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落在三經街23號的“孔雀”

2021-03-04 11:21桃子
當代工人(A版) 2021年2期
關鍵詞:李濤理發店孔雀

文|桃子

孔雀理發店有三寶:老理發椅、刮臉刀和老師傅。其中這把老理發椅是從日本進口的,已有100多年的工齡了

91歲

“來啦,爺們兒,還是老樣子?”

“來了,老樣子?!?/p>

雕刻鏤空花紋又略帶銹跡的百年工齡理發椅,刀把雖老舊但刀刃極其鋒利的刮臉刀,盛著刮臉用泡沫的老式搪瓷缸子,整齊劃一地穿著白色長褂的理發師,還有頻繁光顧的老顧客,在20世紀80年代的老歌中,在刀剪快速盤旋之間,家長里短地聊著天……

這像極了舊電影中的一幕,卻真實地發生在歷史文化名城沈陽——一家已營業近百年的老式理發店——孔雀理發店中。而這跨越時空的體驗,使人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沖動,迫不及待地想探尋那抹懷舊味道的源頭。

在目光不斷打量與檢索中,一張貼在進門處、精心鑲裱的《大亞畫報》舊報紙映入眼簾。

“美化的孔雀理發社,三經路23號,雅潔舒適,技術精妙,高尚價廉,式樣美麗……”頁面雖已泛黃,但油印的字跡依然清晰。

1988年10月,孔雀理發店原址拆遷時,理發員李金嶺在理發鏡子后面發現不少老報紙,其中一張《大亞畫報》引起他的注意,因為該報二三版中縫上端,印有孔雀理發店的廣告。于是,他便將這份報紙珍藏起來。

這份報紙為四開四版,一、四版為墨綠色油墨,二、三版為暗藍色油墨。在二、三版中縫的最上端,就刊登著孔雀理發店廣告。該報“報耳”的廣告價格為:騎縫1/3需3元??梢姟翱兹咐戆l店”當年所做的廣告,花了3塊現大洋。

據遼寧省圖書館有關專家查閱資料表明,《大亞畫報》為《大亞公報》的副刊版?!洞髞喒珗蟆穭摽?914年,終刊于1935年9月,為中國人主辦。該報紙為近現代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循著報眉上的出版日期,1929年5月20日,不難推算出“孔雀”至今最少已有91歲高齡,是沈陽現存資歷最老理發店。

孔雀理發店,顧名思義,是做頭面生意的店鋪,與街頭巷尾鱗次櫛比的各色發廊相比,它的氣場卻大不相同,內里處處散發著歲月的味道。

比如,洗頭不是躺著的,還是早年間那樣,顧客坐在木凳上,低頭沖著水池,理發師用水管子嘩嘩地澆?!皬澭搭^是老規矩了?!崩罱饚X解釋,這樣后腦勺洗得干凈,而且上歲數的人仰著會覺得難受,彎著腰會好得多;除了理發,刮臉也是孔雀理發店一大特色,利索地擦刀、打泡沫,剃刀在顧客的臉上上下飛舞,看著似乎驚心動魄,但師傅手準著呢……“孔雀”保存至今的這套獨特的“洗剪刮”流程,可追溯到20世紀初。

“理發業過去叫勤行?!泵袼讓W家齊守成介紹,以前,沈陽人一般是在馬路邊剃頭挑子上理發。民國時期,奉天興起時尚理發店,經營模式是從上海那邊兒傳過來的。店面裝潢講究,窗明幾凈,理發員穿著整齊的工裝,洗剪刮,燙染吹,打蠟、捏肩一條龍,服務相當到位,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張學良做學徒

20世紀20年代以后,沈陽的理發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那時,沈陽地界比較有名氣的理發店,就有洪大、大華、牡丹、玫瑰、鳳凰、孔雀、正陽等。

“其中,商埠地三經街的‘孔雀’絕對是首屈一指。它不僅經營方式新潮,在報紙上打廣告做宣傳,業務除了理發美發,還另請西洋美女修理手指,說明當時孔雀理發店還有美甲業務,且請的是外國技師。引得時髦淑女、太太小姐們都坐著洋車來做頭發、美甲,孔雀理發店可謂當時奉天城引領潮流的時尚之地?!饼R守成說。

如果說手藝俏、懂得打廣告是讓早期孔雀理發店名聲鶴立的法寶,那么,少帥張學良曾在孔雀當學徒的故事,足以為這里增添一定分量的傳奇色彩。

63歲的李金嶺是孔雀理發店的老人兒,也是店里歲數最大的手藝人,個子不高、一頭卷發,說起話來嗓音洪亮又幽默風趣。從學徒到退休,李金嶺一直在孔雀理發店工作,每當嘮起孔雀理發店的歷史,他都會不厭其煩地打開話匣子。

20世紀20年代,孔雀理發店是奉天城引領潮流的時尚之地

“有一天,店里來了一個老頭,看起來80多歲的樣子,個兒不高,笑瞇瞇的,到店里各處走走看看。我師傅告訴我,這是創辦孔雀理發店的老板,叫楊孝忠。新中國成立以后,實行公私合營,把理發店交給國家后,他就回南方老家了?!睅煾颠€告訴李金嶺,楊孝忠是浙江人,20世紀20年代,白牡丹、白玫瑰、孔雀、鳳凰等一批時尚理發店,都是他們一幫兄弟來沈陽開的。

“楊孝忠和張學良關系好。聽說張學良會理發,手藝就是跟他學的。大帥張作霖怕理發時遭遇刺殺,就讓小六子(張學良)學理發,小六子就專程來孔雀理發店跟楊孝忠學。楊孝忠的手藝好,據說張大帥的‘隸書一字胡’就是他給理的,也因此,楊孝忠和張家結下交情?!?/p>

李金嶺打心底為自己工作一輩子的地方感到驕傲:“沈陽很多達官貴人都在孔雀理發店理過發,他們都是坐小轎車、洋馬車來的,最次坐的也是黃包車,一般人根本進不來(這里理發)。聽師傅說,當時還有不少老外專程來孔雀理發的?!?/p>

也許正是歷久彌新的潮流氣場,才釀造了孔雀理發店里獨有的韻味與態度,吸引無數新老沈陽人前往體驗。

赴國宴

時移世易,往昔的輝煌已隨歲月消散。待到李金嶺來到孔雀理發店時,已是另一番景象。

1978年,20歲的李金嶺在農村當知青,因父親是正陽理發店的一名理發員,抽調回城后,李金嶺便子承父業,被家里送到孔雀理發店當學徒。

父輩剃頭的經歷,在李金嶺的記憶中已模糊,他只記得除父親外,家里幾個叔叔也都從事理發行業。有一個叔叔,還在天津學過手藝,是有名的“天津派”。

然而最初,李金嶺對這門家族手藝卻是打心底里排斥?!澳悄甏?,剃頭是‘伺候人’的底層活計,沒地位還特別累。父親當了一輩子理發員,兢兢業業握著剃頭刀站在理發椅前給人剃頭、刮臉,客人不走就不能下班,一站就是一整天,晚上回家腿都腫了?!?/p>

李金嶺家中兄弟5個,只有他接了父親的衣缽。心里雖有萬般不愿,但為了填飽肚子,也實在沒有其他行當可以選擇,最后李金嶺還是聽從家里安排,滿肚子委屈來到理發店拜師學藝。

剛上班時,李金嶺總愛低頭走路,就怕被熟人認出來,見到熟人甚至會難為情地漲紅臉。既然命運無從改變,李金嶺便學著去接受,意外的是,在忙碌中他漸漸喜歡上了這門手藝。

“沒了抵觸情緒后,我開始認真跟師傅學手藝。師傅干活兒時,我就在一旁站著看,幫師傅掃地。別小瞧掃地這活兒,要是不會用勁兒,一會兒手就磨禿嚕皮?!币苍S是有著血脈的傳承,踏實下來的李金嶺很快掌握了剃頭、刮臉的訣竅?!翱磶煾的弥话丫撎觐^刀,唰唰唰,幾下就剃光一個頭、刮完一個臉,顧客滿意地點點頭跟師傅眼神交流。那種感覺,挺微妙的?!?/p>

看是一回事兒,自己操作又是另外一回事兒。李金嶺曾鬧過不少“事故”。剛開始學刮臉時,手底下沒撇,常給客人的臉刮出大口子。每提起“當年之勇”,李金嶺都很難為情,“但到咱這理發的都厚道,說一聲‘叔不好意思,刮破了’,這事兒也就過去了?!?/p>

就這樣一邊努力學習,一邊踏實操作,李金嶺最終成長為一名主攻男發的理發員。他在收獲技藝的同時,也慢慢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他也從最初入行時的小李變成人們口中的李師傅。

20世紀90年代初期,踏著改革開放的浪潮,李金嶺將理發店承包下來,自己當了經理?!笆杖胩岣吡?,兜里也有錢了,整個人好像都跟著挺拔了?!崩罱饚X見到熟人不再低頭回避,相反,有時還會主動上前打聲招呼。

人生的高光時刻并不僅局限于此。

店門口泛黃的墻上,一個A4紙大小的金黃色銅匾格外引人注目。匾正中印著李金嶺年輕時的免冠照片,下方有一排“遼寧省勞動模范”黑體字,雖時隔多年,仍熠熠生輝。

1999年,李金嶺被遼寧省人民政府授予遼寧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成為沈陽市理發行業唯一的省級勞模?!巴ㄋ椎卣f,這相當于是理發界的‘狀元’!”

其實在這之前,李金嶺就獲過不少榮譽。沈河區勞動模范、沈陽市主人翁楷模、沈陽市勞動模范……但最輝煌的還數進京接受表彰這事。

“1997年國慶節期間,沈陽市政府組織帶領當年獲得勞模稱號的勞動者進京接受表彰?!痹诒本?,李金嶺戴著大紅花受到中華全國總工會領導的接見,并在人民大會堂吃了國宴?!耙粋€普通的理發員,能受到國家的重視與關懷,到北京吃國宴,我做夢也不敢想的事兒,卻在‘孔雀’都實現了?!?/p>

堅持就是勝利

在李金嶺看來,孔雀理發店有3樣寶貝:老理發椅、刮臉刀和老師傅。那幾把老理發椅是從日本進口的,已有100多年的工齡了;刮臉刀中有一把是李金嶺師傅傳下來的,是從師傅的父親手里繼承下來,少說也有100歲了;最大的寶貝還屬店里的4名理發員。

時至今日,孔雀理發店始終保留著過去的風貌。雖然與時下的風尚有些格格不入,但李金嶺并不想打破“陳規”。因為剪頭對李金嶺來說,不再僅僅是個營生,而是一門傳承的技藝。

“可惜像刮臉這樣的手藝,現在的年輕人已沒幾個人會了?!闭劦轿磥?,李金嶺有些擔憂:“父母辛辛苦苦培養出的大學生,誰能舍得把孩子送到理發店里學剃頭?”

李金嶺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當年同孔雀理發店一樣的老字號,如正陽、牡丹等,在近幾年都相繼退出歷史舞臺。特色手藝的凋落,讓李金嶺十分焦心。

轉機出現在李家第三代理發員李濤的加入。

李濤管李金嶺叫四叔,也是同輩里唯一的接棒人。李濤拜師學藝的經歷與李金嶺大體相同。平日里主打女發的李濤好琢磨,每次在街上、電視里看到新發型,都會記下來,投進腦中的造型庫里,臨摹仿剪。李濤還酷愛收藏理發刀具。在一位定居德國的同學的幫助下,李濤輾轉得到了一把極具收藏價值、有百年歷史的刮臉刀。雖然刀把上有銹痕,但刀體鋒利無比,使用感極佳。不僅于此,李濤還曾花費一萬多元,托同學在德國為李金嶺訂購了一把全球限量500把的頂級柏克刀。拿到刀后,李金嶺一點兒沒猶豫就把這把刮臉刀界的“愛馬仕”帶到了店里,給客人日常刮臉用。

1929年5月20日《大亞畫報》上的孔雀理發店廣告

每次說到這里,李濤都有點兒心疼:“有可能刀刮廢了,本錢還沒回來呢?!钡罱饚X不這么看,“好刀稱手上臉也舒服,顧客都是朋友,就該分享?!?/p>

李濤是店里最年輕的師傅,入行也有20余年了。對于四叔的擔憂,李濤卻有著不同的理解。他這樣描述傳承:“一個事物如果有價值,那它一定會流傳下去。如果有一天它失傳了,就說明有更好的東西出現替代了它。淘汰就是淘汰,沒什么可惜和遺憾的。它曾經在人們的記憶中存在過,這就夠了。純手工的東西,它肯定沒有機器做出來的完美,但它一定比機器有靈魂?!?/p>

聽到此,李金嶺也有些豁達了:“或許堅持真的就是勝利?!?/p>

猜你喜歡
李濤理發店孔雀
Improved functional–weight approach to oscillatory patterns in excitable networks
你真的認識孔雀嗎
李濤:在文物修復世界里另辟蹊徑
A short rev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of the cuprate superconductivity?
孔雀1
李濤 書法作品
孔雀
理發店
五行理發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