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詩經》為例探究古詩詞中的愛情

2021-02-04 07:53桑吉草
文學教育 2021年1期
關鍵詞:愛情詩詩經

桑吉草

內容摘要:《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創作,其中描寫愛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詩經》中的愛情詩,熱烈而浪漫,清純而自然,是心與心的交流,情與情的碰撞?!对娊洝坊橐鰫矍樵姷膬热莘浅V泛,可以說周代戀愛婚姻中的各個方面在《詩經》婚姻愛情詩中都有很好的描寫。

關鍵詞:《詩經》 愛情詩 賞析探究

《詩經》開篇的《關雎》也寫出了對美好愛情的渴望,詩的主人公毫不掩飾自己的相思之情,“求之不得”,則“輾轉反側”,也毫不掩飾他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把她娶過來,共同過著琴瑟相諧的幸福生活,最值得一提的莫屬《召南》的《摽有梅》,它寫了一個女子對愛情生活的迫切揭望,這種大膽真誠和直率令現代人都要“望塵莫及”。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迫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迫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既之。求我庶士,迫其謂之!

凰求鳳,總有些不好開口,但女主人公已顧不了這些,急切盼望追求自己的男子及時表態,即“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之意?!跋她彸日f:‘摽有梅,急婿也。(《詩本誼》)梅子熟透了,不待采摘,便紛紛離枝脫落,最后必須“頃懂之”,枝上空虛,零落滿地一派萎絕,狼藉的景象,以此來象征一個女子青春將過而婚姻無期的空虛、惆悵的心情。從“吉”到“今”到“謂”,步步逼緊,是多么準確而細膩地刻畫出女子“急婿”的焦灼苦惱心理!”

《鄭風·子衿》中描寫了一個女子在城闕等候她的情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久等仍不見他來,急得她來回走個不停,“縱我不往,子寧不來?”責怪中仍充溢著癡癡的期待?!多嶏L·襄裳》則別有一番情調。女子大膽戲謔情人: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此詩“寫得很倩巧,很婉秀,別饒一種媚態,一種美趣?!迸魅斯竽憹娎?,是親昵,亦是戲謔,妙越橫生,“這種心理,卻沒有一個詩人敢于將她寫出來!”《鄘風,柏舟》則一改往日的輕松,我們仿佛看到女主人公跪在母親面前,對天發誓:“髡彼兩鬢,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最后呼天搶地“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這首詩以悲憤堅定的口吻寫出了在戀愛中面對外部壓力的痛苦辛酸和血淚。

今天,當我們讀到這些赤裸、率直地表達著求偶的詩篇,不僅不會驚詫于它們的不知道羞怯的大膽,反而更加理解這大膽所特有的莊重與誠摯了?!多嶏L·萚兮》中:

萚兮萚兮,風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倡予要女

這種率直大膽的內涵是對自己生命要求的尊重,是在追求生命性靈的完整,這些急切的呼喊,“使我們聯想起柏拉圖對話錄里阿里斯托芬對愛愛情所作出的絕妙譬喻:人原先是一個整體,由于強行分劈,才有兩性。兩性的情愛正是對生命內在本初結構恢復完整的焦渴.這譬喻的深刻處就在于突顯出了兩性關系的本質——愛情是生命對生命的肯定?!?/p>

跨越時空,聆聽三千年前的情話,讓我們走近這段歷史,走近他們的戀愛生活,我們出不得不感慨于古代人類剛剛走出群婚亂婚時代后對新的婚姻制度的向望和對新的配偶的忠貞和串直,敢愛敢說,就連話也如出水的芙蓉,沒有一點虛偽和雕飾,其情也真,其言也切。

《詩經》中的戀詩恰是周代婚姻文化的一面鏡子,“標劃出那個特定時代愛情生活的脈動”婚戀習俗本根于生育的希求,但是,從表現著這種生活習俗的詩歌中可以清楚地感到,這種習俗已經不再停留于它原初的意義,它卻越了人類生理需要,向著人類精神需求進發,營養塑造了人類的靈魂,體現出人類自由燦爛的生命精神。

在《鄭風·溱洧》這首男女“相謔”,互贈“芍藥”的詩篇中: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兮。

溱與洧,瀏其清兮。士與女,殷其盈矣。

《白虎通》上說:“嫁娶以春者,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其間的景物描述體現出一種對這古老的習俗形成具有決定意義的自然而又深刻的生命觀念。灤洧之畔士女殷盈與“方渙渙”,“瀏其消”的河水,以及鮮花遍地的春天是對應的。秦惠田《五禮通考》引嚴氏語語亦道:“春者,天地交,萬物孽生之時,圣人廄天地萬物之情,令媒氏以仲春男女,故女之懷,昏娟者謂之懷春,感《召南野有死崖》中“野有死直,白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諉之?!薄? 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肇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皩⒋禾煺J定為體現著宇宙化生萬物的生命力量的季節,中國人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一樣在這一點上是毋容置疑的……盡管周禮的婚禮安排也在春天——《關雎》篇中的,荇菜,《桃夭》篇中的‘槐天,但只是一種形式上對這種生命觀念的服從,它諸多限制性的內涵卻有著相反的意義,而發;生于同樣時節的自由野性的婚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這天地精神的遵從這樣的詩篇還有《鄭風·野有蔓草》。在鄭、衛、陳等地,青年男女們無所限制地去選擇自己的配偶,只是由于他們已經到了該結合,生葬的時候,這種對天地精神的遵從正是人類得以繁,衍生息,展示強大生命力的具象。

三千年前的生命精神的另一個內涵就是人們對自由精神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對上述春天精神的認同,“風俗獲得了一種理參上的保障:,一切婚戀行為才真正具有自由的內捅”)在酉周至春秋中葉,禮教雖設,婚姻關系的確定總的來看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但還沒有達到主宰一切的程度,在婚姻愛情上青年男女還是比較自由無拘無束的,他們有著比較廣闊、自由的天地,青年的婚姻戀愛自由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兩廂情愿基礎之上,。戀愛詩的大量出現,證明當時婚姻以男女雙方相悅相互愛慕為基礎的戀愛婚姻是普遍存在的,這是客觀事實,不容否認”在《鄭風· 褰裳》中: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枉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猜你喜歡
愛情詩詩經
《詩經》中走出的“莊姜”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詩經·鄭風·野有蔓草》
你怎么寫了一本愛情詩
《詩經》研究七十年管窺
關于愛情詩的寫法(外二首)
簡談《詩經》愛情詩中的美
《詩經》里的典型相思心理探析
巧用《詩經》解難題
《詩經》中的愛情詩考證(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