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式學習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

2021-01-21 05:43李穎欣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家鄉活動語文

李穎欣

摘 要:在新課標提到的18個語文學習任務群中,“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突破了以往常規的課文教學模式,學習內容范圍廣,綜合實踐性強,可以依托項目式學習開展活動。項目式學習有助于實現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本文以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文化生活》為例,從選擇研究項目的方案設計、項目活動的具體開展實施、教學評價和反思等環節對“當代文化參與”進行實踐探究,實現其課程價值和育人功能,為其他語文任務群與項目式學習相融合的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學習任務群;當代文化參與;地方文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學習任務群”作為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主要載體,學習任務群通過整合真實的任務情境、具體的學習內容、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各方面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18個任務群當中,“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主要是通過實地探究、訪談調查、尋訪考察等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注和積極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提高語文綜合實踐的能力。這一任務群的學習以活動為主,綜合實踐性強,如何實現語文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呢?

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導向核心素養養成的學習方式,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圍繞所給定的任務,在“做中學”,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并能在真實情境的體驗中將其內化為語文核心素養。項目式學習與新課標提及的學習任務群的理念與導向是高度符合的。因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項目式學習為載體,結合“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展開了初步嘗試。

高中語文部編版必修上冊第四單元《家鄉文化生活》是由學習任務群“當代文化參與”和人文主題的“家鄉文化生活”兩大方面組成的實踐活動單元。本單元在學習目標、真實情境、教學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利用真實的生活情境,采用訪談、調查、實地考察和查閱文獻等方式展開活動。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選擇了研究項目的制定、規劃方案、項目設施、評價與反思等項目式學習的四個重要環節來設計和開展學習活動,建構基于項目式學習的“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實踐路徑。

一、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方案

本單元《家鄉文化生活》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一是實踐操作能力。單元設計突破傳統的教材的編排,以活動板塊來構成學習內容的編寫方式,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活動,學會調研、實地考察、專題研究和合作學習等學習方法和知識素養,具有很大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探究性。二是闡釋和建設家鄉文化的能力。了解家鄉的文化生活,增強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參與地方文化建設,是語文學習的課外延伸,也是當代學生應有的責任。通過鄉土文化的體驗形成鄉土意識、鄉土情懷,從而以主人翁的身份為家鄉文化建設建言獻策,這是“當代文化參與”任務群的價值所在。

基于新課標的要求,結合項目式學習的任務群教學實踐,筆者做出以下設計:

(一)聚焦嶺南文化,明晰研究方向

家鄉是孕育生命的土壤,同時也是滋養學生成長的地方。學生可能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但嶺南地區是他們成長記憶中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在設計本單元的活動時,我們的家鄉設定為“嶺南地區”(嶺南文化包括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專題范圍清晰,學生合作學習探究時帶著共同的記憶與情感體驗,更容易開展項目式學習活動。

(二)緊扣讀與寫,突顯語文味

本單元有非常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需要學生綜合運用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文獻查閱等多種社會實踐研究方法。然而,無論開展怎么樣的學習活動,都要基于語言文字和語文運用的原則。理論結合實踐,在讀寫活動中完成對鄉土文化的深入感悟與思考。

(三)量化考核評價,激發個性化學習

相比于靜態的閱讀與寫作課程,本單元傾向于實踐性動態的學習模式,需要激發學生個性化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交流,并要在復雜動態的情境中自主地發現和解決問題。為了保證這種創造性學習的順利開展,我們設計了多個過程性的量化考核評價表,從選題、小組分工、實地考察、文獻搜索到最后的交流研討等整個學習過程,都給予學生細致的操作性強的指導,為學生順利開展學習活動保駕護航。

二、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實施

項目式學習活動的實施是實踐項目方案、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性環節。在本單元的學習中,筆者將一個主項目分解成四個子項目,由學習小組內部分工協作完成。教學實踐過程中以任務為驅動,這是學生按照規劃方案合作完成項目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以“我為南沙的海洋文化振興建言獻策”為例,筆者在班級里組建了6個項目學習小組,進行如下活動:

(一)項目活動1:聚焦活動單元主題,認識家鄉文化生活

1.閱讀文化理論書籍,如《文化源流例談》、《中國民俗文化》、《鄉土中國》等學術著作,加深對傳統文化生活方式、理想信念、價值觀等理解。

2.學習教材提供的資源:《調查的技術》(毛澤東)、《訪談法》(王思斌),這些分別指向如何調查、訪談,為項目學習活動提供技術指導。

3.利用報紙、新聞、網絡、書籍等查閱家鄉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篩選整合資源,項目小組討論并選取其中一個有研究價值的部分進行深入探究。

(二)項目活動2:家鄉文化風采展示

1.選取感興趣的研究主題,確定訪談對象,有針對性地擬定訪談提綱。

2.查閱文獻資料,進行實地考察,每個項目組合作撰寫一篇《家鄉風物志》,如記述黃閣麒麟舞文化、東涌水鄉文化等。

(三)項目活動3:實現文化參與,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1.根據任務群的主題和項目式研究,各小組以書面形式為家鄉文化生活振興建言獻策。然后在班里進行展示,交流分享。

2.各項目小組將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實操性較強的建議整理匯總,以書面報告的方式遞交給政府的有關部門,實現真正的當代文化參與。

三、項目式學習的教學反思

項目式學習評價方式多樣化,有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等?!爱敶幕瘏⑴c”的任務群項目式學習打破常規,不以語文知識點的教授為主,而是側重于探究家鄉文化現象、提高文化生活參與度等,注重對學生組織活動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育。項目式學習的教學設計不僅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要注重對學生思維引領的導向。強調評價的多元性,也同時要求活動成果的多樣化。

總之,“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的項目式活動有利于實現育人價值,應具有持續性與生長性。因此,項目式活動教學設計應著眼于“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幫助學生得到的精神成長,增強文化自信。項目活動的選擇要呈現序列化,從訪談調查到撰寫風物志、建議書等,一步步推進,提升學生的能力層級,體現出思維進階的過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趙福樓.聚焦于“情境”與“活動”[J].語文教學通訊,2019(4):32.

[3]黃麗君.任務群教學項目化實施的初步思考——以必修“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為例[J].語文月刊,2020(8).

基金項目:2019年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的校本課程建設推進研究項目,《地方文化融入校本課程實施的策略研究——以南沙一中海洋文化課程開發為例》,編號:XB201907035069695D-749F-4C6A-9BF9-E77B3E3B6FC5

猜你喜歡
家鄉活動語文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第五屆手操報系列活動優秀作品展示
夏天的家鄉
我的語文書
家鄉美等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該活動活動筋骨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