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氣和胃針法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觀察

2021-02-21 08:36羅恒會劉芳羅珺鈺鄧琴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針灸

羅恒會 劉芳 羅珺鈺 鄧琴

摘要:目的?觀察調氣和胃針法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120例產后缺乳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治療組采用調氣和胃針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電針治療。觀察2組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泌乳量的變化。 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總有效率為75.00%,2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泌乳量、血清催乳素較治療前增加(P<0.05),且治療組的增加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結論?調氣和胃法治療產后缺乳療效較好,此法安全有效、操作簡便,值得推廣。

關鍵詞:調氣和胃針法;針灸;產后缺乳

中圖分類號:R271.44?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21)01-0066-03

產后缺乳是產婦在哺乳期內乳汁分泌少或沒有乳汁,滿足不了哺育嬰兒的需要。在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年代,產后缺乳現象卻在逐漸增加,這成為許多產婦的煩惱。針灸治療產后缺乳癥,首見于《針灸甲乙經》,后世也有許多實例研究證明針灸治療產后缺乳具有明顯的優勢與良好的效果。筆者在臨床中應用調氣和胃針法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20位患者為產后3 d~56 d、23~37歲產婦,其中初產婦86位,經產婦34位。 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比例為1∶1。其中治療組年齡23~37歲,平均28.6歲。對照組年齡24~36歲,平均27.5歲。2組患者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2組患者間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產后乳汁量少,甚至全無,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2)乳房松軟空虛,擠壓后乳汁點滴而出,質稀?;蛉榉棵洕M,乳腺成塊,擠壓時疼痛且乳汁難出,質稠。(3)因乳頭凹陷和乳頭皸裂造成的乳汁壅積不通,哺乳困難。

1.3?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適婚年齡階段(20~40歲)的產后婦女。

1.4?排除標準?(1)不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2)非適婚年齡階段(20歲以下及40歲以上)的患者。(3)服用過治療產后缺乳藥物的患者。(4)哺乳期再次妊娠者。(5)患有乳癰或乳腺組織嚴重破壞者。(6)合并其他臟腑或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1.5?剔除標準?(1)治療期間自行接受其他催乳方法或服用催乳藥物者。(2)治療過程中暈針、過敏者。(3)數據收集有誤或不全者。(4)治療中途剔除退出者。

1.6?治療方法

1.6.1?治療組

1.6.1.1?選穴?膻中穴、中脘穴、少澤穴(雙側)、乳根穴(雙側)、足三里穴(雙側)。

1.6.1.2?用具選用?針具統一使用華佗牌30號1~2寸不銹鋼毫針(蘇州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

1.6.1.3?操作方法?囑患者取仰臥位,暴露穴位位置。電針操作:予膻中、中脘、乳根(雙側)、足三里(雙側)局部消毒,其中膻中穴向下平刺0.3~0.5寸,中脘穴直刺0.5~1寸,乳根穴沿皮下向乳房中央進針1.5寸,足三里穴直刺1~2寸,進針得氣后,加用電針,電針儀選用HM6805-I型(四川恒明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采用連續波,頻率300~500次/min,刺激量以病人耐受為度;電針連接時,分別予以膻中、中脘一組,左側乳根、足三里一組,右側乳根、足三里一組加電,治療30 min。配合麥粒灸操作:先予以右側少澤穴涂抹黃連膏,將艾絨搓至麥粒大小為1壯,放置于少澤穴上,用線香點燃,待患者喊燙的時候用鑷子將艾灰夾走,共灸7壯,然后再以此法治療左側少澤穴。

1.6.2?對照組?穴位及電針操作同治療組。

2組均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對比2組的療效。

1.7?觀察指標?觀察2組治療前后的血清催乳素(PRL)、泌乳量的變化。關于血清催乳素的測量,應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周檢測,在早上9點鐘左右哺乳前空腹抽取血清;關于泌乳量的測量,應在治療前3 d指導患者每次哺乳前擠空乳房的乳汁,測量記錄乳汁容量后再喂乳,再計算出治療前3天乳汁的平均容量;治療后3 d也同上法計算出乳汁平均容量。

1.8?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痊愈:產婦乳汁充足,超過3 h不哺乳則有乳房脹滿感,排乳通暢,嬰兒的喂養全部為母乳,能夠完全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顯效:產婦乳汁分泌較前增多,哺乳前乳房有脹滿感,排乳基本通暢,但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需添加1次乳汁替代品;無效:產婦乳汁分泌較治療前無明顯改變。

1.9?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5.0醫學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先對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無統計學意義時(P>0.05),方有可比性;所測數據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z檢驗;多組均數間的比較采用q檢驗;2組產后缺乳患者治療前后指標情況的比較,經過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2組治療前后泌乳量、血清催乳素變化比較治療前2組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2組上述指標均增加(P<0.05),且治療組的增加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2組總有效率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產后缺乳又稱“乳汁不足”,是指在哺乳期內,產婦的乳汁甚少或全無,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本病始見于《諸病源候論》:“婦人手太陽、少陰之脈,下為月水,上為乳汁……既產則水血俱下,津液暴竭,經血不足,故無乳汁也。 ” 本病的發病機制一為化源不足,無乳可下;二為瘀滯不行,乳不得下?!短ギa心法》云:“產婦沖任血旺,脾胃氣壯則乳足。 ”說明乳汁的分泌排出與氣血、沖任、脾胃臟腑有關。當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是產后缺乳的現象也越來越多,究其原因,除了與產婦的工作、家庭環境、家族缺乳史、藥物抑制作用相關外,還與產婦的體質、偏食習慣、未能盡早哺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相關。

目前治療產后缺乳的方法層出不窮,有西藥、中藥、紅外線照射、理療、按摩、穴位敷貼、刮痧、針灸等方法,但目前應用最多的是針灸療法,因為其起效快、副作用少。 因此,筆者通過調氣和胃針法來治療此病,選擇膻中、中脘、乳根、足三里針刺加電,少澤麥粒灸,起到良好的效果。 《針灸大成》記載:“無乳,膻中、少澤,此二穴神效。 ”膻中屬于任脈之穴,心包之募穴,八會穴之氣會,位于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平第四肋間,具有調氣機、行氣血的作用。少澤屬于手太陽小腸經的井穴,位于手小指尺側指甲角旁0.1寸。乳汁的生成與脾胃運化關系密切,而脾胃的正常運化有賴于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中脘屬于屬于任脈之穴,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是任脈、手太陽、少陽、足陽明經的交會穴,位于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具有開啟、強壯脾胃之功。足三里屬于足陽明胃經之合穴,胃之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因女子“乳房屬胃”,所以針刺足三里能使脾胃之氣旺盛,令氣血充足,乳汁生化有源。乳根屬于足陽明胃經之穴,位于乳頭直下,第五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配少澤、足三里主治產后乳汁不足。因此,筆者選取膻中、乳根、中脘、足三里、少澤這五個穴位,共湊調氣和胃之功效,使之達到化生乳汁、排乳通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尤昭玲.中西醫結合婦產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344-34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1.

[3]田萬靜.中醫辨證催乳剖宮產后母乳不足62例[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120-121.

[4]黃醒華.全國母乳喂養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30(10):579.

[5]許彤華.針灸催乳92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3,22(2):30.

[6]何軍琴,陳寶英,黃濤,等.針刺膻中穴治療產后缺乳: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08(5):317-320.

[7]朱云飛,劉玉玲,全小明.穴位按摩在產后缺乳產婦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針灸,2018,38(1):33-37.

[8]張鳳菊,李才實.針刺配合中藥治療產后缺乳30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6(9):28.

[9]黃濤,陳寶英,何軍琴,等.針刺膻中穴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療效研究[J].上海針灸雜志,2007(11):3-5.

[10]陸萍,丘瑾,姚斐,等.經穴推拿對產婦泌乳量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0,30(9):731-733.

[11]王宏才,安軍明,韓穎,等.針刺少澤治療產后乳汁分泌不足: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07(2):85-88.

[12]何軍琴,陳寶英,古梅,等.中醫對產后缺乳的認識及治療現狀[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4):93-95.

[13]朱麗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響母乳喂養因素的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5(10):618.

[14]黃瑞五,劉玉環.中西醫結合治療產婦母乳缺乏[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8(1):54.

[15]鄭貴真.針刺治療產后缺乳的臨床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5.

(收稿日期:2020-07-29)

猜你喜歡
針灸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針灸在輔助生殖促排方案中的應用探討
中醫針灸推拿治療老年性便秘的應用效果分析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寧神湯結合針灸治療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針灸發展前景研究
針灸
對我省近年針灸發展狀況的分析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中國針灸》雜志2000年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