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2021-02-07 08:02李凌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3期
關鍵詞:云教學思政困境

李凌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高校思政課云教學展開研究,從云教學的特點入手,剖析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困境,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對策,主要包括強化高校思政課的價值引領、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提升教師網絡教學業務水平、緊密融合云教學與傳統教學、善用“戰疫”鮮活素材等,旨在充分彰顯云教學的應用價值,將高校思政課教學提升到全新的高度與深度。

關鍵詞:高校;思政;云教學;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3-0083-03

對于思想政治課,在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了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方式方法之一。同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方面,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是至關重要的,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談話了解到,黨中央對于思政課建設有著較高的重視度,要求在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方面,務必要將思政課落實到位?,F階段,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應靈活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思想政治工作與信息技術緊密融合在一起,構建全新的思政課云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困境,所以必須要采取切實可行的完善對策,促進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順利開展。

1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特點

1.1多樣性

眾所周知,面對新冠疫情的出現,網絡教學越來越流行,如思政教學。由此可以看出,各種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既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要將思政育人的作用發揮出來。通常來說,與固定思政教學模式進行對比,云教學的開展,可以使工具和方式的單一性得到突破,大大展現其多樣性。特別是在教學工具方面,在傳統思政教學中,教學工具的固定性和單一性特點顯著,而借助云教學,教師可以自主選擇教學工具,在直播上課過程中,騰訊會議、釘釘、雨課堂、超星學習通等教學軟件得到了廣泛應用,憑借工具選擇的多樣性,可以為提高教學效果創造有利條件。

1.2靈活性

從交流工具的選擇和教學方式的改變,充分體現了思政課云教學的靈活性。靈活地選擇交流工具,在開展在線教學時,面對學生各種疑惑的產生,授課者可以第一時間給予解答[1],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師可以對各種教學方式進行靈活運用,以此來為授課實效性的提升助益,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線上課時和學生實際要求。除此之外,課上互動的實時性特點突出,可以在直播全過程實現靈活滲透,從而確保教學互動效果的提升?;诒举|視角,憑借靈活的教學工具和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育人方式的靈活性,從而不斷朝著培育“時代新人”的方向邁進。

1.3開放性

為了確保思政育人效果的穩步提升,高校應積極開展云教學模式,將思政課的開放性發揮出來,與封閉性的傳統教室進行對比,在教學方面,其差異性顯著。

首先,在教與學主體方面。不同于日常的固定課堂,云教學的差異性在教的主體和學的主體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中,對于教的主體(教師)而言,其差異性主要在于在傳統課堂中,教學空間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尚未實現對外開放。而在云教學中,本校教師、全國名師均可以參與進來。相同,線上學習的主體可以是同一班級或全國的學生。由此可見,線上的教與學的主體的開放性不容小覷。其次,在教學資源方面。針對于傳統課堂的思政教學資源[2],其共享的限制性特點突出,換言之,共享范圍比較小。然而線上的教學資源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全國教師和學生均可以實現共享。最后,在教學時空方面。其時空主要是指教學時間和空間。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影響下,其封閉性特點的存在,而在云教學開展過程中,使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性得到了突破。借助開放性的線上環境,受眾學生數不勝數,通過對正能量的傳播,可以不斷強化育人效果。而在學生聆聽名師授課環節中,可以對更多的資源進行汲取、學習,從而將自己的視野拓展開來。

2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困境分析

2.1學生學習自覺性有待提升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談話了解到[3],青年的價值觀念,對于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而青年處于價值觀念的形成時期,加強價值觀念的培養不容忽視。然而在這一時期,學生的道德情感、意志觀念等變化比較顯著。雖然已經成年,但是仍然處于社會的“門外”,欠缺良好的處世經驗,思想的單一性、可塑性也比較明顯,受外界影響的概率較高。面對外界不良因素的出現,諸多學生欠缺較強的抗誘能力。在此影響下,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開展,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和甄別能力比較弱化,且欠缺完善的自制力與自控力,一旦被不良信息誘導,極容易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政治方向與學習水平。

2.2缺少完善的云教學硬件設施

分析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影響因素,在網絡環境、硬件設備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首先,在網絡環境方面,云教學明確提出了對于網絡的要求,如果網絡信號差,極容易使畫面和聲音出現卡頓現象,從而使教學活動的開展受到嚴重制約。云教學的開展,使得教學空間得到了迅速拓展,不同地區的師生均可以參與到網絡教學與學習過程中,以此來進行知識的共享與學習,但是極容易使變動性因素存在于教學環境之中。特別對于偏遠地區,由于寬帶服務器的穩定性缺失,很難促進云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其次,在硬件設備方面,在電腦、手機等硬件設備不足的情況下,難以保證課件的正常顯示和視頻播放等,從而不利于學生學習體驗效果的提升。最后,在教學平臺方面,校方雖然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設置,但是由于人流量較大,教學平臺的穩定性欠缺,同時卡頓或崩潰現象也難以避免,從而使得教學進程始終停滯不前,也無法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2.3教師缺少先進的教學觀念

要想不斷提高思政課改革創新水平,必須要將思政課的思想性和親和力等發揮出來?;谛畔⒒嵌?,教師在高校思政課云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應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創新,構建高效的網絡思政課教學環境。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些教師缺少先進的教學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云教學。首先,以往傳統工作思維比較根深蒂固,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邏輯思維的單一性特點顯著,對于知識的傳輸過于重視,使得理論與實踐出現了嚴重的失衡[4]。在大數據時代出現以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應與時代發展需求相一致,創新變革課程形式,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但是在實際上,部分教師傳統教育理念比較根深蒂固,往往基于傳統思維來分析當前的各種思想教育問題。其次,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思政課內容出現了一定的脫離。目前,一些教師缺少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高度重視,也沒有認識到與教育教學之間的關系,對于信息化手段過于重視,沒有積極優化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構。

2.4互聯網教學有待繼續優化

首先,對于互聯網教學來說,其虛擬性特點顯著,人人互動已經成功轉變為人機互動。在傳統思政課教學中,師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在現實生活中,處于面對面的接觸狀態。通過教學活動和人際交往,可以使教師高度了解學生,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云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來往離不開虛擬實踐的方式,在此影響下,師生之間的接觸交流機會大大減少,對于教育者的權威性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難以將教師的示范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其次,互聯網教學的跨時空性特點顯著,且具有豐富的信息內容。在互聯網時代中,地理區域實現了順利突破,為信息的共享和獲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由于網絡信息容量大、來源的多樣性特點突出,其他媒介傳遞的信息難免會干擾到教師傳遞的信息,從而無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充分展示出來,使得高校網絡陣地的管理難度性越來越高。

2.5線上教學設計具有較高的難度性

面對防疫階段,要想最大程度地保證思政育人的實施效果,高校應將“不停教”原則落實到底。但是在實際上,由于教學舞臺的突然轉變,再加上“云端”教學經驗的匱乏,大大加劇了教師線上教學設計的難度。一般來說,為了不斷提高線上教學設計水平,既要注重內容設計,也要提高對組織管理和引導學生設計的高度重視,如果設計力度不足,極容易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首先,在線上內容方面,內容設計,仍然在線上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于傳統設計,“云端”教學內容特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次,在組織管理方面?;诒举|視角,線上的教學組織管理,對于教學設計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面對“云端”的學生,基于思政教師視角,在課堂組織管理方面,實現了由現實向虛擬的順利過渡,所以明顯加劇了難度的難度性。同時,在虛擬教學環境的影響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由于無法直接進行管理,可以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進行高度了解,從而不利于全程育人的實效性的提升。

3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完善對策

3.1強化高校思政課的價值引領

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過程中,必須要將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下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新形勢下,應將思政課云教學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結合起來,旨在將思政課云教學的價值引領作用發揮出來。加大網絡空間治理力度,對網絡生態環境進行不斷凈化,實現良好網絡空間的順利構建。針對于網絡這一渠道,在整合信息、獲取知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應提高對網絡內容建設的高度重視,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自己。同時,也要將網絡愛國主義教育等落實下去,將正能量事例進行傳播,如中國歷史故事和身邊的好事等;面對宣揚民族分裂、攻擊社會主義制度等現象,應予以大力制止,借助網絡意識形態宣傳教育,給予國家政治、文化安全強有力的保證。

3.2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過程中,網絡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所以在教育教學推進過程中,必須要與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應將學生的自覺性體現出來,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到凸顯。

首先,應提高培養學生網絡教育意識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形成對思政課云教學的高度認同感與支持度。對于高校思政課云教學而言,作為新型化教學模式之一,可以使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得到突破,將知識獲取的渠道拓展開來。加強學生收集整合信息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獲取教學資源創造便捷性。其次,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具備較高的配合度,提高對教學過程的參與熱情,實現教學內容向思想觀念的不斷內化[5],并實現向自身行為習慣的迅速外化;此外,應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控制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將網絡學習的主動權發揮出來。再次,加強學生網絡自律和自制能力的培養。在開展高校思政課云教學中,應對學生的主體責任予以高度明確,而且管理主體與監督主體也要進行明確區分。最后,學生應認識到提高自我約束力的重要性,將網絡認知能力提升上來,對于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應自覺進行抵制,憑借良好的網絡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等,不斷凈化網絡教學環境。

3.3提升教師網絡教學業務水平

為了促進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順利進行,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不可或缺。對于學校來說,應加強良好的網絡環境構建,其中,應借助大數據技術,做好課程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憑借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對云教學過程中的數據進行采集,實現智能化監控在云教學活動中的緊密融合,當然為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應注重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實施征集,使得教學方案得到進一步優化?;趪乙暯?,應大力普及信息化服務范圍[6],將網絡應用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將優質的技術設備與信息服務提供給學生,實現互聯網發展成果的共享性目標。而對于教師來說,在思政課云教學中處于主導性地位,而且教師隊伍素質情況,是辦學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在信息化發展方面,明確提出了對于教師網絡教學能力的要求。故學校應加強與相關云教學平臺技術人員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不定期開展培訓班,為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信息化手段運用能力創造有利條件,正確使用網絡工具,以此來促進授課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基于教師視角,也要對信息化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保證自身較強的適應能力,具備良好的互聯網思維,高度掌握互聯網規律,正確引導網絡輿論,切實維護好網絡環境的安全性。

3.4緊密融合云教學與傳統教學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了解到[7],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之間的關系并非相互取代的,應認識到其此長彼長、優勢互補的關系。所以,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中,應基于教學大環境進行,順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趨勢,緊密融合云教學與傳統教學,使之成為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將各自的優勢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首先,應將云教學的優勢進行挖掘[8],加強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構建靈活化的思政課教學模式,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距離,使課程吸引力、接受度得到不斷提升。其次,傳統教學的優勢可以使云教學的缺陷得到彌補與完善。在開展傳統教學活動中,面對面教學、溝通,可以展現出教師高尚的人格與魅力,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進而形成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與熏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將教育者的示范性優勢發揮到極致。

3.5善用“戰疫”鮮活素材

在開展在線教學過程中,應緊密融合新技術與思政課云教學。但是需要明確一點,融合、內容分別屬于手段、根本的地位。換言之,網絡技術作為新型模式或教學工具之一,無法完全替代教學內容,以免使教學與技術應用的關系出現顛倒現象。而且基于唯物辯證法角度,內容對于形式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即在開展云教學方面,應提高對內容的關注度,也就是實現素材的靈活運用,切忌過于關注技術,防止出現喧賓奪主的現象。所以在思政課云教學中,應對“戰疫”的素材進行靈活運用,加強直播手段的應用,并將育人內容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實現向學生的順利內化。首先,在設計課件時,要將疫情防控的育人元素挖掘出來。明確疫情防控中黨的領導性作用[9],并實現生命第一理念的積極滲透。其次,對于醫護工作者的英雄事跡,應進行大力傳播與弘揚,通過鮮活素材,使學生對愛國人士的魅力形成正確的理解與認知。再次,對于“90后”等抗疫表現,應做好相應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別對于身邊的疫情故事,發揮出青年的榜樣作用,形成對學生心靈的觸動,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6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

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對比,云課堂教學模式既具有優點,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對此正確的做法,就是密切融合傳統教學模式與云課堂教學模式,使之成為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將各自的優勢與不足進行完美融合,實現優勢互補?;谠普n堂的高校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課前預習、課中課堂講授和課后復習為重要的構成內容。其中,在課堂講授階段中,首先,應對授課計劃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詳細講解,通過課堂講授,正確指導學生的政治理論與觀點。其次,應針對當前社會熱難點問題進行討論,及時為學生答疑,并加強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等能力的培養。

4結語

總之,對于高校來說,要想確保思政課教學水平的穩步提升,必須要正確使用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積極開展云教學,這不僅可以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與方法,而且還可以實現先進技術在課程教學中的緊密融合,賦予思政課時代的涵義與使命。

參考文獻

[1]姜姝.新冠疫情背景下基于“認知,認可,認同”理念高校思政課云教學的實踐省思[J].中國農業教育,2020,21 (2):85-90.

[2]劉立,蔣濤.基于“至善網”云教學平臺的思政課教學實踐: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4):136-138.

[3]陳曉云,朱新卓.高校思政課教師的三種角色以及角色沖突:制約高校思政課教師發展的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17(6):77-81.

[4]陳曉云.高校思政課教師發展中的矛盾,困難及其成因:基于高校思政課教師職稱晉升的調查與研究[J].江蘇高教,2019(9):93-97.

[5]楊明霞.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混合教學模式研究:評《信息化教育基礎:自構建學習理論》[J].中國科技論文,2020(5):1.

[6]陳艷,王云云.以微電影為載體的藝術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創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9):267-270+274.

[7]王曉艷.提高“概論”課專題式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探索:以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4):90-94.

[8]荀雪霞.思政課云教學信息化改革,提高思政課實踐性實效性:以藍墨云班課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2(10):58-59+61.

[9]石慧,田云剛.關于民辦高校云端教學的幾點思考:以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思政課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10):72-73.

(責編:楊梅)

猜你喜歡
云教學思政困境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跟蹤導練(一)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高中數學云教學實踐與研究
積分制與云教學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基于云計算的虛擬實驗云平臺設計
物理“云教學”初探
安吉拉·默克爾能否解救歐洲的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