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對播音主持發展影響的探討

2021-02-11 09:31董美希
科技資訊 2021年34期
關鍵詞:未來發展工作創新播音主持

董美希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技術被應用于播音主持工作中,一方面是能夠給受眾提供更好的感覺體驗,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培養播音主持專業人員。該文圍繞播音主持工作現狀及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旨在討論如何有效運用現代人工智能技術,大力促進播音主持工作的新發展。

關鍵詞:人工智能 ?播音主持 ?未來發展 ?工作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a)-0000-00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DONG Meixi

(Sichuan Film and Television Academy, Chengdu,Sichuan Province,61003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re used in the work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On the one hand,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audience with a better sensory experience and bring better program effects; 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one hand, it is able to train broadcast and host professionals throug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work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aiming to discuss how to effectively use moder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work.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roadcast host; Future development; Work innovation

隨著現代科學和信息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已經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憑借人工智能的先進技術優勢,替換了以往的人力工作。這種趨勢雖然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發展進步,但是也對我國的人才培養和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沖擊。在播音主持行業中,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播音主持人的部分工作,使得播音主持人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做好的播音節目與服務工作,使節目效果進一步改善。然而,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播音和主持人的工作帶來積極效果的同時,也對其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和沖擊,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支撐與推動下,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形式、效果等將會發生巨大的轉變,播音主持人唯有加強自身專業素養,才能真正適應這個時代。

1  人工智能技術對傳統播音領域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我國多個產品和行業的領域,昭示了我國新一輪技術時代的到來。自2018年10月我國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技術講述和解說的電視紀錄片《創新中國》上映以來,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我國傳統的廣告和播音場景領域便已經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首先,人工智能技術給傳統的廣播電視媒介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觀眾和聽眾的心理和需求也產生了很大的轉變,越來越多的新聞廣播平臺和媒體入不敷出,艱難度日。特別是在當前新媒體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更多的新聞廣播平臺出現在普通人們的生活中,極大地改善和豐富了普通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促進了人們積極參與節目創作中,表達自己觀點和看法。在此背景下,如果廣播電視行業仍堅持自己原有的發展道路,就勢必會受到限制,只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才真正能從根本上促進我國的播音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次,隨著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普及,播音主持的內容表達方式已經有了更深入的展示.尤其是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運用,聲音、情緒交互等都有更多的展現形式。這對播音節目和主持人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播音節目主持人不僅能夠以清晰的思路向廣大觀眾快速、明確地表達內容,還必須要簡單明了地從獨特的角度來對大量的數據、信息等進行總結、概括和提煉,輸出獨到的觀點,切實地滿足廣大受眾的需要[1]。

2 ?人工智能技術在播音領域應用存在的不足

首先,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做到有獨立的思考方式,因此在電視廣播節目的很多應用場景中都受到了限制。例如:在節目的現場連線環節,人工智能技術并不能很好地實現與觀眾的實時互動,如果僅依賴人工智能技術,就會影響電視觀眾對于這種廣播節目的興趣和參與度。

其次,人工智能技術在播音技術領域應用的能力仍存在明顯欠缺。播音主持本質上是一門傳遞語言的藝術,它同時也是人類思想和感受以及情緒的一種特別表達。盡管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根據各種節目的具體要求而對其進行預設不同的節目流程,但是在一些具體場景中,人工智能缺少自主思考的弊病便明顯地體現了出來。例如:在訪談類型節目中,主持人可以根據現場不同的情況,對節目流程進行靈活調節,這是人工智能無法做到的。

最后,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節目,都需要在系統傳遞內容前針對該系統各個環節的信息進行預置,這就勢必會影響到該系統的信息傳遞和播報的時效性,尤其是即時類的新聞類節目,人工智能的限制更大,如果只是簡單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將影響節目的時效性、靈活性、傳播速度[2]。

3 ?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

3.1人工智能的網絡化和普及化

人工智能隨著移動互聯網、電子和信息等科技進步而應運而生,相關的科學技術支持必不可少。首先,計算機和數字化芯片技術的應用日新月異,計算機數字化芯片的數據處理功能不斷地得到改善和提升,同時計算機數字化芯片的尺寸和體積正在不斷地減小,制造費用和成本不斷降低,這便為技術人員實現人工智能奠定了軟硬件基礎設施的基礎。

其次,人工智能的生產和運作需要大量的數據處理與運算,高性能的計算機芯片將為未來的人工智能研究與推廣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今天智能手機的使用率很高,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是推動人工智能的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的正常使用與運行亦同樣需要高速的互聯網數據傳輸與通信環境,現在4G和5G網絡的廣泛應用與通信的普及給當代互聯網人工智能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環境,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網絡化與普及化[3]。

3.2 人工智能在播音主持領域的廣泛應用

2018年11月召開的國際互聯網技術論壇大會上,公布了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在互聯網廣播電視臺及其他信息技術方面實際運行和應用的先鋒式論壇序曲。在這次的高峰會上,新華社與搜狗攜手進行戰略合作,一起研究并設計開發出了當時第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聞節目,這一橫空而出世的基于人工智能引起了巨大的社會關注和轟動,許多新聞媒體都紛紛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報道和熱點評論,認為互聯網人工智能的主播對于傳統的播音電視節目產生巨大的促進力。這一類型的電視臺人工智能直播播音節目主持在其整體外觀設計上與傳統電視真人并無太大的區分,在一些直播播音節目主持的技巧上可謂已經技驚四座,完全能夠做到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播報和宣傳工作,只要把所需要播報的資訊和內容都直接輸入到智能播報系統里,就已經可以很好地完成不斷播報,也沒有人的疲勞問題。而且,人工智能播音幾乎沒有出現任何發音錯誤,可以實現完整的零失誤。因為當今的人工智能播音背后有著龐大的數據庫和技術作為基礎和支撐,海量的信息和技術資源在經過電腦和計算機的智能化分析之后,得出正確的判斷和結論,并通過電腦外設系統來進行信息的傳輸和表現。

3.3人工智能具備邏輯思維能力

許多人都認為,利用計算機或者是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廣播就是通過計算機或者軟件機械地將一個個的文字直接轉換成語言進行廣播的一種手段。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人工智能與發音軟件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只能將語言中的文字或者圖像直接地轉化為語言,而是必須在綜合地理解和分析之后才能夠實現對于聲音的轉換。在一定意義上,人工智能的播音具備了一定邏輯思維和分析的能力,這也恰恰正是當前人工智能的一個核心內涵和重要技術性特點[4]。

4 人工智能技術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的應對策略

4.1 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出色的廣播人才必須進行多方位的技能訓練,在了解廣播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的主持技巧與專業知識,提高廣播主持的實力。為此,播音主持人在學校學習階段不但要掌握本專業知識,還要了解對經濟、教育、政治等社會各方面的知識。在工作后,也要了解社會新興產業、新的趨勢,擴大認識儲備量,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建立其獨有的主持風格,這是人工智能目前所無法替代的。

4.2 個性化的播音主持模式

語言合成技術目前的識別率已經比較高,雖然風格相對還比較單一,但這一技術已經可以替代沒有明確個人主持風格的播音員。今天的網絡世界多姿多彩,內容包羅萬象,沒有鮮明個人色彩的播音員,實際上已經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所以,播音員們必須發揮自己個性,培養個人的綜合素養,同時還要不斷加強語言表達技巧,建立清晰的邏輯思維,以超強的個人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播音與主持行業要重視自身的個性發揮,以提高主持技能的競爭效率,并保持清晰頭腦客觀分析社會事物,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站穩腳跟。

5 ?傳統播音主持和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的良性互動

雖然人工智能的播音主持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但與人腦相比,其在思維和創新等方面還是比較有限的。人腦的邏輯思考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是人工智能技術無法比擬的,特別是主持人在面對播音主持活動過程中的各種突發事件時,一個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播音主持人可以做到有效合理的應對,但是人工智能的播音主持往往會因為在程序配置中沒有提供相關的信息而不知如何變通。由此可見,傳統的播音主持核心的優勢,就是人類自身無與倫比的邏輯性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5-6]。

播音主持在新形勢下想要實現其創新性發展及自身成功轉變,就必須充分發揮其核心競爭優勢,達到播音主持的差異化發展。傳統的播音主持需要積極地加強自己的業務知識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業務技術能力和素質,尤其是要大力培養自身邏輯思考能力、創新能力、應急和適應能力等,這才是播音主持人員相對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的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支持的播音系統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打造自己的品牌特點,形成獨特的播音風格,向更加個性化、智能化的方向進化。人工智能播音技術盡管在現階段仍然無法做到傳統播音主持高效率的現場響應能力及獨特風格,但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絡信息科技進步與飛速發展,人工智能也必然會日新月異地進步與發展,人工智能播音的明天必將會更加美好。

6 ?結語

人工智能給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技術沖擊與嚴峻挑戰,播音主持從業者需要繼續努力,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新形勢下,要主動地學習,培養其親和力,提升綜合素養,形成個性化的播音主持工作風格,以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播音主持人才工作的新趨勢。在未來工作中,人工智能與傳統播音主持技術攜手共贏,才能真正實現播音主持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齊馨悅,徐青青.人工智能技術對播音主持行業的影響和應用研究[J].數碼世界,2020(11):62-63.

[2] 付曉.人工智能技術對播音主持的沖擊和影響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5):239-240.

[3] 鄭宗.人工智能技術對播音主持行業的影響和改變[J].科技傳播,2019,11(14):98-99.

[4] 宿旻.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發展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8):106-107.

[5] 陳彥宏.藝考《語音與發聲》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探索[D].揚州:揚州大學,2020.

[6] 何曉東.電視節目主持人參與短視頻創作策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0.

猜你喜歡
未來發展工作創新播音主持
關于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媒體融合下廣播電臺編輯工作創新研究
工業集中與廢棄物排放的關系
論微電影廣告的營銷傳播及發展策略
多維傳播語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與拓展分析
淺析控壓鉆井技術探討與展望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