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關于磕頭的故事

2021-02-21 08:48于明靜
小福爾摩斯·上下五千年 2021年2期
關鍵詞:使團禮節乾隆皇帝

于明靜

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開始后,歐洲各國對通商貿易都十分重視。在當時對中國的貿易中,英國已經位列歐洲諸國的首位,但是英國國王并不滿意,因此決定派使團前往中國,希望跟中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加強和中國的貿易往來。

1792年9月26日,大英帝國的樸次茅斯港口一片歡騰,大英帝國的三艘戰艦在這里正式起航,他們的目標是地球彼端遙遠的中國。在船頭,艦隊的首領馬戛爾尼望著蒼茫的大海,此時的他肩負著國王賦予的使命:為英國商業打開中國大門。對于他來說,中國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國度,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將是什么。

這個使團規??涨?,人員中有外交官、貴族、醫生、畫家,甚至還有樂師和技師,算上水手和士兵,整個艦隊有將近七百人,可謂蔚為壯觀。據說,大英帝國還從來沒有派出過如此規模龐大的使團,可見英國對這次訪華的重視程度。

馬戛爾尼的這次長途航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不僅海上的氣候極為惡劣,更要命的是,船上疾病的流行導致不少船員在中途喪命。然而,船員們并沒有料到,在中國那片神秘的土地上,還有更多的困難在等著他們。

1793 年6 月19 日,在出發的9 個月后,這支艦隊終于來到了中國的海面。他們在澳門停泊數日后, 便駛往天津,從那里去北京覲見中國的皇帝。但讓馬戛爾尼等人感到不快的是,剛一上岸,他們的隊伍便被中國官員不由分說地插上了幾面彩旗,旗子上寫著“英吉利貢使”五個大字(當時清朝官員認為英國和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一樣落后,故而用“英吉利”這樣含貶義的稱呼;至于“貢”,即上貢,是把英國看作臣服于中國的國家),在禮品的清單上,中國官員也把“ 禮物”改成了“貢物”。中國官員告訴他們,在天朝中國,送給皇帝的禮品稱為“貢”。

為了取悅中國的皇帝和大臣們,馬戛爾尼的使團帶來了眾多的禮品。不僅有他們最新的發明, 如蒸汽機、棉紡機、織布機等,還有當時英國規模最大并裝備有110 門大口徑火炮的“君主號”戰艦模型。在禮單中,甚至還專門提及了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一些精美的儀器也列入了禮單,如當時天文學和機械學的最佳結合產品天體運行儀,此外還有一個地球儀,上面標有各大洲、海洋和島嶼,可以看到各國的國土、首都以及大的山脈,并畫出了所有遠航的航海路線。馬戛爾尼率領的英國使團相信,這些東西會引起中國人的好奇和興趣。

但是問題很快來了,中國的接待官員發現,英國使團不肯接受向當時的中國皇帝乾隆下跪叩頭的要求。按照慣例,不僅中國的大臣們見到皇帝要下跪,就是其他國家的貢使和傳教士覲見皇帝時,也是要下跪的。馬戛爾尼拒絕的理由是,無論是按照自己本國的禮節習俗,還是他的資歷性格,他都不會向中國的皇帝下跪叩頭。他聲稱,即使在英國國王面前,他也只是行單膝下跪禮,絕不可能對別國君主施高過自己國君的禮節。并且,馬戛爾尼告訴接待的中國官員,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他才會雙膝下跪。這無疑給接待的清朝官員當頭一棒,覲見皇帝居然不下跪,這不是藐視皇帝的權威么?

消息很快傳到了乾隆皇帝那里,乾隆皇帝聽到“英吉利”使團不肯下跪后很不高興,在他看來,單膝下跪是一種粗魯的臣服方式。但是英國人不遠萬里前來,作為大清帝國的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度,他還是格外恩準了馬戛爾尼只單膝下跪的要求。西方文明和中國文化的沖突,在禮節這個問題上展現無遺。

于是,英國使團終于在煎熬中等來了面見中國皇帝的日子。那天拂曉3 點鐘,在清朝接待官員的催促下,馬戛爾尼和他的隨行人員身著禮服向皇宮出發。4點左右,他們終于來到了皇宮前面,一直等到天色漸亮,曙光出現, 乾隆皇帝才終于和大家見面。清朝的全體大臣和守衛齊刷刷地下跪,馬戛爾尼和他的隨行人員也照樣做了,但是他們按照事先聲明,只是單腿下跪。當清朝大臣叩頭時,他們只是低下頭,當大家抬起身子,他們也抬起頭,當大臣們又重新趴下時,他們又低下頭……馬戛爾尼也許并沒有感覺到什么不妥,然而,在中國皇帝的眼中,這群來自英國的野蠻人是多么的無禮,大家下跪叩頭的時候,他們居然比周圍的人高出那么多!

隨后,馬戛爾尼向天朝的皇帝呈遞了英王的信,并呈送了他們的禮品。然而,他們的禮物并沒有帶給官員們驚喜,天朝的皇帝和大臣絕大多數都是文人出身,他們對馬戛爾尼使團帶來的東西根本不感興趣。在他們的眼里, 這些洋東西不過是些無用的奇技淫巧罷了。為了引起清朝軍官的興趣,馬戛爾尼還邀請當時清朝的大將軍??蛋灿^看英國使團警衛準備已久的操練,但被??蛋簿芙^了,他表示對這些毫無興趣。馬戛爾尼在當天的筆記中氣憤地寫道:“真是太愚蠢了!這些人一生中從未見過連發槍,他們還在使用火繩引爆的槍?!笔聦嵣?,直到50年后,英國人真正挑戰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清朝的大部分軍隊不僅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而且使用的還是那些早被西方人拋棄了的刀槍弓箭之類的落伍武器。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了清朝的皇家園林圓明園,英國人驚奇地發現,他們送給中國人的大炮與炮彈,都完好無損地擺放在那里“睡大覺”,這些大炮從來沒有被使用過。

事實上,磕頭的禮節問題,加深了乾隆皇帝本來就對英國人持有的偏見。乾隆皇帝既然認為這些“英吉利”的野蠻人不懂禮節,也就沒有任何心思聽他們提設立使節、加強商貿往來的要求了,馬戛爾尼后來自然再也沒有機會和乾隆皇帝見面了,他們的外交請求最終在兩國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變成了泡影。馬戛爾尼也許不明白,在以“禮儀之邦”自居的天朝大國,乾隆皇帝眼里的天朝是物產豐盈、無所不有的,哪里需要和外國人打什么交道,做什么生意呢?至于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猜你喜歡
使團禮節乾隆皇帝
關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美將6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
關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探病禮節
韓國委任“韓中友好守護天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