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海南文人王佐研究綜述

2021-02-26 02:59陳夕語
青年文學家 2021年3期
關鍵詞:王佐

陳夕語

摘? 要:王佐,字汝學,號桐鄉,臨高縣蠶村(今國營紅華農場透灘村)人,是明代海南著名文人。王佐在海南是與丘濬齊名的詩人,是海南明代詩歌覺醒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在海南享有“吟絕”之稱,代表作有《雞肋集》、《瓊臺外紀》。毫無疑問王佐在明代迅速興起的海南文人群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作為明代中期復古派文學全面興起之前的作家,其文學創作對于認識明代文學史的發展進程,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學術界對于王佐的生平和文學創作研究等方面著作寥寥,作為當時深受愛戴的愛國詩人,也是海南文化中的重要文學家,對王佐的生平和他的詩歌散文等文學成就進行整理和分析,具有極大的學術價值。本文試對先前關于王佐的學術成果作簡要總結。

關鍵詞:王佐;《雞肋集》;《瓊臺外紀》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1)-03-0-02

1、王佐的家世生平

對于王佐其人家世的記載,在陳江《海南史上四大才子之一:王佐》、穆麗《淺析明代詩人王佐的詩歌特色》、胡迎建《論明代海南名詩人王佐的贈答唱和詩》等多篇文獻中都有較為詳細的介紹。

王佐,字汝學,號桐鄉,明宣德三年(1428年)生于海南省臨高縣新化鄉蠶村(今國營紅華農場透灘村)。因王佐家鄉多刺桐,故世人尊稱其為王桐鄉。王佐父親王原愷是當地世襲黎士舍官;母親唐朝選乃瓊山名族的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極有識見,頗有孟母之風,為瓊山監察御史唐舟的侄女。王佐七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王母非常重視王佐的教育,在其年幼時即帶他遠赴瓊山縣那邕村馮源教諭處接受啟蒙教育,“但撫不肖孤佐,自幼沖即延師于塾,教以詩書。稍長,聞有明師,雖數百里外,即遣往從。平時歸省,或逾期不學,母即憂不食。凡諸束脩皆出母手,紡績經營之余,平居惟拳拳勉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事”(《雞肋集》),初入私塾的少年王佐便展露了其非凡的才華,后王母又將王佐“帶回瓊山外家,受教于丘濬和外叔祖唐舟”(《雞肋集》)。明正統十二年(1477年),二十歲的王佐參加鄉試并中了舉人,次年進入國子監讀書,之后的十九年里為權勢者嫉妒始終未能考取進士,明成化二年(1466年)始,王佐開始了他的為官生涯,但都是地方小官,輾轉于廣東、福建、江西等地二十余年未曾升遷,卻一直深受百姓愛戴,被贊譽為“仁明司馬”。晚年致仕歸鄉,與當地文人交游往來,談詩論賦、種花養草、悠游山水,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在家逝世,享年84歲。王佐的一生勤奮好學,為官清廉干練,不僅留下了不少優秀的詩文著作,也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好事。

2、王佐的著述

少有才華的王佐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諸多珍貴的文學遺產,在張朔人《明代海南文化研究》、張廷玉等撰《明史》、紀昀等編《四庫全書》、唐胄《正德瓊臺志》等文獻資料中大致可以總結整理出王佐的主要著作:《雞肋集》、《經籍目略》、《原教篇》、《庚申錄》、《珠崖錄》、《金山玉屑集》和《瓊臺外紀》等,大多已散佚,唯代表作《雞肋集》因刊行得以保存,別集具備詩、賦、古文等多種文體。

據劉劍三點校的《雞肋集》所載,王佐存詩350余首,明代海南詩人中除丘濬、鐘芳、王弘誨,其詩作數量居冠。在現存詩作中,七言絕句115首,五言絕句34首,七言律詩112首,五言律詩20首,七言古詩8首,五言古詩27首,古樂府詩16首,禽言詩9首,回文詩4首,詞4闕,集句詩2首,歌1首,賦1篇。存各類文共83篇,其中表、奏、策、志、箴、行狀、墓志、墓表各1 篇,記11篇,序19篇,論4篇,說11篇,辯3篇,跋6篇,傳7篇,贊2篇,祭文9篇。

3、王佐的詩歌類型及其藝術特色

從對王佐《雞肋集》原本及劉劍三點校版、王中柱校注版、耿建華譯注版等《雞肋集》整理本以及柯繼紅《海南“吟絕”王佐的思想及其詩歌的內容類型》等學者研究成果中可以大略總結出詩人王佐的詩歌類型和藝術特色。

王佐存詩數量多且各種體裁皆有涉獵,詩歌類型可總結為四大類:敘事寫景、詠古懷史、酬唱贈答、禽言詩以及海南風物詩。一、王佐的敘事寫景類詩作極富個人特色,尤其善于虛設情景,將普通題材在虛構情節中化得富有敘事色彩,代表作品有《荔枝香》、《天南星》等,詩歌語言沉穩老到,精于白描,受元明之際擬古作風影響,但并不被格調所拘,自然隨意。二、詠古懷史詩。嶺南文學在明代發展迅速,歷史上不少優秀的詩人如蘇軾這般的大文豪都曾被貶謫至偏遠的嶺南地區并寫下不少貶謫詩,故王佐詠史詩中的一大類別即是關于海南貶謫,所詠人物集中于丁謂、盧多遜、李德裕、蘇軾以及“南宋四名臣”的李綱、趙鼎、李光、胡銓等八人。代表作品有《讀宋史》、《海外四逐客四首》、《題東坡祠》、《盧相多遜》等,論功述過,情感充沛。另不少詩作以秦漢易代、盛唐至中唐的興衰為題材,哀嘆興亡,旨在勸誡世人,以史為鑒。三、酬唱贈答詩。聯系到王佐的生平,二十歲漂洋過海赴京師進國子監求學二十年,后又輾轉三府擔任地方小官再二十余年,到致仕回到海南,一生中同他交游往來者、良師益友眾多,留下大量酬唱贈答之作,此類詩作表現內容廣泛,主要題材有送別、懷鄉、思友、抒懷等。代表作品《送人歸寧夏》、《送唐彥明還鄉》、《和丘公五指山詩》等。四、禽言詩。禽言詩是詩歌中一種特別的——以人言諧音鳥語,在鳥語中融入人生感悟和情感,再經過諧音或寓言等藝術創造后表情達意的——藝術形式。海南著名文人、王佐恩師丘濬曾作《三禽言》,王佐將其擴展至《禽言九首》,借禽言抒發人生感慨,思想豐富充實,內容以史為鑒、關注民生。五、海南風物詩。王佐是海南人,海南的自然風物和中原地區大不相同,尤其是獨具特色的動植物景觀,王佐關于動植物吟詠的詩作近三十首之多。代表作品《鴨腳粟》、《菠蘿蜜》等,充分展現了海南迥異中原的熱帶風貌。

4、王佐的散文及其創作特色

王佐的古文創作整體風格傾向于自然平淡,但也不乏巧思妙想。從明清時期《雞肋集》編輯出版者的序、跋、傳、錢志熙《明代海南作家王佐散論》等文獻里可以分析出世人對王佐的文章評價是很高的,如唐胄《原集序》里稱贊其“大方家每服其詞之平易溫雅,氣之光明雋偉,當比擬于古諸大家?!狈对颉芬苍u王佐“作為文與詩,得風雅之正軌”。

王佐早年曾求學丘濬,行文受丘濬影響。嶺南及海南地域的文人有發掘、表彰本土人物的特點,丘濬文即有這種意識,這一點在王佐文中亦有體現,代表作《雞肋集》中收錄的不少文章都反映了此種思想,這不難想象,自古嶺南及海南地區,一直被視為蠻荒之地,脫離中原的正統教化,文明與文化落后,唐宋時更為貶謫之地,其中又以貶謫海南為重貶,至宋代,海南文化才因科舉人才的出現而走上與中原文化貫通的發展道路,文化底蘊的不足或許是出身海南的文人的遺憾,又至明代,太祖重視海南“南溟之浩瀚,中有奇甸數千里”,海南能人輩出,丘濬更是“博極群書”,位至宰輔。王佐乃明人,今古相較,故《雞肋集》中的主要內容都在極力發現、贊揚本土人文傳統。

重視教化、關注民生也是王佐散文的一大特點。明代理學思想盛行,王佐亦屬程朱理學一派,寫文重對社會的教化意義,崇尚綱常名節,希望通過文章傳遞正統思想教化百姓,正風氣,清民風,代表作品有《林雄傳》、《符瓊傳》等。

總體而言,王佐是明代復古之風大行其道之前的作家,他并未像復古派的前后七子一般過分注重法度格調等創作規則,認為必須向古人學習,而主張文章應當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孔子所言“文質彬彬”為創作理想,多內容充實有為之作,具有英華美質,文風自然質樸。

5、王佐的地方志創作——以《瓊臺外紀》為代表

除詩歌散文外,王佐還對家鄉海南的歷史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曾受郡守王子成之請主修《瓊州府志》,當時王佐已八十余歲,擔心精力不濟遂邀請辭官在家的晚輩才子唐胄同修,雖因與唐胄等人在海南建制沿革等歷史問題上看法不一而最終未參與修志,只留下一篇《東岳行祠會修志序》,但王佐編寫的《瓊臺外紀》一書,雖今已散佚,但唐胄的《正德瓊臺志》幾乎將全本收錄。

《瓊臺外紀》是王佐以七旬高齡親自跋山涉水,遍訪瓊州風土人情、搜集各處民俗舊習編寫而成的一部海南地方志,全書共十二卷,全面記錄了海南的地貌山川、民俗民風、歷史沿革等掌故。海南因地僻荒遠,歷史上雖也有人編修方志,如晉朝蓋泓曾撰《珠崖傳》一卷,但都未能保存下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郡僻無書”的狀態,王佐的《瓊臺外紀》雖然也已失傳,但可以從《正德瓊臺志》中略窺其貌,從海南方志的發展以及海南文化的發展這兩大視角去分析研究,都可看出王佐的《瓊臺外紀》是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嘗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或許是接下來我輩應該努力的方向。

除《瓊臺外紀》,王佐晚年致仕歸鄉后曾向朝廷上《珠崖錄》一文,介紹了瓊臺地方的實際情況,闡述了珠崖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漢、元治瓊的錯誤,為朝廷建言獻策。

參考文獻:

[1]穆麗.淺析明代詩人王佐的詩歌特色[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6,(3):73-74.

[2]柯繼紅.海南“吟絕”王佐的思想及其詩歌的內容類型[J].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6,(1):47-55.

[3]陳江.海南史上四大才子之一:王佐[J].神州民俗.2014,(3):72-73.

[4]胡迎建.論明代海南名詩人王佐的贈答唱和詩[J].瓊州學院學報.2014,(6):27-33.

[5]李景新,高海洋.王佐對貶謫海南人士的吟詠——兼談王佐研究的一些問題[J].瓊州學院學報.2014,(6):34-41.

[6]王佐和他的海南風物詩[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3(3):107-110.

[7](明)王佐著;劉劍三點校.雞肋集[M].??冢汉D铣霭嫔?2004.

[8](明)唐胄纂編.正德瓊臺志 上[M].??冢汉D铣霭嫔?2006.

[9]張朔人著.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3.10.

[10]錢志熙. 明代海南作家王佐散論[J].瓊州學院學報, 2014, (6):18-26.

猜你喜歡
王佐
三十六計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斷臂說書
從綠林好漢到紅軍將領的井岡英杰
比賽重要,父親更重要
井岡山時期的另一個王佐
“專才”王佐:職校畢業生逆襲成清華大學教師
在清華當教師的職校生
袁文才、王佐事件始末
“綠林”將軍袁文才、王佐紀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