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乳喂養通識課

2021-02-21 05:42策劃編輯自我保健編輯部
自我保健 2021年12期
關鍵詞:乳汁哺乳乳頭

策劃/編輯·《自我保健》編輯部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死亡的700多萬5歲以下兒童中,有50%是直接或間接地由營養不良造成的,其中2/3以上與出生后第一年的喂養不當有關。今年“世界母乳喂養宣傳周”的主題是:保護母乳喂養,共同承擔責任。

母乳是6個月以內嬰兒最適宜的天然食物。母乳喂養特別是純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幼兒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而且在增強免疫力、預防營養性疾病及幫助子宮恢復、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痹拘攀牡┑┫胍o寶寶最好的保護,沒想到卻有不少人栽在了第一步——母乳喂養上!為此,本刊征集了一些有關母乳喂養的常見問題,邀請專業護師、專家醫生共同幫助哺乳期母親科學喂養。

母乳喂養中的十個常見問題

文·王麗萍(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副主任醫師)

李紅(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護理部主任、主任護師)

饒琳(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護理部副主任、副主任護師)

龔文艷(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產科病房護士長、主管護師)

秦安(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母乳喂養的科學技巧你掌握嗎

問題一:“母嬰同室”對母乳喂養有好處?

母嬰同室是建立母嬰關系、增進母嬰感情的良好開端。新生兒睡在媽媽旁邊的小床里,為母嬰相互接觸和溝通提供了方便和快捷,而母嬰相互接觸又為日后的生活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母嬰之間靠視、觸、聽、嗅甚至味覺等方面來傳遞信息,以達到心靈感應和相互溝通的目的。

為了養育健康、活潑的孩子,產婦和新生兒采取母嬰同室具有重要意義。母嬰同室可以方便媽媽隨時給孩子哺乳。而且分娩后的前3天是乳汁分泌的黃金期,產婦的乳房會持續感覺到腫脹。聽到寶寶的哭聲,看到寶寶的一舉一動,這些都能促進產婦的乳汁分泌增加。新生兒的嘴巴不斷吸吮產婦的乳頭,還能促進下奶量。

對嬰兒而言,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最能滿足嬰兒發育成長的需要。母乳容易消化吸收,能防止腹瀉,溫度適宜,經濟實惠,同時母乳中含有抗體,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還能增加母嬰之間的感情。

目前,母嬰同室作為醫院一種新的管理制度,如今已廣泛開展,媽媽用母乳喂養嬰兒會很方便快捷。母乳也會來得快,這使嬰兒更能心滿意足,對那些喂養寶寶有困難的媽媽特別有益。

順利開奶要知道

1 孕前學習相關母乳喂養知識,建立信心和信念;2 孕期做好母乳喂養的心理和生理準備,對可能遇到的困難有解決的方案和支持的資源;3 產后早接觸早吸吮和母嬰同室;4 實施母乳喂養時有正確的方法;5 頻繁地吸吮;6 友好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

問題二:為什么說開奶前盡量別用奶瓶喂寶寶?媽媽如何順利開奶?

如果順利分娩,母嬰健康狀況良好,嬰兒娩出后應盡快吸吮媽媽的乳頭,刺激乳汁分泌并獲得初乳。開奶時間愈早愈好,正常新生兒第一次哺乳應在產房開始。當新生兒娩出、斷臍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將其放在媽媽身邊,與媽媽進行皮膚接觸,并開始讓嬰兒分別吸吮兩側乳頭各3~5分鐘,可吸吮出數毫升初乳。剛出生的嬰兒已具備很強烈的覓食和吸吮反射能力,媽媽也十分渴望看見和撫摸自己的嬰兒,這種親子接觸有利于乳汁分泌。故新生兒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是母乳。正常分娩的情況下,喂新生兒時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兒吸吮的積極性,也可降低過敏風險。

開奶前應鼓勵媽媽每日進行8~12次的有效吸吮來促進乳汁的分泌。原則上,親喂的乳腺刺激引發的泌乳反射較儀器(奶泵)的被動刺激更為強烈,因此開奶前哺乳媽媽應接受指導做好母嬰接觸和吸吮動作。在充分接觸和吸吮的前提下,若寶寶出現嚴重跌磅或體重不升的情況,應在評估的基礎上,聽從醫生的喂養建議,選擇補充性的配方奶。

問題三:高齡媽媽生育三胎后,母乳還有營養嗎?母乳不足怎么辦?

目前沒有相關研究證明高齡和多產次對母乳的成分有所影響。但有不少研究表明,母乳成分的影響因素有:地域、種族、不同泌乳階段、產婦自身狀況(產婦身體質量指數、膳食情況、營養補充劑、服用藥物、生活習慣)、嬰兒特征(嬰兒日齡、早產與足月、出生體重)。

想要提高泌乳量,就要知道泌乳的生理過程。分娩后,胎盤娩出,孕激素急劇下降,泌乳素水平急劇上升,達到非孕狀態的20倍之多,促使乳腺大量產生乳汁。與泌乳相關的激素主要有2種:泌乳素和催產素。泌乳素作用于乳腺腺泡的分泌細胞,促使乳汁分泌。催產素作用于乳腺腺泡的肌上皮細胞,使肌上皮細胞收縮,把乳汁分泌到乳腺管內并引發噴乳反射。寶寶頻繁吸吮會使媽媽血漿中的泌乳素水平成倍增加,也會激發催產素的分泌。泌乳的啟動和維持,取決于媽媽內分泌的變化,也取決于一些外界條件,如嬰兒頻繁地吸吮、規律地乳汁有效移除等等。

問題四:哺乳的媽媽吃得好能提高母乳質量嗎?哺乳期媽媽的飲食要注意什么?

合理的營養和飲食搭配可以提高母乳質量,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增加乳母進食量人們每天需要攝入一定的能量來維持身體健康,而個體所需的能量取決于其年齡、體重、身高和身體活動程度。當媽媽哺乳時,其身體會努力運轉以產生乳汁,因此需要補充額外的能量。哺乳媽媽需要比非哺乳媽媽吃得更多。

增加液體攝入量哺乳媽媽需要確保自己飲入足量的液體,應有主動飲水習慣,每日餐食中應有湯汁或稀粥,如魚肉湯、蔬菜豆腐湯、小米粥等。如果媽媽出現口干或深色尿液的情況,可能需要飲入更多的液體。部分媽媽的體會是:哺乳前半小時喝湯或飲水,哺乳時隨時喝湯或飲水均會對增加奶量有所幫助。

根據進食習慣,部分媽媽需使用多種維生素和/或礦物質補充劑如果哺乳媽媽的日常膳食能達到食物多樣、平衡膳食、合理營養,通常不需要使用礦物質維生素補充劑。但是,膳食單一,缺少畜肉、雞肉、魚肉和奶制品的情況下,建議哺乳媽媽常規服用多種礦物質維生素補充劑。如果在分娩后發生貧血現象,哺乳媽媽需要服用含鐵的營養素補充劑,還需要確保自己每日獲得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也可增飲奶量,多曬太陽,以保持骨骼強壯。

哺乳期媽媽吃深海魚要注意

由于汞污染問題與深海魚有關,近年來還有日本福島核電持續向海洋排泄大量核廢料等放射性污染問題,哺乳媽媽應該避免食用某些含有大量汞的魚類。汞是一種可通過乳汁進入孩子體內的重金屬元素,對孩子的腦部和神經系統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含有大量汞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大鯖魚/青花魚、方頭魚等。媽媽可進食含汞量少的魚肉和其他海產品,如蝦、淡金槍魚罐頭、鮭魚、鱈魚、鯰魚,但一周不要超過2次。有過敏史的哺乳媽媽應回避有過敏風險的食物,如果孩子出現濕疹等過敏現象,要回避深海魚蝦類食品。

寶寶千天發育“機遇窗口期”離不開科學母乳喂養

問題五:給寶寶喂母乳,還需要另外喝水嗎?為什么要提倡6個月的純母乳喂養?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喂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以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所以6月齡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

0~6月齡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時期,但嬰兒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謝廢物的排泄能力仍較低。母乳既可提供優質、全面、充足和結構適宜的營養素,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適應其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進其器官發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6月齡內嬰兒需要完成從宮內依賴母體營養到宮外依賴食物營養的過渡,來自母體的乳汁是完成這一過渡最好的食物,任何其他食物的喂養方式都不能與母乳喂養相媲美。母乳喂養時,母乳中的營養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構成一個特殊的生物系統,為嬰兒提供全方位呵護,助其在離開母體子宮的保護后,仍能順利地適應大自然的生態環境,健康成長。

6月齡內嬰兒處于1000天機遇窗口期的第二個階段,營養作為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對其生長發育和后續健康持續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母乳中適宜數量的營養既能提供嬰兒充足而適量的能量,又能避免過度喂養,使嬰兒獲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長速率,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因此,對6月齡內的嬰兒應給予純母乳喂養。

問題六:寶寶出現吐奶怎么辦?寶寶總打嗝,是因為吃得太多嗎?

新生兒容易發生溢奶的情況,這和其特有的生理結構相關。這一階段的寶寶胃部偏橫位,而其開口賁門發育不成熟,比較松弛,加之喂養吞咽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攝入空氣,導致胃部的奶液伴隨著氣體向上的過程返流至食管甚至口腔而吐奶。

打嗝是嬰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打嗝的發生是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吃奶過快或吸入冷空氣等刺激了自主神經而使膈肌突然收縮,引起迅速吸氣并伴有“嗝”的發聲,一般會有節律的持續一段時間。

吐奶和打嗝都和胃內的空氣攝入有關。在喂奶的過程中可以間歇性的給予拍嗝,抬高上半身,從上而下輕撫或輕拍寶寶背部,采用叩擊手法,要求手指彎曲呈空心拳式,避免手掌直接拍打背部。暫停喂奶和不斷改變姿勢能減緩寶寶的吞咽動作,減少因連續進食導致的空氣的吞入。停頓間歇的選擇以喂奶過程中的自然停頓為主,比如更換乳房時,不要在寶寶吃奶興致較高時突然打斷,因為一旦發生哭鬧會導致吞進更多空氣。

問題七:什么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多大斷奶好?

出生6個月之后,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求,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于2002年聯合發布了《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推薦嬰兒出生6個月(180天)后開始添加輔食?!?~24月齡嬰幼兒喂養指南》推薦嬰兒滿6月齡后逐漸引入母乳之外的各種食物。

《嬰幼兒喂養全球戰略》建議,在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喂養,以實現嬰兒的最佳生長、發育,之后為滿足嬰兒不斷發展的營養需求,嬰兒需要獲得安全的輔食補充,同時可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2歲以上中國營養學會。針對我國6月齡內嬰兒需求,提出6月齡內嬰兒喂養指南: 1 產后盡早開奶,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2 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 3 順應喂養,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4 生后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不需要補鈣;5 嬰兒配方奶是不能純母乳喂養時的無奈選擇; 6 監測體格指標,保持健康生長。

離乳時間是在滿足嬰兒營養和發育需求的基礎上確立的。離乳不僅是一種行為,還是一個嬰兒從乳房以外的地方得到食物的過程。離乳分為自然離乳、逐漸離乳和非正常離乳,前兩種是正常的離乳過程。自然離乳是以嬰兒為主導的離乳方式。所有寶寶都會因為長大而不再需要哺乳,但個體差異較大,自然離乳的年齡會有較大差別。

逐漸離乳是由媽媽主導的漸進式的離乳方式,通過逐漸減少哺乳的頻率和當感覺乳房脹痛時排出少量乳汁,逐步減少乳汁量,盡可能舒適地離乳。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母乳的需求量逐步減少,哺乳的營養功能慢慢轉變為情感鏈接和免疫功能,離乳難度越來越小。非正常離乳主要指突然離乳、斷崖式離乳,由于主觀或客觀原因引起的母嬰分離而造成的離乳,會使媽媽和寶寶都經歷程度不同的痛苦,要盡量避免。

哺乳期媽媽也要健康管理

問題八:哺乳期堵奶怎么辦?堵奶造成哺乳期乳腺炎該怎么辦?

如果出現乳腺導管阻塞或乳腺炎,就需要改進乳房引流。如有下列任一情況,應積極尋找原因并糾正:1 含接不正確,造成乳頭破裂,媽媽要學會判斷嬰兒是否含接正確,并及時調整,讓寶寶以正確的姿勢含接。2 媽媽衣服太緊,尤其是哺乳胸罩或手指的擠壓,造成乳房排出乳汁不暢時,應進行糾正。3 大乳房引流差,建議變換不同的喂奶姿勢,使乳房各個乳腺管吸引通暢。媽媽喂奶時,用手托起乳房,使乳房下部的乳腺管角度變小,有利于引流。

有乳腺導管阻塞及乳腺炎的哺乳媽媽進行母乳喂養要注意:

1 經常喂哺,最好是母嬰同室,這樣當嬰兒想吃奶時媽媽隨時可以喂。2 嬰兒吸吮時,媽媽可用手指輕輕從阻塞部位上面朝乳頭方向按摩,這樣有助于解除乳腺管的淤積。媽媽擠奶時可能發現黏稠的乳汁栓子和乳汁一起排出,而嬰兒吞下栓子是安全的。3 熱敷乳房。兩次喂奶之間可用熱毛巾熱敷乳房。熱敷乳房時應注意此時乳房敏感度下降,溫度不能過熱,以免造成乳房皮膚的損傷。4 變換哺乳體位,這有助于從乳房的各個部位平均地排出乳汁。媽媽可以用環抱式的體位喂奶,以取代每次都抱在胸前的喂奶姿勢。5 先在健康一側的乳房哺乳,疼痛可能會抑制噴乳反射,可以在噴乳反射開始后再換到患側乳房,這樣可能好一些。6 遵醫囑使用抗生素。7 注意休息。

如果是早期的乳腺炎,并沒有形成膿腫是可以繼續喂奶的。通過喂奶還可以減輕乳汁淤積,并不用擔心會通過乳汁感染嬰兒。

如果母乳喂養困難,可以用手或吸乳器幫助擠出乳汁。比如,有時媽媽不愿用患側乳房喂奶,特別是在很痛的時候;有時嬰兒拒絕吃感染乳房的乳汁,可能因為乳汁味道有變化。在這些情況下,就需要擠奶,如果乳汁存留在乳房里,可能會形成膿腫。

哺乳媽媽在這些情況下要接受治療

通常阻塞部分的乳房引流改善后,乳腺導管阻塞或乳腺炎在一天內就會好轉,但是如有下列任—情況發生,媽媽就需要額外治療了: 1 癥狀嚴重者; 2 乳頭有皸裂,細菌通過這里能進入乳房;3 改善引流后24小時癥狀無改善,治療或轉診,使之得到進一步治療。

問題九:母乳喂養寶寶,會讓媽媽的乳房下垂嗎?哺乳期媽媽如何預防乳房下垂?

乳房隨著人衰老的進程會出現下垂,這是庫珀韌帶的老化和松弛造成的。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的體重增加的確會影響庫珀韌帶的結構完整性,引發過度拉伸,從而出現乳房下垂的情況,但與哺乳之間并沒有直接的關聯性。實際上,庫珀韌帶的老化和松弛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體重指數、家族遺傳史、運動方式和個人生活習慣等等。換言之,即使女性未有孕產史或母乳喂養史,乳房的形態也會隨著年齡的推移發生變化。

哺乳期媽媽預防乳房下垂的方法大致有:

正確的喂奶方法在哺乳期內,媽媽要選擇正確的喂奶方式,以防乳頭疾病發生。喂奶時,媽媽須先將乳房托起,再用乳頭逗寶寶下唇,等寶寶張開嘴后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塞入寶寶口中,讓寶寶慢慢吸吮。寶寶吃飽后,媽媽記得要輕柔地將乳頭從寶寶嘴里移出,不可強行拔出。

攝入豐胸食物產后媽媽要注意營養的均衡攝入,不挑食,如想胸部變得更豐滿,可多喝雞爪花生湯、鮮奶燉燕窩、花生燉豬蹄、雙膠糖水等。

保持乳房清潔產后乳房開始分泌乳汁,寶寶吸吮乳汁后乳頭周圍可能會有垢痂形成。媽媽可將植物油涂抹在乳頭周圍,使垢痂軟化,再用濕布沾堿性的肥皂水將乳房清洗干凈。

堅持乳房按摩為防止乳房下垂,媽媽睡前可對乳房進行按摩。具體方法是將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放在對側乳房上,以乳頭為中心,順時針由乳房外緣向內側推行、按摩,每次10~15分鐘。

產后健胸操媽媽產后若希望乳房結實豐滿,要堅持做健胸操,如做簡單的擴胸運動、仰臥起坐、俯臥撐等,以幫助鍛煉胸部肌肉,防止胸部下垂。

問題十:疫情期間,哺乳期媽媽需要注意什么?

佩戴口罩,2~4小時更換1次1 普通產婦建議使用醫用外科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2 特殊人群,比如可能接觸確診病例的高危產婦,建議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級別); 3 紙質口罩、棉布口罩、海綿口罩及活性炭口罩均不推薦使用。

勤洗手產婦應及時清潔洗手,尤其是咳嗽(打噴嚏)后、接觸公共物品(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給新生兒處理大小便后及母乳喂養前后等,避免用臟手接觸自己及新生兒的口、眼、鼻。此外,不要對新生兒以口喂水、喂奶、嘴對嘴輕吻等。

注意個人衛生1 房間每天至少通風2次,每次通風30分鐘以上,通風時產婦要注意房間溫度變化,適當增加衣物,避免引起感冒;2 產婦應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及醫院門把手、門簾、醫生白大褂等,接觸后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含乙醇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3 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桶中,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離; 4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

乳頭清潔產婦乳頭一般不需要進行清潔消毒,尤其不要用濕巾紙、乙醇、肥皂水及消毒劑,因為會洗掉乳頭和乳暈上的保護性油脂和周圍細菌。但當乳頭及乳暈特別臟、進行哺乳前未洗手就接觸乳房時,則需要清潔乳頭??捎蒙倭糠试硭鍧嵢榉亢笤龠M行哺乳,并在哺乳后擠少許乳汁或護膚霜涂抹乳頭及乳暈,以保持濕潤,避免乳頭皸裂。

母乳喂養的10大謠言 別再踩坑了

“生完寶寶以后,等到奶脹了才喂奶”“吃母乳吃不飽的,還可以喂點奶粉”“哺乳疼,多喂幾次,皮松了就沒事了”“沒奶,多吃點下奶的湯下奶”“喂奶不能吃辣、不能吃冰激凌”……關于母乳喂養的這些說法,到底孰真孰假?母乳喂養,究竟該怎么做?

謠言一 生完以后 等到奶脹了才喂奶

文·吳文燕(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副主任護師、護理部督導)

錯!寶寶還未出生前,媽媽的身體就在為哺乳做準備了。

產后最初的72小時,雖然母乳還沒大量分泌,但寶寶也是帶著媽媽給予的能量出生的。產后讓寶寶少量多次(8~12次/24小時)地吸吮刺激泌乳,移除乳汁,同時堅持夜間哺乳,順應泌乳素的夜間分泌高峰,早期寶寶即可獲得充足的營養攝入,同時也保證了媽媽乳腺管的通暢,減少乳汁淤積。但早接觸的時候,我們也要關注寶寶的安全:1 媽媽可呈半臥位,抬高床頭,將寶寶的頭偏向一側,放置在媽媽的胸部,使寶寶和媽媽胸貼胸、腹貼腹,不可在乳房、雙乳之間或腹部俯臥; 2 注意觀察寶寶的面色和呼吸情況、口鼻不被堵住,避免發生呼吸衰竭問題;3 陪同的家屬不可離開,應觀察好寶寶的情況。

謠言二 吃母乳吃不飽的攢一攢 奶多的時候一起喂 可以喂點奶粉

文·單珊珊(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母乳不僅能夠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而且是最適合新生兒的食物來源。

母乳的成分在每次哺乳過程中、在每天的24小時、在新生兒的不同階段,都呈動態變化,我們主張按需哺乳來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哺乳時,我們可以從寶寶大小便、體重的變化,科學評估媽媽的奶量是否充足。

怎么才能讓媽媽有充足的乳汁?不是靠“攢一攢”。母乳的產生與寶寶的有效吸吮、乳汁的有效移出呈密切正相關。

想要乳汁充足,就需要按需哺乳,不限次數、不限制時間地哺乳。當寶寶有需求的時候,就讓寶寶到媽媽胸脯上進行有效的吸吮和乳汁的移出,使媽媽和寶寶達成一個供需平衡的狀態,這時哺乳就能順利進行!

謠言三 哺乳疼 多喂幾次 皮松了就沒事了

文·侯燕文(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副主任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正確的喂奶過程,媽媽和寶寶都是舒適的,不會疼!

哺乳是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互動。如果寶寶沒有唇腭裂、舌系帶過短等因素影響含乳,那么錯誤的哺乳姿勢就是導致乳頭疼痛的主要因素。

而哺乳姿勢可以有很多選擇,比如側臥、搖籃式、半躺式等等,我們建議媽媽根據不同場景需求嘗試不同體位,找出最適合自己和寶寶喂養體位。

哺乳要點

1 寶寶的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 2 寶寶面向媽媽并整個身體靠近媽媽; 3 寶寶的臉貼近媽媽的乳房; 4 寶寶的下巴觸及乳房。

乳頭含接要點

1 不對稱含接,嘴唇呈魚唇狀,上下唇都是外翻,在寶寶嘴唇的上方,我們可以看到媽媽部分的乳暈,而寶寶的下巴卻緊貼媽媽的乳房; 2 媽媽能聽到寶寶吞咽的聲音,并感受到寶寶慢而深的吸吮動作;3 整個喂哺過程,媽媽沒有感到乳頭疼痛。

謠言四 沒奶 多吃點下奶的湯下奶

文·王悠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增加泌乳量的有效方法是寶寶多次吸吮和鼓勵媽媽建立哺乳信心。

大量飲用湯水其實不利于乳汁分泌。當攝入液體超過機體需要量,抑制下丘腦-垂體后葉系統會釋放抗利尿激素,引起利尿,排出過剩的水分;同時,還可能抑制下丘腦的催產素分泌,抑制乳汁排出。

與孕前相比,純母乳喂養嬰兒的媽媽每天的能量需要量要增加450~500千卡,這些需求通過正常的均衡飲食即可滿足,不必刻意大量進補。

謠言五 發燒了奶不行 不能吃

文·王悠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發燒并不是一種疾病,只是某一疾病的癥狀表現。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媽媽發燒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真的需要停止哺乳。

比如媽媽們最常遇到的乳腺炎,因乳汁淤積引起了發燒癥狀,直接原因是乳管堵塞,此時媽媽更應該母乳喂養,只有寶寶頻繁有效地吸出乳汁,才能更快速地緩解乳汁淤積,從根本上緩解乳腺炎!

在感冒、流感引起的發燒時,很少情況下需要停止母乳喂養,因為母乳喂養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概率,其產生的抗體是寶寶最好的保護。

所以媽媽生病時,做好勤洗手和戴口罩等個人衛生工作,基本都可以持續哺乳。

謠言六 喂奶不能吃辣、不能吃冰淇淋嗎

文·楊潔(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哺乳期能吃辣椒,也能吃冰激凌。

辣椒、大蔥以及姜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可能會改變母乳的氣味,但不會傷害寶寶。偶爾嘗試氣味不同的母乳,有助于孩子在添加輔食時,接受不同的食物。因此,只要寶寶不是特別抗拒氣味改變的母乳,無論辣椒、蔥、姜、香菜,都是可以吃的。

至于生冷食物,只要適量,也是可以吃的。乳汁的溫度不會因為食物的溫度而改變,只要來源和加工符合衛生標準,并且媽媽和寶寶對海鮮不過敏,刺身等生肉也可以吃。

真正不適合吃的食物

酒精媽媽過多攝入酒精對嬰兒和自身都有害處。美國兒科學會的規定:1次飲酒不超過340毫升啤酒、110毫升紅酒、30毫升烈性酒,并且應該在喂奶后飲酒,盡量隔2個小時之后再喂奶。

咖啡因按照美國兒科學會的規定,咖啡因每天總量大約攝入300毫克或更少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媽媽喝完咖啡后,母乳喂養的嬰兒出現煩躁不安、不睡覺的表現,則需要考慮減量甚至停止攝入。記住,咖啡、奶茶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

謠言七 來月經了 就不能給寶寶喂奶了

文·楊潔(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哺乳媽媽來月經的時候并不影響母乳的營養,也不會產生不利于嬰兒健康的一些物質,完全可以繼續母乳喂養。

月經的正常生理過程受下丘腦神經調控,哺乳期間,乳頭頻繁的刺激會導致下丘腦神經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較少,使排卵和月經都受到了抑制。

一般來說,哺乳媽媽如果不哺乳,那么在產后的6~10周就會恢復月經。如果進行母乳喂養,來月經的時間就說不準了,有研究表明4~18個月都是有可能的。此外,恢復月經的時間也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媽媽的種族、居住地區、生活水平、產次以及媽媽的身體質量指數等。

謠言八 吃母乳多健康啊 不用添加輔食

文·鄭錦霞(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健康媽媽的乳汁完全可以滿足健康足月兒生后6個月內所需的全部營養。

但是到了6個月之后,母乳提供的能量和營養與嬰兒之間的需求出現了差距。這時候母乳的分泌量不再增加,嬰兒的營養需求卻還在持續增加,就需要通過母乳之外的食物去補充營養差距,這些食物我們稱為“輔食”。

輔食添加要點

適宜的添加年齡對于大多數小兒,滿6個月是開始添加輔食的適宜年齡。

繼續母乳喂養在添加輔食期間,母乳喂養仍然是營養素和某些保護因子的重要來源,不能完全斷掉母乳。

由一種到多種開始添加輔食時,要一種一種地逐一添加,當嬰兒適應了一種食物后再開始添加另一種新食物。

由少量到多量開始添加的食物可先從每天1次開始,之后逐漸增加次數,2~3次。每餐食物的數量也由少到多。

由細到粗合適的早期輔食,應該是泥糊狀的,能用小勺舀起,不會很快滴落。

單獨制作嬰兒輔食宜單獨制作,不加鹽、糖和其他調味品。

按需喂養嬰幼兒的飯量、進食節奏均存在個體差異。

積極喂養喂養孩子,我們不僅要看身高體重情況,更需要母嬰間的快樂互動,健康地喂養。

謠言九 6個月以后沒營養了 要斷母乳了

文·江會(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

錯!母乳是嬰兒最安全、最完整、無公害、綠色環保的純天然食物,它含有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抗體,是嬰兒的黃金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母乳協會提倡嬰兒6個月之前給予純母乳喂養,6個月至2歲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在母乳喂養的同時要補充其他的食物。

在6個月時添加輔食,主要是為了滿足寶寶身體快速成長對營養素的需求,同時也是為了循序漸進地向幼兒階段的飲食進行過渡。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母乳在任何階段都是有營養的。

謠言十 斷奶以后要排殘奶 不然會得癌癥

文·劉金鳳(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主管護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錯!“殘奶致癌”沒有科學依據,不用慌!殘奶,一般是指斷奶后殘留在乳房內的乳汁。

哺乳媽媽逐漸離乳后,負責產奶的乳腺組織功能會逐漸退化,在乳腺管中和乳腺組織當中依然還是有一些殘留的乳汁,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我們機體消化和吸收。這個消化吸收的時間有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正常的現象。

在這個時期里面,如果我們對乳房進行擠壓,仍有可能擠出一些白色的甚至是淡黃色的殘余乳汁,這是正常的現象。這些殘留的乳汁對人體并沒有什么影響,媽媽也不會感覺到任何不舒服。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排殘奶!

猜你喜歡
乳汁哺乳乳頭
按摩推拿護理緩解哺乳期乳汁淤積諸癥的作用
會哺乳的樹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及常見疾病治療探析
乳汁點目需謹慎
乳頭有很多冷門知識
媽媽的奶為何變色了
乳頭凹陷還是早矯正的好
答女青年讀者問:沒有乳頭怎么辦?
與乳母談哺乳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