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機構發展的邏輯與現實
——以C9 高校為例

2021-02-06 11:27王曉紅胡士磊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校地科研機構研究院

王曉紅,胡士磊,趙 偉

(1.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2.哈爾濱工業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作為科研重地,人才等創新資源豐富,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為了實現優勢互補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一些高校與地方政府選擇共建新型科研機構,通常稱為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機構(以下簡稱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體而言,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即高校與地方政府(或政府機構,通常也包括政府派出機構)(及企業或其他機構)為實現互利共贏(通常)在地方合作共建的“政府推動、高校支撐、市場主導、開放運作”的科技創新平臺[1-2]??偟膩砜?,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有效地解決了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效等問題,實現了高校、地方政府和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多方共贏,有力地支撐了地方經濟的發展[3]。

當前,校地新型科研機構被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地方政府乃至企業視為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戰略選擇,因而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呈雨后春筍之勢。目前學術界有關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研究較為豐富,但主要集中在對典型機構的案例分析和機構績效評估等方面[3-8],缺乏對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成因、特點和作用的共性解讀,也缺乏對我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發展狀況及特征的分析。本文旨在分析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成因、特點和作用,并以C9 高校為例分析總結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概況及特征,以期為相關部門科學把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態勢及進行前瞻性的政策設計提供參考。

1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成因、特點和作用

1.1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成因

研發活動的正外部性、科技創新的風險性和復雜性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根本動因。由于研發活動具有正外部性,完全的市場機制下研發投資會低于社會最優水平,出現市場失靈的問題[3],這凸顯出政府干預的必要性。與此同時,科技創新具有較強的風險性和復雜性,高校僅憑自身之力難以完成技術創新的全部過程[9]。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是在地方政府推動下建立的,通常采取市場化導向和企業化運營模式,既能有效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也能避免行政干預過度導致的效率損失,能夠實現“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協同[10],實現高校創新資源、地方政策和資金支持、企業真實需求的有效對接和整合,進而有效提升科技創新的速度和成功率。

高??萍汲晒c企業需求脫鉤、成果轉化機制不暢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現實動因。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很低,僅為歐美國家的1/3 左右[1]。而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萍汲晒c企業需求脫鉤,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低,距離實際應用和產業化尚有較大差距。與此同時,由于高校傳統體系是為適應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而設計的,現有體系在機構設置、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等方面對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等社會服務的兼顧不夠、匹配性不足[1]。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設立能夠打通技術供需方的對接通道,實現企業需求引導下高校核心技術的再開發,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

高等教育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客觀動因。眾所周知,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北京、上海和南京等東部特大城市高等院校集聚,而其他東部城市和西部城市高等院校很少。然而,近年來這些地區對科技成果的需求也很旺盛,亟需外部科研力量的支持,以彌補科教資源薄弱的短板[11],這直接推動了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建立。

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主觀動因。高校擔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文化傳承與創新四項重要職能,其中政產學研合作是高校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重要方式。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作為政產學研合作的載體和平臺,能夠有效助力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2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特點

相較于傳統科研機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功能定位、投資主體、機構性質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表1 總結了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主要特點并與傳統科研機構進行了對比。由表1 可知,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功能定位和投資主體更加多元,機構性質也十分多樣。管理模式方面,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主要采用企業化管理,多數實行院長負責制或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具有去行政化的特征[1,3]。此外,校地新型科研機構采用融合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產業應用的交互模式,能夠有效破解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3]。最后,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運行機制也更加靈活,這又體現在激勵機制、用人機制和考核機制等多個方面[3]。

表1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與傳統科研機構對比[3]

1.3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作用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建立無論是對于高校自身、地方還是其他主體都具有重要作用??傮w而言,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4 個方面。

首先,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有“接口”作用,能夠實現產學雙方的精準有效對接,模糊學術研究與產業研究的界限,構建起相對完整的創新鏈[12]。其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有人才“集聚器”作用,能夠打破學科壁壘,集聚大量高素質的交叉學科人才。再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有經濟“發動機”作用,它著眼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并能夠有效整合各方的優勢資源,從而能夠有效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最后,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具有“窗口”作用,能夠展現母??萍汲晒脱芯刻厣?,提升高校的聲譽和影響力。

2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概況及特征分析

為了深入研究我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狀況,我們收集整理了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數據,并以此為例具體揭示當前我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概況和發展特征。

C9 高校即九校聯盟(C9 League,簡稱C9)成員高校,包括清華大學等9 所大學,這些大學均是我國首批“985 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大學建設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通常被認為是中國頂尖大學的代表,無論是科研實力還是影響力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13]。

本文通過手動檢索的方式收集數據,首先查閱了C9 高校官網的新聞報道和各高校技術轉移部門官網;其次,我們在百度搜索引擎以“××大學AND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發中心AND 共建”為檢索詞對9 所大學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設立情況進行逐個檢索??紤]到“基地”或“實驗室”或是研究特色不突出或是規模不夠,因而不將它們作為檢索詞。此外,本文的數據只包括C9 高校直接建立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不包括C9 高校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再度建立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

2.1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建設數量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數量規模演變情況如圖1 所示。C9 高校第一所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設立于1996 年,此后的10 年,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呈緩慢增長趨勢,當年所建立(按照揭牌時間或協議簽訂時間)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數量均低于5 所。從2007 年開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數量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其中2009年和2017 年分別開始進入新的提速期。截止2019 年10 月底,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總數達217 所。

圖1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規模演變

2.2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機構性質

研究發現,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性質以事業單位(含新型事業單位)為主,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和股份化企業為輔。事業單位型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如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南京大學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等,民辦非企業單位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如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等,股份化企業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如南京大學常熟生態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招遠研究院等。

2.3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研究領域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裝備、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領域。與此同時,一些涉及或聚焦于人文社科領域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也開始出現并不斷增長,代表性的如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南京大學鹽城電子商務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這些機構通常具有智庫的職能,但目前總的來看這類機構的數量較少。

2.4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地域分布

從地域分布來看,C9 高校的217 所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分布在全國75 個城市(直轄市或地級市),其中多數城市僅分布有1~2 所C9 高校的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為了更加清晰直觀地展示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地域分布,圖2 僅保留了分布有3 所及以上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城市,由圖可知,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落地南京的數量最多,達23 所,其次是蘇州和上海,分別有16 所和15 所,杭州居第四位,分布有11 所,其余城市的分布數量在3~7 所之間。值得注意的是,C9 高校217 所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中,分布在我國創新型試點城市(區)的就有172 個,占79.26 %,這一方面表明我國許多創新性城市(區)在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方面展現出很強的積極主動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已成為創新型城市(區)創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這些城市“創新基因”的一部分[14]。

圖2 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地域分布

2.5 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合作類型

就合作地域類型而言,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以“異地合作”為主,占75.20 %,“本地合作”僅占24.80 %。合作政府類型方面,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合作政府主要是地級市(含副省級城市)政府,占42.86 %,其次是地級市(含副省級城市)下轄市(區、縣)政府,占19.82 %,?。▍^、市)政府、直轄市下轄區(縣)政府和其他政府派出機構(如國家級新區管委會、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省級開發區管委會等)所占比重較小。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當前我國城市(尤其是地級市)間科技創新“軟實力”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校地新型科研機構成為各城市政府用以增強和提升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的重要憑借和依托。

3 結論

本文對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成因、特點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明確了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發展背后的深層次邏輯,在此基礎上,以C9 高校為例具體分析了我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狀況和特征,包括數量規模、機構性質、研究領域、地域分布和合作類型,從而細致地揭示了我國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現實,并得以從一個微觀切口洞悉我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發展圖景。

本文研究發現,研發活動的正外部性、科技創新的風險性和復雜性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根本動因;高??萍汲晒c企業需求脫鉤、成果轉化機制不暢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現實動因;高等教育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客觀動因;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是建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主觀動因。相較于傳統科研機構,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在功能定位、投資主體、機構性質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作用包括“接口”作用、“窗口”作用、人才“集聚器”作用和經濟“發動機”作用。

本文研究發現,過去十年我國C9 高校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數量得到突飛猛進式的增長;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性質以事業單位為主,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和股份化企業為輔;校地新型科研機構的研究領域主要集中于大數據、物聯網、智能裝備、人工智能、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醫藥等領域;校地新型科研機構地域分布廣泛,但主要集中在南京、蘇州等創新型城市;校地新型科研機構以“異地合作”為主,合作政府類型主要是地級市政府。

猜你喜歡
校地科研機構研究院
伊犁師范大學與和田市人民政府舉行校地合作簽約授牌儀式
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
校地合作“聞令而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昔陽縣“三區”服務特派團開展產業調研
吉林省加快發展新型科研機構的綜合思考
工程技術研究院簡介
從心所欲不逾矩——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搗亂!
逆行者的武漢
校地審計人才合作發展探析
高等教育質量模式提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