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高產種植方式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2021-02-18 06:16焦現麗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綜合防治技術病蟲害玉米

焦現麗

摘要:為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有效的加強玉米種植水平是必要的,為保證玉米高產,需要技術人員探索有效的玉米種植技術。本文從選種、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高產玉米種植技術,以期能不斷提高玉米種植水平,為進一步提高玉米種植產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玉米;高產種植;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1玉米種植適宜生長條件

首先,在溫度方面,玉米是一種喜溫的糧食作物,生長全過程對于溫度的需求較高,通常情況下玉米種植溫度環境需要保持在10℃以上,玉米種子發芽溫度在6℃-10℃,如果溫度低于10℃,會導致發芽速度較慢;溫度在16℃-22℃時,玉米種子發芽速度會有所提升,但是在40℃以上時會停止發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低溫。拔節期要求15℃-27℃,開花期溫度需要保持在25℃-26℃,灌漿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種對溫度的要求具有一定差異,我國早熟玉米品種要求積溫2000℃-2200℃;中熟玉米品種2300℃-2600℃;晚熟品種2500℃-2800℃。其次,在光照條件方面,玉米是一種短日光照糧食作物,在8h-10h的日照條件下能夠開花結果。相關研究表明,日漸藍色等短光波能夠促進玉米生長發育速度,玉米的光合能力較強,通常情況下玉米光和強度在35mgCO2/dm2·葉·h-80mgCO2/dm2·葉·h。再次,在水量條件方面,因為玉米植株高度較高,且葉面積較大,所以需水量較大,玉米適合生長在降水量為400mm-650mm的環境中,如果降雨量過少會對植株生長造成很大影響,同時會增加玉米出現倒伏、雜草以及病蟲害概率。最后,在土壤條件方面,玉米對于環境的適應性較強,所以對土壤環境的要求并不嚴苛,一般的疏松質土壤、有機鈣黑土以及砂質土壤中玉米都能夠存活。

2玉米高產種植方式

2.1土地整理

玉米生長對于環境適應較強,可以在大多數環境中成活生長。而基于高產目的,需在種植前對種植土地進行科學整理,選擇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土壤肥沃的地段,對土地進行深松翻耕,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而且還要盡可能選擇不連茬種植土地。在對種植土地整理時也要添加適當的肥料,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做好基肥施加工作,為玉米根部發育提供足夠養分。此外,在對土地進行深耕時,要將深度控制在27cm左右,一般是2年-3年進行一次深耕即可,這樣可以保持土地的高肥力,對土地中的石塊、雜草也要及時清除。

2.2選種與種子處理

玉米選種時一般以適合本地的優良品種為主。還可根據種植地條件或需求選擇籽粒型玉米種子。種子品種一般以當地農業局推廣的高產品種為主。常見籽粒類型的優良品種包括萬瑞1號、強盛101、大唐128號、種星168號等。為了提早預防玉米病蟲害,要對玉米種子進行消毒預處理,來消除種子表層的病原菌。一般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浸泡2-3h,或使用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浸泡2-3h。浸泡處理后的種子需要用清水清洗藥液后晾干,再用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以0.1%-0.2%的比例做預拌種處理。拌制好的玉米種子采用沙藏法儲藏30-40d。沙藏法中沙土與種子的比例為3∶1。將處理好的玉米種子分散藏入沙土中,在0-5℃的環境儲藏并適時播種。根據沙藏法的處理時間,玉米種子需在播種期前30-40d進行處理并儲藏。

2.3玉米播種

在玉米播種過程中,需要確保工作人員能夠恰當地選擇適合的播種時間,還有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再對其進行充分了解,選擇最為理想的播種時間。以A省為例,A省玉米種植通常情況下,春玉米播種會處于每年4月份-5月份,夏玉米播種會處于六月中旬,在玉米播種過程中也要根據實際的種植需求和條件來選擇相應的播種方式。在播種過程中,還要注重合理的密度設置,只有保證密植間距恰當,才能夠高產。在施肥時,由于玉米對于三要素的需求量各有不同,因此,要合理配置氮磷鉀這三種要素的比例,按照玉米品種和生長需求進行適當的需肥.具體來講,苗期施肥量需要占據總施肥量近10%左右,其中截至開花期對于肥料的需求量較大,要保持總肥料的近60%左右。

2.4田間管理和施肥

在優質玉米播種完成之后,需要進行田間管理,有效提高玉米的產量。在具體的田間管理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優質玉米的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需要定期檢查玉米的種植情況,如果存在缺苗現象,需要及時補種,全面提升優質玉米的發芽率和產出率。在玉米長出4片-5片葉子時,需要對其進行定苗,在具體的定苗處理工作中,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施肥、除草和灌溉等工作,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養料和良好的土壤條件,這對提高玉米的生長速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生長初期的玉米,需要進行松土作業,檢查玉米的生長狀況,為玉米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空間。在優質玉米的施肥工作中,必須選擇針對性的肥料,做到因地制宜,肥料的施加必須與土壤情況保持一致,肥料并不是影響玉米高產的主要因素,必須實現多項工作的協調,共同提高優質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3病蟲害防治

3.1大斑病、小斑病防治方法

在治療這種病害時,可以采用70%濃度的甲基硫菌靈800倍液,也可以采用50%多菌靈500倍液,還可以采用50%代森銨800倍液。觀察玉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及吐絲期間,按照一定的比例兌取,采用噴霧的方式每隔7-10天噴一次,采用連噴的方式,控制噴次在3次以內。黑穗病的防治,可以按照1:500的比例,選擇5096福美雙拌種,還可以根據藥種比例1:200采用20%的粉銹寧拌種。紋枯病是玉米大喇叭期最容易預防的疾病,選擇發病初期,采用朗文康、井岡霉素按照具體需求配比,對著果穗以下部位進行3次以內噴霧,間隔時間控制在7天。銹病發病的初期階段,采用20%粉銹寧粉劑進行配比并噴霧,控制時間間隔為15天一次。

3.2玉米黑粉病防治方法

第一,特點玉米黑粉病是常見的病害之一,發生頻率高,對玉米植株的危害較大,如果發病嚴重,會造成玉米的減產。玉米黑粉病主要危害玉米植株的根莖和葉片部位,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病。第二,治療措施。對病源進行全面的滅殺處理,將病根拔出干凈。做好田間的施肥工作,科學的搭配肥料的比例,不能盲目和大量的使用氮肥,否則會造成黑粉病的出現和蔓延。在播種環節,可以采取粉銹寧拌種,能夠減少該病的發病概率。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全面的噴灑,效果顯著。

3.3蚜蟲防治方法

蚜蟲的繁殖速度驚人,它通過汲取玉米或其他農作物中的汁液進行生存,因此對玉米本身的生長造成影響,嚴重者會導致玉米產量下降或死亡的問題。矮花葉病毒病原菌是主要載體,這種病菌能夠促使綠葉植物無法完成正常的光合作用,從而導致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受到限制,雖然可以利用食蚜蠅、瓢蟲等天敵可以進行防治,但一旦出現大面積的蚜蟲,則需要在特定環境下利用化學藥品進行防治,快速根治蚜蟲。使用的物理方法通常為黃板誘殺法,這也是保證玉米擁有更健康生長環境的方法。

3.4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是玉米生長的主要害蟲,主要對已經發芽的玉米上部造成影響,這種害蟲是一種有翅膀的黃褐色昆蟲,在玉米生長階段會對玉米上部的莖葉進行啃食,使玉米無法完成正常的生長,該害蟲會對玉米的花葉、雌蕊和雄蕊進行啃食,使玉米無法完成正常的受粉,進而影響玉米產量。防治方法:首先選擇抗病蟲害的品種,并在田間耕種過程中及時對害蟲問題進行排查,之后利用對環境污染較小的農藥進行防治,如果必須使用農藥,可以不噴霧,而是將藥液滴入玉米心葉中進行防治。

4結束語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做好高產種植技術管理,提高產量和品質意義重大。在高產種植技術實際應用中,務必要尊重地區實際,從多方面入手實現種植全過程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控,為玉米健康生長提供有利條件,實現高產高質。

參考文獻

[1]左海玲.芻議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19,(12):62.

[2]羅開明.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家參謀,2019,(12):95.

猜你喜歡
綜合防治技術病蟲害玉米
收玉米啦!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我的玉米送給你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小麥病蟲害防治的誤區及綜合防治技術
梨病蟲害防治時間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