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將進入生產系統,工業互聯網將重塑企業生產模式

2021-03-08 02:28賈永利
互聯網經濟 2021年2期
關鍵詞:華為工業數字化

賈永利

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是制造業的必然選擇

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在國家競爭力發展理論中提出過,國家經濟發展分為4個階段——生產要素導向發展,投資導向發展、創新導向發展和富裕導向發展。中國經濟正處在以新技術驅動的創新導向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制造業會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會極大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新冠疫情的發生,已經讓制造企業深刻感知到,以工業互聯網、云、AI、5G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對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性。短期看這些措施是應對疫情突發不得已的辦法,但從長遠發展看,企業經歷了這次磨煉似乎找到了適應外部快速變化的一種方法,這些新技術恰恰是滿足企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

工業互聯網是以機理為核心的工業知識及工業數據和AI的深度融合

工業知識是企業提質、降本、增效的根本,工業知識通過大量工業軟件和附屬于人的經驗進行傳承。工業在經歷了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自動化時代幾次大的飛越與發展后,工業體系已經建立了門類眾多、異常復雜的龐大系統,各行業已經積累了海量的工業知識。但是今天,依靠這些以經驗和機理為基礎的工業知識,對企業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已經逼近極限,與高端制造不斷增加的復雜性、客戶越來越高的質量需求、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等諸多訴求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上驳氖?,隨著IT大規模算力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斷突破,AI逐漸在眾多行業試點并產生了令人振奮的效果,不覺中我們已經跨入了智能時代的大門??偨Y眾多AI成功落地的場景,是行業積累的數據和工業知識與AI的一次深度融合。機理解決的是定性的問題,而數據與AI是要解決定量的問題,通過深度的融合可以突破傳統機理的極限,給企業帶來更大價值。因此我們認為在智能時代,工業會迎來新的產業升級,核心是將以機理為核心的工業知識及工業數據,和AI為代表的IT技術的深度融合與生態重構,這是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所在。

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將華為云人工智能與工業行業知識結合,打造EI(Enterprise Intelligent)工業智能體?;贓I工業智能體構建生態,匯聚算法、模型、應用等多種伙伴,將更多停留在算子算法的工業知識軟件化和產品化,將行業知識和經驗通過新的商業模式進行分享,提升整個行業數字化水平,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EI工業智能體一直致力于深入到各行業生產系統,目前已經在石油、化纖、煤焦化、鋼鐵等多個行業有實踐案例。

·在煤焦化領域,EI工業智能體和行業伙伴軟件聯合打造智能配煤解決方案,通過對海量煤焦化數據的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訓練,通過人工智能實現焦煤質量智能預測,準確率超過95%,每頓焦炭的成本可下降數十元。按100萬噸焦炭產能計算,每年為企業節省煤炭成本數千萬元,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在合成纖維行業,EI工業智能體幫助纖維生產企業進行產品等級分類,精準預測產品質量,產品客戶需求匹配率提升28.5%;借助人工智能技術革新合成纖維質量檢測模式,大幅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實現了從100米表面抽檢到1000公里全程質檢的革命性跨越。

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圍繞企業三大核心流程,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華為工業互聯網平臺FusionPlant,利用AI、5G等技術提升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致力于做工業智能化的黑土地,聯合合作伙伴,共同提供工業全場景解決方案,從企業三大核心業務流來幫助企業提質增效。對三大核心業務流的深刻理解,源于華為自身數字化轉型和業界眾多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優秀實踐。

1.以產品加工為中心的生產制造流,這是所有工業企業最關鍵的環節,大量的數據產生在這里,包含設備、各類傳感器數據、應用系統數據等;所有應用數據也需要在這個環節匯聚,包含外部的客戶以及供應商數據;各行業差異巨大、行業工藝復雜,生產工況多變,讓每個行業的生產制造都具備行業獨有的特征。對于工業企業非??粗?%的優化帶來的企業價值,尤其是生產制造流中,1%的模型優化、1%效率提升,給企業帶來的價值非常巨大。在當前工藝優化提升到達極限的情況下,將AI適配工業場景的獨特性后引入生產系統,利用AI來幫助企業進行生產執行、決策、預測優化,是企業面向未來發展的關鍵路徑。

2.以產品流通為中心的價值創造流,價值創造過程涉及復雜的、跨域的、動態的、全球化的供應鏈結構。通過工業互聯網,工業企業可以實現全供應鏈信息整合與及時分享,對物流狀態進行實時收集、對流通的運輸倉儲環節進行在線監控和預警,提高工業企業內部與可信合作伙伴間高效生產調度與資源配置,大力提升定制化產品的靈活度。

3.以產品為中心的產品全生命周期流,包含研發、設計、仿真、上市等。適合于大量對成本要求較高的中小企業,基于平臺可以實現跨廠商跨工藝段的工業軟件和工業數據集成,可以大幅降低企業的研發周期和研發成本,提升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

未來5到10年,AI將進入生產系統,工業互聯網將重塑企業生產模式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普遍接受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迫切性。建立在數字化設備、數字化流程等之上的決策、優化,讓工作方法和流程更加敏捷,加快了部門之間、區域之間的協同,提升了任務完成效率,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隨著工業企業數字化的意識越來越強,人工智能技術也會在生產系統中普及,融入企業作業各個環節,借此工廠的作業模式、人員配置、部門區域協同等都會有一系列的升級。相信未來5到10年,工業互聯網將重塑企業的生產模式,人工智能技術在關鍵生產環節會帶來大幅的質量提升與成本收益;通過上下游價值鏈數據集成和互通,越來越準確的獲取客戶持續變化的產品需求;基于越來越方便的數字化、智能化研發平臺,大幅縮短產品上市周期。華為會發揮自身在云、AI和5G上的優勢,同所有工業企業一起,將數字化、智能化的能力融入到生產中,助力企業進入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責任編輯:秦耳

猜你喜歡
華為工業數字化
現在的余華為誰寫作?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
華為承諾函的批評話語分析
揭示數字化轉型的內在邏輯
數字化起舞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華為:暢享8系列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