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好閬中自然保護區的思考

2021-02-18 05:17李曉嫦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閬中自然保護區保護區

李曉嫦

每當提到閬中的自然保護區,在我們面前就會展現出一幅幅大自然的美麗而動人的畫卷。這里有嘉陵第一江山錦屏山,有“讀書巖”的大像山,有林中有園,園中有亭榭,古木參天,翠竹如云的盤龍山,有“云臺仙風”的玉臺山,有靈山 ,有如濕地公園的構溪河景區……。它們是那樣的絢麗多姿,儀態萬千。的確,自然保護區的名字總是和大自然中的真善美相聯系著,它們在科學研究、自然保護、宣傳、教育、旅游等方面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無怪乎有人把它們比喻為閬中自然資源中的明珠和皇冠上的寶石了。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承受的壓力和遭到的破壞也很嚴重。因此保護好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也是十分迫切的。

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各種重要的生態系統及其環境,拯救瀕于滅絕的物種,保護自然歷史遺產而劃定的進行保護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總稱。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然保護區是人類的天然“本底”。各種生態系統是生物與閬中環境間長期相互作用的產物。為了研究其資源和環境的特點,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護措施,不得不借助歷史文獻、考古材料、自然界殘留的某些特征、原始面貌。所以自然地帶保留下來的、都是極為珍貴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對于衡量閬中先民活動結果的優劣,提供了評價的準則,同時也對研討和以后發展途徑指出了方向。

第一、閬中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實驗室。為有關生態學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為設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實驗室。

第二、閬中自然保護區是向群眾進行有關自然和自然保護宣傳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館和自然講壇。是青少年、學生和旅游者參觀游覽的大課堂。也為旅游提供了場地。

第三、閬中自然保護區在改善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持生態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閬中是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巴國。勞動人民用自已的智慧和創造力,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早在公元前21世紀(約4000年)中國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時期,已有對自然保護工作的記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閬中有許多所謂的“風水林”、“神樹”、“仙山”、“神山”、“龍潭”等說法,都是為禁止干擾和破壞山林而確定的封禁地域。盡管這些鄉規民約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在客觀上都起到護閬中自然的作用。

1976年以后,精神生活和旅游事業的日益長,建立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意義廣大群眾所接受。使閬中的自然保護事業蓬勃發展。1982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對自然保護作了明確的規定。把自然保護事業的重要性題到了應有的高度,對閬中自然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閬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有效推動農旅融合,現代農業凸現“三變”,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使園區變景區,產業變風景,閬中的自然保護區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為了把閬中的自然保護區建沒得更加美好,促進對自然保護區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盡管近年來閬中有關部門對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提出了一些規劃、設想,但尚無一個權威性的、較完整的總體設想,因此,急需在閬中范圍內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布局。在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時,要更加有細統、有步驟地進行。要有界定、有特色、與國家有銜接,這樣可以明確閬中自然保護區在國家范圍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加強管理,明確職責。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要健全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歸口管理,分工負責,應配備適當的專業技術人員。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做好宣傳教,防止火災等。

第三、科學分類,區別對待。要根據閬中保護的對象和目的的不同,進行細致的分類,并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建立起適合閬中實際的自然保護區分類系統。例如:科學保護區、濕地公園、天然風景區、人工維持的自然保護區、綜合利用保護區等等。

第四、處理好幾個關系。加強科學管理,正確處理保護與管理、保護與旅游、保護與發展等幾個方面的關系,也是建設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措施。

目前對于保護與管理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主張:一種認為自然保護區最的管理標準就是保護起來,禁止經濟利用,保證自然保護區的天然狀態,避免任何形式的干擾,以便研究自然狀態下物種生長、發育的規律,以及自然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的網絡結構、能流、物質流的數量變化;需要進行人工干預的保護情況很多,特別是為了保持某些處于非頂級階段的生態系統,和某些由于自然環境改變而使物種處于瀕危狀態時,更需要進行人工干預。對于稀有動物的保護,有時也需要人工的管理;為保留地質剖面及風景為目的的的自然保護區中,人為的管理也是不可少的;

自然保護區開展一定的旅游事業是必要的,但必須劃分出固定的旅游區,并設置導游路線。不能讓旅游人數超過保護區的負荷,造成破壞。處理好旅游與保護的關系,除了要劃分出旅游區、進行監督外,同時要加強指導和宣傳,培訓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導游員,使宣傳教育貫穿于游樂之中,增加自然保護的科學知識,從而使旅游和保護和諧地統一起來。

自然保護區內一般最好沒有人為活動。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在保護區內的民居生活、生產與保護區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好他們的實際問題,即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應根據保護區特點與經濟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同時吸收部分群眾參與保護工作。

第五、加強科學研究。要進一步發揮閬中名城研究會的作用,加強對閬中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由于自然保護區的長期性、自然性和典型性的特點,不僅能提供環境與生物組成系統的珍貴本底資料,同時有利于長期定研究。例如:閬中保護區動植物區系、自然條件的調查研究;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動態;環境監測(包括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環境及污染物的變化);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研究。逐步建立起閬中自然保護區網絡和數據庫。

第六、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宣傳。近年來,閬中采取了多種宣傳形式,如:利用服刊、出版專著等刊物,制作幻、畫冊等視聽材料,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還應加強此項工作,讓世人知道。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閬中自然保護區的面貌將煥然一新,將豐富和補充中國自然界留給人類遺產的寶庫。

猜你喜歡
閬中自然保護區保護區
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閬中古城里覓得春節源頭
西部兩地入選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名單
湄公河淡水魚類保護區
拜春節之源到閬中過年
西部古城街名的文化語言學考察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
閱讀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