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現代化問題探討

2021-03-01 23:22任凱麗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9期
關鍵詞:現代化建設

任凱麗

摘 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隨后,我國在今年又作出新的部署,在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標明確,步伐清晰,在推動國家向現代化進程邁進時,積累經驗,既求真務實,又長遠規劃,在長期發展中充分認識到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因素是人的現代化。因此,本文以人的現代化為切入點,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前提,以制度為行為規范,以實際行動為檢驗標準,從內生動力和外部環境中深入探究人的現代化問題。

關鍵詞:現代化進程;人的現代化;現代化建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均GDP為1.12萬美元,標志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個臺階。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要準確把握未來發展方向,發揮好人的現代化這一關鍵要素,結合國家政策方針,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做努力。人的現代化,是指其思想、道德、知識技能等多個方面與現代化社會能夠相互匹配,既能融合其中享受“被塑造”的好處,又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塑造”建設,最終使得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自我發展,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升。

1.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為人們提供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雖然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中國家的性質不變,因此,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經過本世紀的頭二十年的發展,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五個方面都取得了發展與進步。政治方面,我國政治體制穩定,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核心,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國家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經濟方面,我國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經濟總量在全球占比重超過15%。經濟體系趨于完善,工業體系趨于完整,工業化、電氣化、信息化等共同進步。中國的經濟道路是以自己的實踐經驗走出的一條獨特道路,正不斷擴大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文化方面,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堅持文化自信,建立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其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促進教育公平。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向導,以中國故事為方法路徑,堅持文化輸出,加強中華文化的世界認同感與影響力。社會方面,中國經過自我摸索,堅持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管理制度。通過政治協商促進民主管理,并且以民生為導向,努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為人們的需求做好后盾保障。推進社會改革,依靠各層次的治理建立起人人有責且盡責的共同管理體制,并建立長效機制以規范和深化體制的效用發揮。

2.人的現代化發揮重要作用

人的現代化包括生活現代化、素質現代化和社會關系現代化三個方面,它們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在人的現代化中處處交織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吸收借鑒了經濟全球化、國家多極化等多種因素,同時還依靠中國人不斷發展提升自己。

2.1遵循并利用歷史規律

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化歷史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從他們的經驗中可知,現代化是通過思想進步、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來的。是先有了現代化的人,以及這些人的現代化思想才建立了現代化國家。不管是先現代化的美英等國家,還是后現代化的日韓等國家,他們發展到此階段的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社會和諧,人民民主,經濟增速快,進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塑造了一批先進理性的人,并引導其他人共同創建一個組織完善、結構平衡地穩定社會。通過歷史規律可知,生產力進步是社會變化的關鍵因素,而人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凸顯的重要作用是普遍認知,人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積極推動著社會現代化。

2.2聚焦中國實踐結果

建國以來,我國的現代化歷程不斷進步與發展。從周恩來提出“四個現代化”目標到如今分兩步走,我國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一個歷史的傳承,也是中國幾十年的實踐成果?,F代化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正不斷深化,在現代化的摸索之路上,出現了一批批具有理想和革命精神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建設國家,開拓創新。取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等五個方面的優秀成果。同時在制度、道路等方面不斷創新優化,引導中國在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越走越堅定,邁向新時代的歷史方位。

3.推動人的現代化的途徑

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勢必會給人的思想觀念、行為習慣等帶來影響變化,培育現代化的中國人,要始終以人民為根本,既有近期目標,又有長期規劃,通過科學理論的指導和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將涉及人的各方面進行現代轉型。

3.1思想是先導,指導實踐

現代人的核心是現代思想,人的現代化應該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方面綜合發展。思想是先導,因此應該對人進行現代人格塑造,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內在精神指引和外部環境作為外生約束,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加強對自我的修煉與鞏固,培育樹立起時代需要的現代化品格。需要法律進行行為指導和道德進行素質鞏固,二者相輔相成,全方位對素質現代化進行鍛造。人的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要在此過程總結規律并利用規律,要符合現代社會的時代性,又要繼承傳統文化的歷史性,要有關鍵事件的鍛造,又要有平時事件的磨練。包括學校、社會、家庭等不同場景,包括學習、工作、生活等不同狀態。通過現代化思想的指導實踐并反作用于社會現代化。

3.2教育是基礎,固本溯源

人的現代化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培育與鍛造形成的,并且需要終生的學習。在這漫長過程中,人的科學思維、文明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優化與提升。因此,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教育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每年高等教育畢業生數量不斷創新高,從“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到“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工程”,教育始終發揮中培育現代化新人的重要作用。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基礎維度的信念教育;要回望歷史,通過學“四史”繼承革命傳統;要加強學科教育、法制教育等,鍛化思維,認識到感性與理性的辯證統一。

結語

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是前途光明的,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最后階段,既要繼承長久以來的優秀成果,又要不斷革新,順應時代要求。要深刻意識到人的現代化的作用,并且通過思想、教育、創新等不同維度對人進行現代化的培育與發展。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人民培育成符合現代化國家要求的現代人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殷陸君. 試論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現代化問題[J]. 現代經濟探討,2020(3):33-41.

[2]黃南綺. 現代化進程中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研究[D]. 吉林:長春理工大學,2010.

[3]龔帥. 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人的現代化研究[D]. 河南:鄭州大學,2017.

猜你喜歡
現代化建設
新形勢下老年教育現代化建設之初探
試論水利工程管理的現代化與精細化建設
推進錫林郭勒盟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電力營銷現代化建設現狀與前景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