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常沙娜先生的藝術設計思想

2021-01-21 11:59王子旭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中西合璧裝飾設計時代特征

摘要:常沙娜先生憑借其特殊的經歷,將敦煌藝術研究的輝煌成果與當代設計學的優秀經驗有機結合了起來,她的藝術設計思想是當代中國藝壇相當寶貴的財富。(此文僅是該論文的精華選編)

關鍵詞:敦煌;中西合璧;時代特征;裝飾設計;工匠精神。

寫作方向:中國美術史、人物回憶類散文、中學語文寫作教學。

常沙娜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設計大師,她的代表設計作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包括中國共青團團徽、人民大會堂外立面的建筑裝飾以及眾多國家重點建筑的裝飾設計。筆者曾與常沙娜先生有過通信交往,常先生愛惜晚輩,和藹可親的品格令人十分敬佩,在她的身上,我們以看見老一輩藝術大師們精益求精的精神與一絲不茍的態度。這正是我們后輩不斷前進與學習的動力所在。

常沙娜先生的藝術設計思想的萌芽與熏陶,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其父常書鴻先生是杰出的美術家。也是馳名中外的敦煌研究大師。父親的榜樣與影響,自然在常沙娜藝術探索之路上留下深深的烙印,這是深遠的。這也培育了她扎根傳統文化丶中西合璧丶博采眾長丶緊扣時代脈搏的藝術性格。

常沙娜先生說:"設計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一定要合作共贏,要共同完成。搞設計要跟時代、傳統、大自然、生活所需相結合。所以設計不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雹?常沙娜先生1943年便隨家前往了敦煌,后來因故輟學,便每天開始描習敦煌壁畫,逐漸深刻地了解與掌握了歷代壁畫的形式風格與特征,也促成了其設計要與“時代、傳統丶大自然、生活所需相結合”的論點形成。并在后來廣大的藝術實踐中取得了豐富而又寶貴的經驗。

毛澤東同志曾這樣指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雹?這句話在常沙娜先生的藝術實踐當中顯得尤為明顯。古代所留下的優秀藝術遺產,在今天依舊有著極強的借鑒與參考價值,同樣,外國的優良的藝術精華也可以為我們所用。在常沙娜先生看來。做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不能去了傳統的文脈,要深入地學習優良的傳統藝術,堅定地是自主的設計道路。這恰恰與"古為今用”的思想不謀而合。同樣,其早年扎實的寫生功底,以及1948年赴美流學的經歷,也了解了西洋藝術的精華,從而也擁有了”洋為中用”這一實踐飛躍的基礎。

所以我認為,藝術思想的形式是一個不斷實踐與總結的過程,我們或許去過米蘭、去過佛羅倫薩,去過莫斯科;但也許只有過拙政園丶頤和園、故宮,我們會發現,它們均有著鮮明的藝術表現風格與特征,具有著鮮明的地域性與時代性,具有著極為豐富多樣的價值,但藝術的發展永遠不可能是原地踏步,那么藝術設計思想也會跟著與時俱進。

常沙娜先生的藝術設計思想,是近代以來廣大藝術大師、設計師思想的概括與延伸.具有著相當鮮明的代表性。1951年在“敦煌文物展覽”上,她與梁思成夫婦相識,她被破格招進清華大學營建系,而林徽因先生的設計思想,正是對于中國傳統藝術設計的傳承與創新,并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這恰恰體現了中國老一輩藝術大師們為中國藝術的復興與發展所得到的成果與優良經驗,而這一點在常沙娜先生的身上,也是那樣地突出與明顯。同時她將這一理論在工藝美術中進行實驗,獲得了成功:就是將敦煌元素糅進景泰藍工藝,形成了明顯的優勢互補。

另一個成功的案例,便是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天頂裝飾的設計,據常沙娜先生的回憶:“當時有個工程師叫張博,我永遠忘不了他。他對我說:‘沙娜,你這個圖案很好看,但是你的設計要和宴會廳的功能相結合,要和通風、照明結合起來。如果沒有照明。沒有通風口,你設計的圖案再漂亮也沒有用?!谑俏覀冞B夜修致,把敦煌的圖案和功能結合了起來。最后張博很滿意,說:‘這個天頂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還把功能完美融合在一起’?!雹?這個事例恰恰表明:設計要和時代、傳統、大自然生活所需緊容相連起來,同時集體的智慧往往會勝過個人的力量,這是我們中國藝術設計所特有的優勢所在。

中國對于設計這一概念的逐步清晰,相較于國外的,起步是較晚的。而老一輩藝術先哲的探索與守望,為瀕臨凋零中國傳統設計領域帶來了一絲新綠,也是漫長黑夜中的一束光亮,沿著光的路前行,就會逐漸走上一條廣闊而深遠的大道。常先生的藝術設計思想,就是當今中國設計界的一股清流,在如今大吹“意識流”、"后現代”風氣的今天,常先生依舊主張在藝術設計中不能放掉手繪這一重要做法,同時也大聲疾呼不能放棄中國傳統的文化,這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藝術長者畢生的經驗與成果,也注定會成為中國設計思想領域的里程碑。

常先生一直主張:“學問學問,要學而問,問而學?!雹?從事藝術設計必須要做足功課,擁有扎實的學術儲備。搞服裝設計,再怎么搞也不能超出人體比例的限制;搞平面設計,也不可以超出預定尺幅的范圍。同時,對于不同的題材,也要尊重與考證相關的史實丶宗教習慣。畫者無心,看者有意。所以,藝術設計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不次于其他學科,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更綜合丶更全面,所以我們馬虎不得。

在常先生的諸多教誨中,有個詞很重要:“工匠精神”,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鼓勵制造業發揚“工匠精神”,而我們學藝者,也需要傳承“工匠精神"。我們在講究設計效率的同時,更要講究質量。徐悲鴻先生所說:“盡精微丶致廣大?!边@是學藝人永遠要恪守的信條?!肮そ尘瘛币彩浅O壬囆g設計思想的又一個重要的要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肮そ尘瘛笔侵袊囆g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薪火相傳下去,還要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①常沙娜《永遠的敦煌》(2019年4月21日在人文清華的演講)新華社刊發

②毛澤東《毛澤東書信選集.致陸定一》及《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意見的批示》(《毛澤東書信選集》1993年第一版)

③常沙娜《永遠的敦煌》同①,(2019年4月21日在人文清華的演講)

④《中國設計四十年.經驗與模式》(常沙娜 著)

作者:王子旭,男,漢族,2001年6月13日生,江蘇鹽城人,攻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著作有《去見楊苡先生》《永遠的紀念--許淵沖先生最后的日子》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211156)

猜你喜歡
中西合璧裝飾設計時代特征
時間的禮物 中西合璧的澳門歷史城區
時代特征與德育走向——全國德育學術委員會第30屆學術年會綜述
中西合璧郎世寧
亦葷亦素
探討優化中職建筑裝飾設計課程教學
基于大數據時代特征分析研發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具體策略
涂色書熱銷的時代特征與文化因素
淺析新形勢下室內花藝綠植裝飾設計
淺析平遙漆畫中花卉元素的造型裝飾設計
現代中國出版精神述論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