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議摔跤專項體能訓練

2021-03-04 23:02李巖巖曾曉靜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綜合能力體能訓練控制

李巖巖 曾曉靜

關鍵詞:摔跤; 體能訓練;專項特質; 綜合能力;控制;評價

一、關于摔跤體能訓練的專項特質

當前我國摔跤專項體能訓練的發展呈現出以下主要特征:比賽中對抗更加激烈,對無氧與有氧供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運動員在一天內完成所有比賽,表現出非常高的有氧能力;不同級別對體能要求有所差異,大級別中的大力量、力量耐力和小級別的速度靈敏、力量柔韌等身體素質,在體能訓練中占有核心地位;“力量是基礎、速度是靈魂、耐力是保障”在具體訓練實踐中,應結合關鍵技術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項體能訓練設計;核心力量、震動力量及懸吊訓練等大大提高體能訓練效果,利用核心力量不僅提高力量訓練整體效果,還可以起到穩定、協調技術動作作用,達到攻防均衡目的。

摔跤這種技能主導性項目以強大的專項體能為基礎,對運動員綜合競技能力要求很高。摔跤體能各要素(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協調、靈敏、形態等)共同協調作用,為技戰術水平形成和發揮提供有力支撐,有時起到比賽制勝的決定性作用。摔跤專項體能的關鍵,是通過針對性訓練提高運動員一定時間內完成單場高強度連續比賽和多場次重復比賽所需體能以及高強度對抗條件下合理有效應用技戰術的綜合對抗能力,主要進行專項力量、專項代謝供能、專項抗疲勞和恢復能力訓練以及包括專項速度、專項柔韌、協調、靈敏、專項形態等在內的其它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這其中,專項力量和專項代謝供能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這種體能訓練將使運動員的機體形態、組織結構與機能產生專項競技能力適應性變化。

摔跤項目是一種身體直接接觸、不斷克服瞬間變化阻力、具有高度應變性的對抗運動。摔跤體能訓練如果脫離項目本質需要,其訓練效果將大打折扣。摔跤比賽對抗所需力量是“活勁”,它必須要與具體的技術動作相結合,很多發力都是在身體失去重心、不規則情況下完成技術動作,對力量的協調性要求非常高。摔跤比賽對抗中,在使用技術動作瞬間需要的是爆發力,在兩人相持、較勁時需要的是力量耐力,而且在對抗過程中這兩種力量的運用不具有規律性,要根據角斗中的時機與判斷來決定,所以這兩種力量的練習既獨立又一體,它所具有的特點就是摔跤項目的專項性,在體能訓練方案設計中要充分考慮運動員的個體性以及訓練方法的適應性與針對性。

二、關于摔跤體能訓練的綜合性能力

摔跤比賽中雙方運動員在規則允許范圍內,以各種徒手方式進行摟抱、拌摔、推拉、扭轉、擠壓、翻滾,最終目的是將對方摔倒,使其雙肩著地或以比分戰勝對手。它要求運動員必須具有熟練技術和全面身體素質以及良好無氧、有氧代謝能力。摔跤對運動員的身體要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摔跤體能是運動員身體適應專項需要的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等要求的綜合能力。評價摔跤運動員體能水平高低要綜合考慮項目對其身體體能素質的實際需要。但是每個運動員都具有單獨的特性,對各種能力的表現不同,有強有弱,教練員的任務就是通過合理科學的訓練手段與方法,最大限度整合這些能力,強化其強勢,彌補其弱勢,提升其弱勢,甚至由弱到強,這可以直接反映教練員掌控訓練的實際水平與能力。

“組合力量循環練習法” 最大限度結合了摔跤項目競賽特點,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摔跤體能訓練方法,具體運用過程為:選擇8~12項訓練項目,包含了身體各個肌肉部位,練習項目的選擇最好符合專項動作用力特性,每一項都要規定好固定時間,可以在15—30分之間進行選擇,以2—2分30秒為一個單元,每單元間歇時間為30秒,以三個單元訓練為一組進行循環練習。一次訓練課可以安排2~4組此類練習,練習項目設定的合理性與多樣性以及訓練時間的彈性安排,是最終決定訓練目的和效果的關鍵?!敖M合力量循環練習法”練習效果與目的比較符合摔跤項目對體能訓練的綜合性要求。通過此類訓練,運動員心肺功能與機體代謝能力、身體對強度與量的耐受力,能夠接近或達到甚至超過比賽時的強度和量,以此對體能各素質進行刺激與強化,綜合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

三、關于摔跤體能訓練過程的控制與效果評價

體能訓練方法與手段需要循序漸進地實施,根據運動員個體體能狀況的變化趨勢以及對訓練方式的適應能力,對體能訓練方案的合理性和訓練效果進行準確判斷和評價,從而實現對體能訓練過程的有效監督與控制。摔跤比賽中腰、背、腹部肌肉的力量非常關鍵,教練員都比較重視,但是有的教練員相對更加重視四肢肌肉力量訓練,他們認為在激烈對抗中,上肢和腿部肌肉力量大小是能否在對抗中占據主動與優勢的主要因素,以臥推重量、深蹲、引體向上次數等評估運動員的力量能力,在比賽失利后的總結中也都是以上肢力量、腿部力量不足等因素歸因居多。其實真正原因是腰、背、腹部肌肉力量不足,同時又不能有效協調上下肢肌肉運動能力。身體力量發展應該是均衡和協調發展的,全面身體對抗的摔跤項目更是如此。一味地發展部分肌肉與局部力量,不僅達不到訓練與比賽中強化體能的目的,甚至還會造成損傷。這主要還是觀念與認識的問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對于這種帶有缺陷性的訓練是可控的,可以通過監控予以糾正和改進。體能訓練手段非常多,要找到最適合項目特點和要求的方法,需要對訓練的每一個階段進行監控,查缺補漏,綜合設計,對最終的訓練效果及時做出評價。

四、關于摔跤訓練課結構的安排

有的教練員習慣在專項技術訓練后安排補差性力量訓練,這種課訓練結構安排往往達不到預期補差效果(在肌肉疲勞狀態下練力量的效果不佳),處理不好還可能造成運動損傷,加重局部和整體疲勞,不利于及時恢復,影響下單元訓練安排。把力量訓練安排在專項技術訓練課比較合理,因為此時運動員肌肉和心理均處于相對較好的訓練準備狀態。力量訓練可以產生較好訓練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前述負面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力量訓練效果可直接向專項轉化。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據課訓練目的合理把握不同訓練手段負荷安排,如果是力量訓練為主訓練課,可多安排力量訓練內容,隨后的技術訓練就是實現力量轉化的途徑,內容就不宜安排太多,而且還要服從于力量訓練目的;如果是技術訓練為主訓練課,前面的力量安排內容就不宜太多,而應把技術訓練做為主要考慮對象,此時力量訓練要服從于技術訓練需要。至于主課后的補差訓練應以技術環節、柔韌性、伸展性、放松性練習為主。

參考文獻:

[1] 許奎元.青少年摔跤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及其訓練初探[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2.

[2] 徐玄沖.新規則實施后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

猜你喜歡
綜合能力體能訓練控制
消防員體能訓練與應用
青少年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方法
對體能訓練認識的理性回歸
基于綜合能力測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卷考試改革
新兵體能訓練的傷病防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