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故事素材活用點撥(十四)

2021-03-08 02:55柳旭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白起趙括兵法

柳旭

南方多沒人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學而務求道,皆北方之學沒者也。

(蘇東坡《日喻》)

【故事大意】

南方有很多會潛水的人,是因為他們每天與水為伴,七歲就能趟水過河,十歲就能浮于水面,十五歲就能潛水了。他們潛水的技術,怎么是隨隨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們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規律、技巧。(他們)每天在水邊居住,于是到了十五歲就能了解潛水的方法。有些人生來就不識水性,那么即使長得強壯,看見船來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會潛水的人請教,尋找他們之所以能夠潛水的原因,用他的話到河里去試驗,沒有不溺水的。所以說凡是不通過學習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學習潛水的北方人一樣。

【活用點撥】

實踐出真知。毛主席曾說:“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在游泳中學會游泳?!敝恢烙斡镜姆椒?,不下水實踐是肯定學不會游泳的。陸游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狈椒ü倘恢匾?,但只有親自實踐才能將其內化,轉為己用。

學習無捷徑,欲速則不達?!捌邭q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強調了學會潛水并非朝夕之功,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北方勇士“以其言試之河,未有不溺者也”,說明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會以失敗告終。學習從來無捷徑,循序漸進登高峰。

紙上談兵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節選自司馬遷《史記》)

【故事大意】

趙括從小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跟他匹敵。(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但是(趙奢)不承認他有軍事才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有生命危險的地方,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將軍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將軍,那么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薄w括代替了廉頗(擔任大將)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并調換了軍中的官吏。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后,便派出奇兵,假裝失敗逃跑,卻斷絕他的糧道,把趙括的軍隊一分為二,士卒的士氣大亂。四十多天后,軍隊士兵饑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斗。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于是幾十萬兵士投降于秦軍,秦軍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活用點撥】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德國作家歌德曾說:“光有知識是不夠的,還應當運用;光有愿望是不夠的,還應當行動?!壁w括熟讀兵法,但不會聯系實際,融會貫通,也缺少實戰經驗,所以必然導致失敗?!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經驗共提升。

腳踏實地,活學活用。趙括讀了幾本書,“以天下莫能當”,就開始不切實際地夸夸其談。他沒有腳踏實地將理論付諸實踐來積累經驗,而是自作主張,“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抓住了他的特點,“佯敗走,而絕其糧道”,最后趙括被射殺,且數十萬之眾全被秦軍活埋?!兜茏右帯分v:“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情況瞬息萬變,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不腳踏實地,身體力行,而是生搬硬套書上的知識,那么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猜你喜歡
白起趙括兵法
“‘孫子’兵法”等十三則
趙括不止紙上談兵
讓善談兵者且去“談兵”
白起的悲劇,秦相負第一責任
白起和他的死亡
莫做挑撥離間之人
兵法
趙括之敗不止“紙上談兵”
趙括之敗不止“紙上談兵”
張良得《太公兵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