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革命紀念館文物預防性保護的思考

2021-02-18 07:17賈敏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摘要:革命文物是歷史文化遺產中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極為重要的機制。而隨著我國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革命文物保護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問題。而對革命歷史紀念館來說,我們需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與使命,對革命文物進行保護,由此發揮其重要價值。本文對新時代文物預防性保護進行闡述,探究革命紀念館文物預防性保護的現狀及問題,以此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革命紀念館;紅色文物;預防性保護

文物本身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革命文物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極為重要,同時也是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厚滋養。2018年7月,我國政府便印刷了《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對于革命文物的保護提出了有效的建議。由此也體現出我國對革命文物保護的極為重視,而革命紀念館文物保護也進入了新時代。革命紀念館作為革命文物集中的場所,同時也是開展紅色革命教育的重要平臺,所承載了功能繁多,但其核心便是對館內的革命文物加以保護。目前來看,我國的文物保護進入新時代后,便已經從此前的搶救性保護轉變為預防性保護。

1、文物預防性保護概況

1.1 文物預防性保護歷史

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便提出預防性保護的概念,其主要措施是對當時的文物保存環境進行實時的監控。時間來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文物保護相關理論也逐漸提出,同時在實踐過程中得以完善,一系列的文物保護理論以及與此相關的著作出版,使得針對文物的預防性保護的概念逐漸明確。

也是在同時期,我國的文物科技保護工作正式開展,而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其,文物收藏機構也開始重視對文物進行修護的工作,而來到二十一世紀,隨著理論的深入探索以及實踐的總結,文物保護工作的理念與技術也已經不斷完善,對博物館、紀念館等館內的保存環境進行了完善。而2004年對于我國的文物預防性保護工作而言極為重要,這一年我國開設了文物保存環境達標試點,這也是我國文物預防性保護的元年。

1.2 文物預防性保護的內容

文物預防性保護主要是指通過對館藏文物進行質量管理、檢測、評估、調控,降低館內不利于文物的環境因素對文物產生負面作用,由此讓文物能夠在一個較為穩定且干凈的環境中已經保存,同時還需要阻止或者延緩文物因物理或者化學形式而產生了某種改變,由此使得文物能夠長期保存。目前,我國的文物保護早已從此前的被動保護,即:針對破損文物進行修復,轉變為主動保護,即:預防性保護,針對館內環境進行調控,以防文物產生負面的轉變。

2、革命紀念館文物預防性保護的現狀及問題

2.1 文物預防性保護現狀

現階段,文物預防性保護已經成為我國文物保護的重點工作之一,政府還專門設立了與此相關的專項保護資金以及項目,比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預防性保護項目”等等。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保護活動,由此樹立完善的預防性保護意識,使得從保護措施、方法、技術等多個方面的預防性保護形式得以推廣,提高館內文物預防性保護的水平。目前來看,我國28個省市150多加文博單位已經創建了200多個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投入資金已經達到15億元,許多館內已經安裝文物微環境檢測系統,且已經投入使用。

2.2 文物預防性保護存在問題

首先文物本體狀況較差。因我國的革命紀念館所保存的文物多數是19世紀40年代以后,在革命斗爭中,為了爭取民族獨立,驅除韃虜,尤其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所開展的一系列的革命斗爭的重要實物。雖然文物時間較短,但多數的文物本體狀況卻出現了較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文物本體存在問題,比如:一些報紙、書籍、手稿等等,這些文物因當時的條件有限,因此紙張、印刷等工序相對粗糙,極易產生自然損壞。

其二,因我國近代社會經歷了多年的戰爭,處于較為動蕩的狀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許多文物的環境極為惡劣,當文物進入紀念館時便已經受到損害。

其三,因許多革命紀念館在將革命文物入館收藏之前并未進行除塵、殺蟲等方面的有效處理,導致許多文物所處的館藏環境較好,但依舊不可避免出現自然損壞的情況出現。

其次文物保存環境較差。革命紀念館的保存環境主要是指包括文物庫房、展廳、展柜等空間的物理、生物、化學的條件。環境條件對于文物的保存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導致文物損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還包括了溫濕度、氣體、光輻射等等,而這些因素也是針對文物預防性保護重點關注的方面。

因我國的革命紀念館的建立是依托于革命遺址,因此地理位置不佳,通常偏僻,而紀念館的整體設施也相對陳舊,尤其是對于建立時間較長的革命紀念館,其文物存儲環境、展廳環境等等都存在諸多的問題,其保存環境不夠穩定,潔凈程度不足,而這樣的保存環境使得文物經過一段時間后便會產生物理和化學性質的變化,由此收到損傷。

最后人員保護意識較差。革命文物預防性保護投入的資金較少,實施起來也相對容易,同時還可以達到保護文物的效果。由此可見,預防性保護要比在文物已經損害之后對其進行修復要更具優勢。但是,我國的革命紀念館多數面積不大,且工作人員需要從事的工作內容也相對繁雜,比如:庫房工作人員除管理庫房外,可能還需要兼任門票收銀的工作,而這樣一經濟價值來衡量革命文物的觀念,對于保護文物是極為不利的。革命紀念館又多數是以書籍手稿、日常用具等文物為主,這類文物的經濟價值不高,也導致館內的工作人員對此類文物的保護意識相對欠缺。

3、革命紀念館文物預防性保護有效措施

3.1 提高工作人員保護意識

針對革命紀念館的文物保護,不僅是通過措施達到保護目的,還需要讓工作人員具有保護意識,以及管理的能力。尤其是在我國各項文物保護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下,工作人員可以根據這類指導性文件開展相關工作。而革命紀念館則需要據此培養館內的專業人才,構建人才梯隊,提升館內工作人員的預防性保護意識以及業務水平,由此適應新時代革命文物保護的要求。

3.2 加大資金投入

從長遠來看,對于革命文物預防性保護所投入的經費與修復文物相比要少,但其投入多數屬于一次性支出,許多革命紀念館本身經費有限,當地政府對此的財政預算也極為有限,無法一次性投入巨大資金。因此,革命紀念館可以向上級部門爭取經費,可以申報專項資金。同時,紀念館本身還可以拓寬資金來源,讓全社會參與其中。

3.3 根據館內實際情況適度有效保護

全國第一次移動文物普查完成后,對于革命文物的保存情況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各個革命紀念館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保護方案。比如:針對面積較小的紀念館,想要改造保護文物的環境相對較難,可以從改善小環境、微環境著手,對展廳、展柜等方面開展預防性保護的工作。

首先是對館內的溫濕度加以控制。溫度對于文物的影響較大,數據顯示,溫度每升高10度,化學反應的速度便會提升1~3倍左右,進而使得文物本身產生物理或者化學層面的改變,對文物的結構造成了破壞。因此,應當對館藏溫度加以控制,使得文物處于較為適宜的環境中。

其次是對館內濕度加以控制。濕度增大對于環境影響較大,會使得文物產生化學反應的速率也會有所提升,并且還為微生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濕度對文物所產生的影響甚至要大于溫度。因此,我們應當對館內的濕度加以監管,將館內濕度控制在一個理想的范圍內,實時監測館內濕度的變化,據此采取措施。

第三是對館內的光照度進行有效的調控。不適合的照明會加劇館內文物的損傷。其危害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其一是熱輻射效應,加劇了文物的化學反應,使得館內的溫濕度有所改變,導致文物表面出現硬化、褪色等情況;其二是光化學效應,對于文物的材質有極強的破壞力,尤其是紫外線、紅外線光輻射對于文化的損傷極大,館內的工作人員需要對館內的文物進行了解,將館內文物對光照的敏感度加以區分。比如:水彩畫、文獻、標本等等對于光照極為敏感,而油畫、壁畫對于光照是比較敏感,金屬、玻璃制品、陶瓷品是不太敏感??梢詫Σ煌奈镞M行區分,對文物的光照度進行控制。尤其是在展出時,應當對不同文物的展出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減少光照對于文物的損害。

4、結語

保護革命文物對于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傳承是極為有利的,因我國革命紀念館開展預防性保護的工作時間較短,但在新時代大背景下,我們應當采用適度的方式,構建和完善預防性保護文物的理念與措施,由此使得保護文物能夠可持續性發展,形成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韋春鳳. 淺談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措施[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7):2.

[2]李妮. 影響館藏文物保存的環境因素及預防性保護淺析[J]. 東西南北, 2019, No.547(23):136-137.

[3]趙贊. 對革命文物藏品的保管保護初探[J].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8):2.

作者簡介:賈敏。出生年月:199006。性別:女。籍貫: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店上鎮。民族:漢族。職稱:助理館員。學位:大學本科,工學學士。研究方向:文物利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