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市返鄉創業工作調研分析

2021-03-01 09:17黃靜飛邵建偉段彩霞
人才資源開發 2021年15期
關鍵詞:農民工服務

□黃靜飛 邵建偉 段彩霞

(作者單位:黃靜飛、邵建偉,商丘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段彩霞,商丘幼兒師范學校。)

商丘市委、市政府立足人口大市、勞務輸出大市這一市情,切實把握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潮”向“返鄉創業潮”轉換趨勢,積極推進全市由“輸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勞務經濟向“返鄉一人、致富一方”的創業效應轉變。近年來,商丘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政策引領、工作載體、扶持服務三個關鍵點,積極開展“雙鄉、雙業、雙雁”活動,創新思路,主動擔當,統籌兼顧,細化措施,努力做好返鄉下鄉創業這篇大文章?!皻w雁”群體逐年增多,“頭雁”作用發揮明顯,“歸雁、頭雁”效應逐步顯現,返鄉創業工作正在從自主創業邁向政府引導、產業集聚、提質發展新階段。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政策抓引領

商丘市委、市政府把返鄉創業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措施統籌推進,突出在發展格局中定位與安排返鄉創業工作,著力有效對接產業梯度轉移和產業轉型升級、新一輪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農村三產業融合發展、順應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趨勢、拓展返鄉創業的總量與品類,努力為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集聚新的動能與勢能。在全市持續開展“雙業雙鄉雙雁”專項行動和實施“引才入商”工程,多渠道多層次多批次引進經濟社會發展緊缺的創新引領型、創業帶動型、技能應用型等返鄉創業人才,整合精準脫貧、就業創業、招商引資等優惠政策,明確了127 項具體措施,形成政策集成,進一步加大了政策牽引力。

(二)強化載體抓重點

重視發揮國家和省返鄉創業示范縣的基礎引領作用,以10 大產業集聚區聚合,各類產業園、孵化園、電商園專區承載,鄉村扶貧基地(車間)容納,供銷社網點、農貿市場吸附等,著力培育行業引領型、產業聚合型、三產聯動型、能人帶動型“四型”返鄉創業模式,引導返鄉創業企業、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形成產業化、園區化、集群化聚集,使各類園區成為返鄉入鄉創業快速發展的主要載體,形成涵蓋市、縣、鄉、村多品類、多業態集合的返鄉入鄉創業新體系。

(三)強化扶持抓關鍵

始終堅持統籌推進、環境優化、供需匹配、綜合扶持工作要求,全市設立了5000 萬元的返鄉創業專項扶持基金(資金)。建設了聯通市、縣、鄉、村四級的“商丘市返鄉創業綜合服務網”,形成網絡、手機APP、服務大廳、部門受辦“四位一體”的承辦平臺,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全過程、全方位、零距離、一站式快捷服務。

(四)強化實施抓機制

全市建立了從“市長”到“村長”的“一把手”抓返鄉創業組織指揮體系。堅持雙月統計、雙月通報和聯席會、調度會等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實行三單推進工作法,分類明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復退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情況的動態登記,形成主體構成清單;分類登記創業實體和項目,形成業態構成清單;分類了解創業人員真實需求,明確扶持措施,形成任務分工清單。同時嚴格考核督導,把返鄉創業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簽訂返鄉創業目標責任書,建立統計、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層層選樹典型,按照“四個一批”(選樹一批典型、推介一批典型、培育一批典型、扶持一批典型)要求,層層培育、選樹創業典型并給入選項目和人物具體獎勵。

(五)強化服務抓返崗

發揮市縣兩級穩保就業專班作用,引導農民工科學防控、安全出行,切實增強其返崗就業、防范感染的自覺性。對集體外出及時提供運力保障,開展車票代購等服務措施。先后發出專列3 趟,調配大巴4000 余輛次,基本保障了快捷外出和快速返崗,全市返鄉農民工外出125.79 萬人,有組織點對點輸送10.5 萬人,外出務工人員總量位于全省第二位,沒有發生一例交叉感染問題,確保疫情期間農民工安全便捷外出、順利返崗。全市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44 萬人,總數累計達249.2 萬人。

(六)強化防控抓保障

市縣人社系統借助新聞媒體、政府便民網、手機APP、二維碼等信息平臺,分類發布市內外用工信息、各地復工時間與防疫要求,提醒引導外出人員按照“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運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疫情防控要求適時有序外出。引導務工人員盡可能網上申辦相關事項,在加大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供給基礎上,引導通過政府服務網、手機APP、服務大廳、部門受辦“四位一體”的承辦平臺,加大網上招聘、定點招聘、定向招聘工作力度,努力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全過程、全方位、零距離、一站式快捷服務。

二、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一)創業資金缺乏

農民工返鄉創業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差、流動資金不足等困難。啟動資金主要是有限的自有積累資金,租用場地、購買設備和原材料等一次性投入需要較大筆資金,而貸款審批手續較為復雜,需要健全財政激勵機制,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拓寬創業投融資渠道等。

(二)創業人才素質整體偏低

返鄉創業人員中科技人員及其他城鎮人員占比較低。返鄉下鄉創業人員以返鄉農民工為主體,占比達83.8%,大學生占比5.6%,科技人員及其他城鎮人員只占比8.3%。需要針對農村創業新業態、新模式、新載體,編制差異化的創業培訓規劃,開展“一對一”“師帶徒”培訓,組織創業人員抱團經營、信息共享、渠道共建。

(三)平臺缺失

現有的孵化培育載體主要由經營主體自發組織或依附現有的電商園、創業園,主體引領功能不突出。政府引導資金、優惠政策、金融衍生產品,社保小貸、工商稅務等綜合式一站式服務還沒有形成。

三、有關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優化服務流程,簡化審批手續,降低創業門檻,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廣實施網上辦、馬上辦、全程幫辦等服務,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便捷服務。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著力解決影響返鄉創業的融資、用地、服務、用人、風險防范等問題。市縣金融機構加大對符合條件的返鄉下鄉創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返鄉創業“綠色通道”,設立返鄉創業服務窗口和網上受辦渠道,每年至少召開兩次返鄉創業銀企對接會,對返鄉創業項目優先調查、優先評級、優先授信、優先發放貸款。

(二)進一步優化創業培訓

結合農村產業快速發展的特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和返鄉創業需求,針對各地農村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為返鄉創業農民工提供更加完善的SYB 培訓、模擬公司創業實訓等。對有創業愿望的農村勞動力,為其提供創業培訓,實施項目推介、小額貸款、兌現補貼、導師咨詢等“一條龍”服務,幫助其自主創業,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三)進一步加強平臺建設

推動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的縣實行標準化建設,努力建設以返鄉創業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高技能人才等為主要服務對象,建設集政策咨詢、項目指導、證照辦理、創業貸款、社保接續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以現有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為基礎,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和傳統產業優勢設立實訓基地,以農民工為重點開展返鄉創業實訓,解決創業思路不清、創業質量較低、管理水平有限、創業成活率不高等問題。

猜你喜歡
農民工服務
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值得期待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