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的中國研究,真正的悲劇

2021-01-25 04:16
環球時報 2021-01-25
關鍵詞:印中基辛格學者

《印度快報》1月20日文章,原題:了解你的鄰居——印度的中國歷史研究處于危機中蘇揚·R·奇諾伊最近撰寫的評論指責亨利·基辛格不加分析地接受關于中印幾個世紀前打過“一場半戰爭”的說法。但他的批評是空洞的——不是因為基辛格不了解情況,而是因為奇諾伊不了解情況。他表現出對印中歷史都不甚了解,研究能力也令人懷疑——而這些都代表了印度的中國研究及印中研究的災難性現狀。奇諾伊所依據的,是有問題的、主要是抄襲的二手研究。這尤其令人不安,因為他是印度主要戰略事務智庫的帶頭人。

閱讀和分析中文資料有賴于大量語言和方法培訓。遺憾的是,在印度具備這種技能的人少之又少。印度紙媒及社交媒體評論,往往放大對華負面報道。加上最近由疫情引發的網絡研討會,我們所看到的是源源不斷的拙劣分析。印度的中國史研究尤其處于危機中。

無力解讀中國史料的情況,絕非(印度)政策界特有現象,在學者中也普遍存在。目前在印度的主要研究型大學里,沒一個現代中國的歷史學家任教?,F有空缺沒得到填補,目前被誤導的疏遠中國的推力很可能加劇這種糟糕狀況。結果是,我們將越來越依賴別國(主要是美英)的學術成果來了解中國。這是個真正的悲劇,將令有關中國的討論陷入種族主義、無知和嫉妒的漩渦。

誠然,能力提升本身并不一定是有效制定政策的靈丹妙藥,美國就是個典型——擁有龐大而多樣的中國研究群體。但能力肯定是個必要條件。因此,我們不能像現在的印度政府那樣與中國脫離接觸。重拾冷戰心態無助于我們了解、分析和應對中國。相反,印中學者之間應有更多學術交流,應有更多機構在印度講授與中國有關的課程,有更多印度學者能研究中國的資料、政策和社會文化發展。否則,看似自鳴得意,最終是自取其敗?!?/p>

(作者阿魯納布·戈什等,陳俊安譯)

猜你喜歡
印中基辛格學者
基辛格的道歉
印度期待印中領導人會晤
莫迪:印中邊界40年沒開過一槍
基辛格:這是白宮來的電話
程門立雪
大學者
本 期 導 讀
印度的外交政策與印中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