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期間高職學生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網絡教學探討

2021-03-05 16:21高文衛王大軍
現代醫藥衛生 2021年9期
關鍵詞:免疫學醫科大學疫情

馬 銳,高文衛,王大軍

(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系,寧夏 銀川 750004)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發席卷全球。為阻斷疫情蔓延,中國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同時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激勵廣大教師積極投身線上教學,引導學生適應在線學習過程,加強多元化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保證教學進度和質量不受疫情影響[1-2]。寧夏醫科大學采用已構建的校內在線教育平臺和釘釘直播、錄播、視頻會議等遠程線上教學形式,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春季教學任務。在疫情時期,通過在線教學實踐,“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凸顯,現代信息技術滲入“教”與“學”的過程[3-4],豐富了教育的形態,本文就線上教育的經驗進行總結。

1 教學對象

以寧夏醫科大學2019級護理專業6個班和藥學專業2個班346名高職一年級學生為教學對象。

2 線上教學

2.1授課內容及學時 依據寧夏醫科大學春季教學計劃,三年制高職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共64學時,每學時40 min,課程內容涵蓋了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人體寄生蟲學三部分。

2.2寧夏醫科大學在線平臺的應用 此次疫情給高校在線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寧夏醫科大學在線平臺構建于2019年,屬于校內網絡學習空間,旨在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慕課(MOOC)、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為切入點,推動本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學科間資源共享;目前,上線課程涵蓋了本校各學院的醫學課程,以及人文、理學、思政課程等,包括MO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和翻轉課堂、“雨課堂”等教學形式?!坝暾n堂”直接開啟PowerPoint應用中的“課堂授課”[5-6],即可開始語音直播或者視頻直播,但這是一款全國通用的軟件,在開學季初期,高峰時段卡頓嚴重。因此,在這次疫情期間,寧夏醫科大學在線平臺充分利用MOOC的優勢,提供豐富的在線課程資源,加強平臺服務支持,保障了本校教學秩序有序進行。

2.3課前準備 創建班級、課程及核對學生花名冊。課前,教師將學習資料、PPT推送至平臺,設置學習時長,并發布開課通知。院校管理員和教師可以隨時查看學習預習情況(學生完成數量、推送資料閱讀時長及進度),并在微信群提醒學生及時完成;上課前設定投屏、簽到。

2.4直播教學 教師使用直播的形式進行在線教學,釘釘群直播較為方便。在已經建立好的課程班級內,授課教師開播和觀看均在群內,可選擇語音直播或視頻直播,安全可控、使用便捷;具有一鍵開播、多群聯播、直播錄像可回看、學生觀看數據可統計等特點,授課期間可以通過聊天窗口與學生及時溝通。

2.5課后復習、測試 教師將作業或調查問卷推送至學校的在線平臺,或者規定某一時間段,在平臺上進行隨堂測試。根據作業完成的質量及測試題錯題排行榜進行專題講解,考查學生對于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使得教學更有針對性[7]。另外,及時發現留言區學生的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授課建議。

2.6釘釘會議的應用 在教學安排的過程中,釘釘云會議視頻軟件也非常好用,學生可以利用多終端設備(手機、電腦、iPad)同步遠程學習、交流,主持人還可以錄制成MP4格式視頻,方便課后學生回看。例如上課過程中,教師提前準備了一些病例討論題,可以邀請學生分析;分小組進行思維導圖講解,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展示;期末測試,可以應用視頻觀摩,在線云考試。因此,此平臺可以作為網絡信號不佳或授課效果不理想時的備用授課方式。

2.7課程考核量化指標,優化考核方式 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學生的最終成績由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組成。過程性評價比重占總成績的50%,包括平時成績(學生線上簽到、資料推送完成率、隨堂測試、線上作業、課堂互動、小組討論)、實驗成績(虛擬平臺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期中測試(問卷星答題)為主要記錄依據;終結性評價成績占本門課程總成績的50%。此種考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平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課下及時鞏固課堂知識,也便于教師及時了解教學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式,改善教學效果。

3 教學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3.1教學效果 由于該課程教學對象是三年制高職學生,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作為基礎醫學課程,理論內容繁多[8]。因此在線授課時,教師要求學生一定要在課前在平臺預習課堂內容,并在課后完成隨堂測試和作業。利用在線學習后臺自動統計數據分析,以及結合問卷星調查結果,教師得到本課程線上學習的主要評價結果:學生觀看課前推送的資料(PPT、視頻、MOOC)的比例為78%,線上課堂考勤簽到率為96%,其中90%的學生在直播開始即進入課堂,授課期間作業平均完成率為78%,隨堂測試平均及格率為88%;問卷星調查學生的學習體驗,結果包括:67%的學生非常滿意,認可網絡教學;64%的學生表示跟隨教師,全程聆聽,主動做筆記并思考;63%的學生覺得本校的在線教育教學平臺非常方便,資源充足、利于自學。另外,很多教學成果如優秀作業和小組間思維導圖展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榜樣、有創新;大部分學生反映對于線上學習的適應性良好,強化了自學能力,學習主動性增強,師生交流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結合此次疫情及病原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理論的特點,在線上的教授過程內融入了許多思政的事例和立德樹人的典范[9-10],學生也感同身受。

3.2困難和局限性 (1)線上開學以來,各高校學生在家上網課,教師也云端連線,火熱地授課與學習。據統計,全國在線開學的普通高校共計1 454所,95萬余名教師開設94.2萬門、713.3萬門次在線課程,參加在線課程學習的學生達23億人次。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面臨停電、網絡不穩定等突發問題,使得教學不連貫、卡頓,甚至導致系統崩潰等,因此,備用方案要及時用微信群通知學生,開啟手機熱點,準備好充電寶,啟用視頻會議、語音等對策,以防萬一。(2)雖然教師每節課都要求學生簽到,但線上教學,畢竟不在課堂,有部分學生不能在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環境內聽課;而且聽課過程中,學生可能躺在床上,或者有的學生干脆調成靜音,去做別的事情,學習效果良莠不齊。(3)對于大一的高職學生,本學期的課程安排很滿,在線授課的時間基本跟課表一致。本門課程4學時/周,師生在面對較長、連續的在線教學過程時,一直盯著自己的電子產品,難免感覺吃力和恐慌,進而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一方面,學生難以迅速消化課堂知識;另一方面,影響了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研究和分析、解決。(4)調查問卷中,大部分學生反映上一天網絡課程,視力疲勞,出現頭昏腦漲情況,相對單調的線上聽課,使有的學生常常逃課,或者在上課時間瀏覽其他網頁、瀏覽微信朋友圈等。

4 小 結

近年來,教育部深入推進以“互聯網+教育”“智能+教育”為特點的教學革命,都得益于專業資源推薦和在線的教學、培訓等服務支持[11-12]。疫情加速了高校廣泛采用線上教學的進程,而教與學的新形態,促使教師加大對教學的投入,提升教學的質量,強化在線教學的能力。我國高校在線教育采用的教學方式大致有四類:MOOC、直播教學(釘釘軟件等)、錄播教學和遠程指導教學。教育部將于今年在北京召開“世界慕課大會”,倡議成立“世界慕課聯盟”,推動世界高等在線教育發展。通過線上學習,強化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其學習主動性;借助各類互動APP,師生增強交流,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對于高校教師,應該抓住線上教學的契機,利用各類網絡資源,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強化本領,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醫療人才。

猜你喜歡
免疫學醫科大學疫情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遵義醫科大學學報》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第七屆編委會
戰疫情
抗疫情 顯擔當
疫情中的我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豬流行性腹瀉的免疫學機理與臨床應用
《中國免疫學雜志》第八屆編委會名單
《中國免疫學雜志》征稿、征訂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