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農業在振興鄉村經濟中的作用研究

2021-03-04 23:22金國勇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品牌化農產品農業

金國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對綠色、安全、高質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品牌意味著優質和保障,發展品牌農業契合了市場需求,是涉農企業未來發展的一條高速通道。當前我國雖然有許多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但真正品牌化效果顯著、知名度高的仍然是極少數,多數品牌影響力僅僅局限于本地周邊,跨省份、全國性的不多,能與國外品牌抗衡的更少。本文著重闡述發展品牌農業的重要意義,指出當前品牌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以期為推進品牌農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村一品”是打造農產品品牌的開始

國家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涉及到“三農”的方方面面。本項目通過分析村鎮的適合未來農業的改造、人居環境的提升、文化的挖掘,特色產業“一村一品”、體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業數字化平臺等一系列的項目切入,從適合未來農業人居環境到產業提升的完美鄉村品牌形象,課題的研究將始終圍繞農村產業展開。品牌塑造和推廣能夠提升農業產業和農產品的附加值,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著力:

1)美麗鄉村和未來農業提升的村鎮人居環境改造以及人文文化的挖掘,“一村一景”“一村一 ? 韻”美麗休閑鄉村,打造特色突出、主題鮮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

2)開展鄉村特色產業調查分析,建立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的特色產業和“一村一品”優選,打造“鄉字號”“土字號”特色產業“金字招牌”。

3)中國非常早的經典《尚書》一書中就有《禹貢》一節,詳細列舉了九州的各州要為夏王朝負擔的納貢義務,這些貢品都是一些土特產之類。如極品茶、蜜、酒、瓜、果、米、蔬等。那時的納貢原則就是“任土作貢”,也就是說,你出產什么,就進貢什么。流傳至今的《周禮》中也有九貢的規定和記載,《周禮》曾記載:“四方特產,以為特供”,這里的特供指的就是專供宮廷享用的產品。將天下健康、有機、生態農產品經過健康檢測、包裝、品牌提升等特供給消費者。

依托品牌打造優質農產品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吃飽已不成問題。人們開始追求既要吃好、更要吃健康,農業由此轉入質量為重的新階段。與此同時,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看賣相,也會看品牌。

提起新西蘭很多人就會想到“奇異果”。其實這種名為“奇異果”的昂貴水果就是原產自中國的獼猴桃,據記載為李時珍所命名。百年前,兩棵種苗被西方傳教士帶到了新西蘭,經過培育,變成了今天身價碾壓“始祖”獼猴桃的奇異果。反觀我國今日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可謂琳瑯滿目,從科研示范到田間種植,紅心、黃心、藍心等品種應有盡有。但現實很無奈,進口的奇異果論個賣,國產的獼猴桃論斤稱,癥結在哪里?就在于品牌。好品牌意味著標準化的穩定品質,只有在單果的重量、硬度,VC含量、酸甜度等方面都符合一定的標準,才能被稱為“奇異果”。品牌農業建設已成為現代農業新的增長點,對于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推動農產品出口國際具有重要作用。

農業科技推動農產品品牌

增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科技創新支撐。支持有實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實驗室,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農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突破制約農業發展的技術瓶頸,推動創新發展。圍繞市場新需求、新趨勢和新特點,力爭研發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大數據平臺,動態分析市場變化,精準定位消費需求,不斷創新服務和營銷模式??萍紕撔聽I造特別的生產氛圍, 全方位、多層次開展農業科技合作與聯合,推進農科教、產學研結合,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政府的組織引導是品牌農業的有力保障

要想實現農業品牌化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有配套的政策保駕護航。政府角色不能缺位,強有力的、統一的、系統的規劃組織和引導不可少。各地通過積極行動,結合實際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評比評選工作,積極培育農產品品牌。

突出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引領。根據我省農業資源優勢、產業發展現狀和地域文化特色,科學制定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農業主導產業、地方小宗特色農產品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品牌創建數量、區域布局、發展定位和目標市場,構建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特色各異、優勢互補的農產品品牌體系,引導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序推進。重點圍繞糧食、畜禽、蔬菜、水果、油料、水產品、茶葉等優勢產業,創建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帶動農業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和生產結構調整優化,形成特色鮮明、比較優勢突出的生產布局,建設各具特色的規?;放妻r業基地和優勢產業帶。

完善農業品牌化工作協調機制,制定農業品牌化綜合規劃,明確發展目標、清晰發展思路,使農業品牌化發展工作成體系、科學化。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抓好“綠色、有機、無公害”等產品認證,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提升品牌農業建設保障能力。加大對農業品牌工作扶持力度,把農業品牌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對重點企業和品牌產品給予重點培育、重點扶持,鼓勵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資源進行擴張和延伸。提供平臺支持。建立統一的農產品品牌創建發布平臺,完善、規范和強化對農業品牌的推介、評選、推優等活動,鼓勵農產品企業做好質量、做大品牌。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和新媒體以及展會等多種促銷手段,宣傳農產品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同時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增強市場服務功能。支持科技創新。引導企業把強化科技作為突破點。加強農業精深加工,開發新產品,引領消費潮流。加大對農產品品牌的保護力度,打擊侵權行為。 ? ? 隨著農產品品牌發展的深入,如何使品牌獲得消費者認可,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如何用品牌整合帶動中國名優資源的有效整合,成為現階段中國各農產品品牌面臨的大問題。

發展品牌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從產業特性來看,農產品是生物生產,農藝較難控制,產品的成分比較復雜,產品質量、功能相對工業品較難體現,優質優價也比較難實現。有鑒于此,加快農業品牌化建設尤為重要。借鑒國外知名農產品品牌的發展經驗,有利于中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農業發展道路。

品牌是農產品的品格和靈魂,農產品品牌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是未來農業企業發展的立足之本。 國外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很多可借鑒的成功經驗,能夠對我們自身的發展有一定的啟示作用。講好農產品品牌故事,介紹典型經驗,提高自主農產品品牌影響力、認知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營造農產品品牌建設的良好氛圍。以特色農業資源、產業為依托,以現有傳統優勢品牌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著力打造一批品質優、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品牌。積極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涌現了一批在市場上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農業品牌附加值明顯提高。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的農業品牌建設有待加強,長遠規劃、整體設計和政策支持有待健全,農業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品牌化農產品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山西省功能農產品走向品牌化
各地農產品滯銷賣難信息(二)
體育賽事品牌化發展研究
農產品爭奇斗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