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自然體驗的城市生態公園設計研究

2021-03-04 08:25劉挺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

劉挺

摘 要:城市生態公園是城市生態建設中的核心工程,也是現代都市中人與自然連接的紐帶。迅速發展的城市生態公園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生態公園存在較重的人工痕跡,無法給人們帶來良好的自然體驗。對城市生態公園的研究和探討已經成為相關學科關注的熱門話題,而且一些學者將研究的范圍從景觀生態學拓展到環境行為心理學等領域。以廣東省佛山市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為例,深入探討怎樣將自然體驗理念融入景觀設計,如何對自然生態進行保護和恢復、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杜絕人為的干擾和破壞,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關鍵詞:自然體驗;城市生態公園;桂畔湖濕地公園

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在悄然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轉變著人們對自然生態的觀念,人們更加渴望一個和諧、優美的生存環境。在每個城市中,公園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居民休憩、健身和娛樂的公共綠色生態園。城市生態公園的建設和改造,不僅要充分滿足市民休閑、游覽的需求,還要具備維護生態系統平衡和生物多樣性功能。本文將以廣東順德華僑城濕地公園的建設和改造為例,探討傳統公園向現代生態公園轉變的路徑,如何使人類的活動與自然生態協調共生,打造自然生態科普教育和休閑體驗一體化的新型城市生態公園。

一、基于自然體驗的城市生態公園的特點

自然體驗也可以稱為“自然教育”或“自然鑒賞”,提倡帶領人們到自然的環境中,借助自然游戲(觀察落葉的紋路、撫摸粗糙的樹皮、聆聽蟲兒的聲音等)、歌唱、戲劇等方式,提高參與者欣賞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和能力?;谧匀惑w驗的城市生態公園具有生態性、景觀性等特點。

(一)生態性

1.生態廊道

根據城市生態廊道的格局,讓生態公園與之銜接,并對生態區域功能進行劃分。設計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生物棲息地,利用景觀連接度分析生物群落間的內在聯系,明確生物群落間的作用。針對景觀空間的格局,設計者可以通過對廊道數量的增減,進行多樣性生物的保護,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提升。

2.生態場景

第一,以滿足自然體驗需求為前提,根據與自然相關聯的活動內容,科學地設計可以融合自然環境的空間;第二,為了滿足大多數自然體驗者的需求,必須對活動場地容量、游客數量進行精準預算;第三,空間場景應該遵循就近思維,對道路交通系統進行科學組織,合理規劃空間布局,正確引導與疏散游人;第四,空間場景要具有獨特性,以吸引更多的體驗者和游覽者。

3.生態感知

感知體驗是人潛意識接受美、享受美的過程。游客在自然環境中聽著流水、鳥鳴的美妙聲音,聞著醉人的花香,欣賞著柳綠桃紅,感知大自然的美,讓自然體驗從淺層次轉向深層次。設計師在設計城市生態公園時,需要使人們與自然互動,充分感受到自然之美。

(二)景觀性

1.文化

景觀設計會受到地域文化、自然資源、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景觀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和周圍的環境相融合,地域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地域文化是該區域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融合體,承載著特定區域的傳統、民俗、文明標識、生活習慣等文明符號。這些都是設計者的設計素材,為空間場景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元素。從物料的鋪裝到空間場地的布置,恰到好處地將地域文化和自然環境有機融合。

2.園林與建筑

第一,建筑要與場地相融合。在設計公園景觀時,作為焦點的建筑物會影響場地環境的風格。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建筑物所處的地域文化特點、附近的空間環境、公園的功能定位,使建筑物與周圍自然環境相協調,使建筑物的顏色和建筑風格與城市生態公園的整體氛圍相匹配,給體驗者良好的視覺感受。第二,建筑尺度與比例要合理。在城市生態公園的建設過程中,建筑物的尺度要根據建筑的功能結構、場地環境特征以及人們的審美需求確定。只有建筑尺度和比例符合功能需要,保持審美的統一性并能與自然環境相融合,才可以讓體驗者的體驗更完美。第三,保證建筑空間布局的流線性,城市生態公園內的建筑不僅要追求外觀的美感,更要注重展覽、問詢、休憩、科普和餐飲等功能的發揮。建筑物內路徑的設計要保證活動安全有序。

3.植物

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種植方式如將喬灌草與其他植物相結合,讓植物體驗場所具有韻律和節奏。這種韻律和節奏體現在植物形態、植物色彩以及植物香味等方面。對植物景觀進行巧妙設計,增加體驗者接觸自然的機會,讓體驗者充分感知植物之美,感受自然之美,獲得良好的自然體驗。在植物配置上,選擇的植物應以鄉土植物為主,在設計時要適當模擬本地自然生態中植物群落的特征,最大限度打造多樣化植物生境。

二、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設計

(一)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區位概況

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位于佛山市順德新城區西北部太平山麓,碧桂路轉南國東路可直達該區域。區行政中心距離該區域大約3公里。所在區域用地包括未來規劃用地和商業用地等。其中未來規劃用地主要由華僑城歡樂海岸、華僑城度假公寓、華僑城歡樂谷、華僑城濕地公園等部分構成,其中歡樂谷已經建設完成。濕地城市人流量較大,喧鬧的城區與公園的靜謐形成很大的反差;濕地內部部分水體被植物覆蓋,部分濕地被河道挖出的淤泥填埋,林木郁閉度較高,無法進入;內部交通不暢,功能不全,資源利用率較低,無法給人們帶來良好的自然體驗。圖1是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區位圖。

(二)桂畔湖濕地公園改造措施

1.濕地改造

公園總面積約115萬平方米,陸地面積約34.3萬平方米,水體總面積約80.7萬平方米,自然濕地面積大。由于歷史原因,濕地被大量的湖底淤泥所覆蓋,使生態環境被破壞。設計師首先解決了淤泥遷運的問題。由于湖底淤泥污染程度較低,將其作為肥料遷運出公園,然后對原有濕地的水體、駁岸、植物進行了恢復,形成了穩定的生態系統。

2.濕地公園建設

深圳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的設計宗旨是在有效保護現有自然林地、沼澤以及水生植物的同時,可以為游客帶來良好的自然體驗。在保護現有動植物棲息地的同時,種植林木,構建新的生態棲息區域。沿著湖邊設置小徑、棧橋、觀鳥塔,為游客走進濕地、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提供可達性。同時內湖將南北兩側和歡樂海岸有機連接,水上出租車和游船形成水上交通體系。濕地公園的游客迎接站就是乘船碼頭和歡樂干線車站。

3.林相建設

區域內有著豐富的植物,各種植物點綴公園。尤其是秋季,秋色葉樹把城市公園裝飾得別有洞天,給游客帶來別樣的自然體驗。水杉樹適宜在濱水區生長,并且形態優美,為桂畔湖濕地公園增添了很多魅力。濕地公園內的大部分樹種為鄉土樹種,都可以保留,然后按照自然體驗設計的標準選擇色葉樹、觀果樹等搭配種植,這樣既可以讓植被種類更豐富,還可以豐富游客的五感體驗,同時讓公園的綠地空間更具特色。

4.水岸建設

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的水域之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改造設計的過程中,可利用改變水循環系統,降低地面不透水鋪裝的用量,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設計者要利用地形、植被等諸多元素突出公園的動和靜,讓水岸景致更加多樣化,給游客帶來多元化的自然體驗??梢栽O計種植多種多樣的水生植物,展現自然優美的生態水岸,以實現構建景觀與凈化水質的雙重目標。對于水陸過渡帶的景觀改造,可利用梯級設計模式,將更多水生植物種植在遠離岸邊的地方,在常水位的位置增建棧道和蓄水池,以適應不同水位的變化。

三、結語

在設計城市生態公園時,一定要基于自然體驗,自然體驗深層次的作用和意義遠遠超出休閑娛樂的范疇。為了實現城市生態公園發展目標,本文從綜合景觀、園林設計要點等諸多方面,以廣東華僑城桂畔湖濕地公園改造工程為例,展開實地調研、場地分析等研究活動,力求打造一個集自然、人文、休閑娛樂、體育健身于一體的城市生態畫廊,帶動區域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昊鵬,田禹,任宏.構建城市生態休閑新高地:以青島浮山生態公園景觀設計為例[J].城市住宅,2018(9):41-45.

[2]張慧會,陳周翔,方杰東.生態浮床的改進設計及其審美體現[J].大眾文藝,2019(17):109-110.

[3]張文杰.“近自然”城市公園改造分析:以新鄉市衛河公園改造為例[J].福建林業經濟,2009(1):223-226.

作者單位:

深圳沃森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