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創中國:給產業插上創新翅膀

2021-02-22 12:51楊皓淵
科學導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中國科協科創科技

楊皓淵

2020年,中國科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指示精神,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國際關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嚴峻挑戰,充分發揮科技共同體優勢,啟動實施“科創中國”建設。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頂層謀劃、統籌推進,“一體兩翼”全面動員、協調聯動,以平臺建設為支撐,促進技術服務與交易;以試點建設為依托,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以組織建設為核心,壯大產學合作網絡,“三位一體”促進科技經濟融合,團結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需求導向

拓展服務發展新渠道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很多中小企業生產受到沖擊,生存受到威脅。為了幫助這些中小企業出走困境,中國科協面向地方及3000余家中小企業開展復工復產及創新發展的需求調研,圍繞19個?。▍^、市)區域產業實際需求,遴選首批26個“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園區),聚焦5大領域、16個細分產業、80個具體方向、以企業提需求學會送服務,科協搭平臺,地方匯資源的方式,為科技工作者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全鏈條、全過程服務,有效促進科創資源向地市一級下沉匯聚。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開展工作,“科創中國”跨界組建科技服務團,由百余名院士掛帥,137家全國學會、279家地方科協縱橫聯動,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組建了105個“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組織近4000名科技工作者為基層提供科技服務。同時,圍繞地方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14個方向的強烈需求,開辟推廣應用新技術渠道,有效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并為科技工作者的新技術、新模式對接應用場景,以一項新興技術帶動一個新興產業,將科技工作者的服務熱情轉化為落地成果。

此外,“科創中國”還深度融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打造了多元化的展示平臺、實地化的落地平臺、精準化的融資平臺。為加快促進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三界融合”,在“科創中國”項目的扶持下,浙江省打造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平臺,探索形成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孵化器—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園—世界青年科學家創業基金的“一器一園一基金”運營模式,打通“學術交流—科技孵化—產業發展”創新鏈,為青年科學家干事創業搭建更寬闊的舞臺。

融通資源

打造科技發展新引擎

“科創中國”通過建設線上線下協同的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以柔性連接形式深化學科集群與產業集群互動合作,在試點城市瞄準1個區域建設目標、2個重點產業支持方向、3個產業培育方向,促進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價值鏈有效協同,開展個性化、小批量面對面的科技服務,促成線上更廣泛的匯聚問題庫、項目組、開源庫等信息,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服務體系。

“科創中國”主平臺堅持標準先行,通過基層獲取資源渠道,將主平臺+分平臺橋接,目前已入駐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千余家,各類活動頁面訪問量達10.95億。其中“天府科技云”設立1個省級中心、21個市級中心、133個縣級服務中心,為百萬名科技工作者提供線上展示成果、對接需方的貼心服務,3萬家中小企業入駐平臺,開設科創工作室2.6萬家,常態化科技服務直抵基層。

將數字化平臺與現場活動有機結合,突破地域和國境的限制,是“科創中國”項目最大的亮點。聚焦廣州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項目,根據該項目需求,“科創中國”推動成立了廣州國際技術交易服務中心,線上展會與線下地推相結合,促進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成果落地,打造線上路演+線下配套服務,使地方跨域跨境引智更加便利。并將國際技術交易服務聯盟首批認證國內外103家會員單位,在試點城市進行推介,形成低成本、全天候、全區域、全鏈條的技術服務與交易協同網絡構架。

“科創中國”平臺+產業扎實落地的服務形式得到地方政府充分認可和歡迎,地方政府積極參與。例如:天津、深圳等試點城市將“科創中國”建設列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作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和重點任務;嘉興市在秀水新區5.7平方公里區域內建設“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山東省泰安市對接了40余家全國學會,落地了25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平臺,形成“對接一個學會、聯系一批人才、促成一個項目、提升一個產業發展水平”的“四個一”工作模式,“要創新,找學會”在泰安深入人心,市政府新規劃20畝土地用于建設“科創中國”泰安分中心。目前已有更多省、市積極爭取成為后續試點城市。

體系協同

提升人才組織新勢能

中國科協頂層設計、省級統籌、地市為中心、縣為重點,聚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創新資源,實現集成創新、跨界創新,形成科技共同體,發揮專業優勢為區域產業聚能、賦能、提能的新模式、新機制。

適應開放式創新的時代需求,構建與高層次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的組織聯結機制,策劃組建“科創中國”咨詢委員會和“科創中國”聯合體,促進人才聚合、要素整合、創新融合,創新組織機制促進跨界跨域協同……中國科協在“科創中國”頂層設計中,對提升人才組織勢能線路圖高屋建瓴,帶動全國學會和地方,以需求為牽引,促成重慶市智能制造產學研聯合體、江蘇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濮陽石化產業研究院等200余個各具特色的新型協同創新組織載體加速發展。推動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組建無人機等十大產業聯盟,實體化運作,有效促進國際資源、國防資源、高校資源與企業資源共建產學研合作體系。

另外,在落實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跨區域、跨省域、跨城市的組織聯合,實現區域合作提升產業鏈協同,搭建共享平臺、開展學術交流、促進項目合作、推動成果轉化等方面,“科創中國”更是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長三角”助力創新聯盟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搭建共享平臺、開展學術交流、促進項目合作、推動成果轉化就是個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重慶永川區在“科創中國”的推動下,成立重慶市大數據產業人才聯盟,與中國電子學會合作,立足重慶、輻射西南、服務全國,面向全國所有高校和企業,通過開展課題研究、項目申報、技術攻關、教學研修和專業共建、定向培養、實習實訓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專業對口人才、為高??蒲谐晒峁┺D化平臺。

中國科協還成立了科技經濟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調動落實科創中國重大任務和重點工作,強化開放協作提高組織體系協同。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全部同志分工掛帥,組成“科創中國”協調組,選派12支掛點工作組駐點工作,與試點城市共同組建“科創中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作。注重工作交流,組織南、北片區試點城市分別集中研討,總結經驗,相互促進。制定《“科創中國”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規劃近中期重點任務,對“科創中國”典型模式、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推廣。截至目前,全網有關“科創中國”的相關信息共10萬余條,其中原創7萬余條,轉發2萬余條,評論1萬余條,全網總閱讀數超過3949萬,關注度持續提升。

這一年,“科創中國”在中國科協的帶領下,聯合各方創新力量,奮發進取、開放創新,彰顯了科技共同體在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舉起了科技界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引領旗幟,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了科協力量。

猜你喜歡
中國科協科創科技
科創走廊“乘風起”
第二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
科創“小燈泡”:從傘說起
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創產品
最強聯動
全球科創中心“上海方案”出爐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韓啟德擔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潘建偉當選副主席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