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軍奮戰的“八百壯士”

2021-02-21 08:48陳玲
小福爾摩斯·上下五千年 2021年2期
關鍵詞:蘇州河倉庫國旗

陳玲

孤軍守“孤島”

四行倉庫位于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今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廈。這座倉庫建于1931年,是當時上海閘北一帶最高、最堅固的建筑。它由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間銀行共同出資興建,因此得名“四行倉庫”。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10月26日,軍事重鎮大場失守,淞滬會戰進入最后階段。閘北、江灣的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不得不往西撤退,四行倉庫成了蘇州河以北最后的堅守陣地。此時,國軍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率第一營的官兵奉命死守四行倉庫,掩護大部隊撤退。進駐倉庫當夜,曾有英國巡邏兵隔著蘇州河詢問駐兵有多少人,為了壯大聲勢,謝晉元高聲回答:“800人!”后來,人們便稱謝晉元他們為“八百壯士”。實際上,當時倉庫內只有400多人。

10月27日,日軍進入閘北,謝晉元率軍浴血奮戰,嚴防死守。此時,四行倉庫的西面和北面已被日軍占領,東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四行倉庫與未被占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個“孤島”,倉庫內的“八百壯士”也就成了孤軍。因為地處租界的分界點,“四行倉庫保衛戰”也是一場向全世界“直播”的戰爭。在距離四行倉庫幾十米開外的蘇州河對岸和南京路的高樓上,數以萬計的上海市民和數以百計的中外記者親眼見證了“八百壯士”英勇抵御日軍的全過程,來自各個渠道的慰問品、慰問信被源源不斷地送入倉庫。

浴血抵抗,無奈撤退

在戰斗進行得最激烈的28日午夜,女童子軍楊惠敏把一面國旗裹在身上,冒著生命危險,沖過火線,進入了四行倉庫。當她獻上浸透了汗水的國旗時,戰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謝晉元對楊惠敏說:“勇敢的同志,你給我們送來的豈僅僅是一面崇高的國旗,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誓死不屈的堅毅精神!”29日凌晨,當國旗在四行倉庫的屋頂高高升起時,蘇州河邊的上海民眾們激動萬分,紛紛向國旗招手歡呼。

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了四天四夜,“八百壯士”多次擊退日軍進攻,擊斃200多人。這一戰狠狠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斗志,成為當時舉世矚目的事件。但是,“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孤軍抗戰,引起了上海公共租界當局的不安,他們害怕戰事的繼續會危及租界安全,要求中國政府下令孤軍撤退。中國軍事當局考慮到預定任務已經完成,便于10月31日下達了撤退命令。謝晉元接到命令后,當即代表八百壯士表示:全體官兵已立下遺囑,誓與陣地共存亡,但求死得有意義,但求死得其所!11月1日,接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撤退命令后,謝晉元不得不率部退過蘇州河,進入租界。一向瞧不起中國軍人的英國軍人,在目睹了這場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戰斗后,對中國軍人表示出了由衷的敬意。英軍駐上??偹玖钍纺θR少將甚至親自來到蘇州河新垃圾橋邊,指揮英軍壓制日軍火力,掩護“八百壯士”撤退。

英雄會被永遠銘記

四行倉庫保衛戰充分體現了中國軍人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不僅大大振奮了中國軍隊因淞滬會戰受挫而下降的士氣,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與勇氣。正如《八百壯士歌》所唱的:“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場。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寧戰死不退讓,寧戰死不投降,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為了紀念這次戰斗中的英雄領袖謝晉元,上海市政府于1947年將四行倉庫旁的馬路命名為“晉元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上海建立了晉元高級中學。

如今,四行倉庫遺址被改造成紀念館,館內分為序廳、“血鏖淞滬”、“堅守四行”、“孤軍抗爭”、“不朽豐碑”及尾廳等六個部分。倉庫西立面的抗戰紀念墻上,8個炮彈孔、400多個槍彈孔清晰可見,這些彈孔全部按原來面貌及實際位置復原。靜靜看著它們,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瞬間“穿越”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浴血奮戰的場景仿佛就近在眼前……

選自少年兒童出版社圖書《紅色起點——上海市100個紅色地標》

猜你喜歡
蘇州河倉庫國旗
蘇州河,悲莫悲兮奈若何
蘇州河
填滿倉庫的方法
國旗在校園里升起
遞國旗風波,誰之過
尊重國旗
小貓看倉庫
蘇州河
消防設備
蘇州河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