倡導其布局全產業鏈,以適應“調豬”向“調肉”的轉變,真正帶動養殖的現代化和規?;?,實現智能化養殖,推動產業鏈轉型升級。具體而言,地方可以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增加對養殖戶補貼和增加儲備肉投放等多措施以增加供給,穩定豬肉市場供應,密切跟蹤替代品牛羊肉價格并加大投放;其次,杜絕有關地方行政機關利用政策規定“一刀切”,擴大生豬養殖的用地范圍,減少不合理的禁養區劃定;同時利用財政補貼等手段扶持前期退出市場的養殖大戶,幫助其盡快恢復生產;最后,要加快投放儲備的凍豬肉,千方百計穩定國內豬肉供給。

3.2 降成本和提質量并重,強化技術集成創新與品牌建設 成本較高的國內畜產品要想在市場上具備競爭力,必須在品種選擇和品質提高等方面做文章,這不僅要求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豬種資源,發展在品質、功能方面更加多樣化的高端豬肉產品,鼓勵綠色、有機豬肉產品的發展,利用互聯網渠道和新的生物技術實現個性化豬肉產品的定制,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和高層次的需求,更要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力度,加強“養殖環境”、“飼料營養”、“疫病防控”3 個關鍵環節相關技術的集成創新,確保生豬高效安全生產、推動產業升級。同時,加大生豬品牌的建設力度,加強綠色、有機畜產品市場監管力度,確保安全高品質的畜產品能夠優價,從而為畜產品行業提質增效與高質量發展提供足夠的市場動力。

3.3 促進產業的合理優化布局,精準解決“近憂”與穩妥攻克“遠慮” 區域布局的調整會改變以往本地生產、本地消費的局面,導致活豬和豬肉的跨地區運輸量持續增大,如果運輸成本過高則會抑制區域的重新布局,而良好的冷鏈物流體系使得冷鮮肉跨地區的供應更加便利,這既可適應我國居民的鮮肉消費習慣,也可降低由活大豬跨地區運輸引起的疫病傳播風險,從總體上降低運輸成本,最終有利于區域布局的優化調整,提高生豬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同一區域內布局能夠有效縮短運輸距離、減少疾病傳播、增強產業鏈抵御風險能力。促進生豬產業市場化發展,生豬行業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轉變,這就要求加大固定資本的投入,加大對生豬行業在用地、信貸、金融環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專業管理,加大專業人才培養,特別是生豬屠宰過程中的專業人員匱乏。繼續深化生豬產業的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鏈大整合,健全生產體系、流通體系、防控體系,讓生豬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3.4 完善價格監測與風險預警制度,加快建設全產業鏈追溯系統 加強重大動物疫情防控指導,嚴格落實非洲豬瘟防控措施和疫情報告制度,此外,政府應適當調整畜產品的價格監測和預警方案,完善對畜產品市場的價格監測與風險預警的宏觀調控制度,及時預警,加強對民眾的輿論宣傳和預期指導,穩定市場信心。此外,建設完善的產業鏈追溯體系,重點解決好已有追溯體系在養殖環節信息有效性不足、各環節信息無法對接、數據庫建設滯后等問題,對畜產品的飼養、運輸、屠宰、銷售等環節進行跟蹤追溯。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生豬產業鏈要善于靈活地通過網絡空間組織起來,形成更為復雜的產業合作方式,從而催生出新的、有競爭力的產業組織模式。

3.5 提升組織化程度與規?;潭?,促進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由于生豬產業環保要求進一步提高,疫病形勢仍然比較嚴峻,養殖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緊缺,因此應當鼓勵發展畜產品規?;?、產業化養殖,通過組建“三級閉環飼養”組織體系,依托龍頭企業建立緊密型畜產品養殖合作社,在養殖合作社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擴展,最大化利用生豬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使產銷銜接,構建畜產品產業集約經營與分散養殖深度分工協作、循環經營的生態化循環經營組織體系及模式[9-11],解決畜產品養殖帶來的質量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緩解畜產品養殖面臨的環境約束。此外,“互聯網+”的興起催生了新型畜產品流通模式的發展,政府和企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降低畜牧業經營風險。同時,充分發揮農村電商的功能,促進產業合理布局與專業分工,盡可能自動化智能化,延長產業鏈條,增強行業防御風險能力,促進全產業鏈轉型升級。

猜你喜歡
存欄豬瘟豬肉
4 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177.3 萬頭環比下降0.2%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非洲豬瘟對菲律賓已造成1350億比索的損失
豬肉將降到白菜價
豬肉價格連續回落 肉價仍將震蕩下行
雞蛋存欄偏低 價格上漲
下半年豬肉進口速度或將放緩
豬肉價格“落地”后怎么走?
豬瘟疫苗在豬瘟防治上的應用技術
解讀我國豬瘟的流行現狀及控制與凈化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