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西地區2015-2019年580例口腔粘膜病例臨床分析

2021-03-11 03:48賈淑娟
黑龍江醫藥 2021年3期
關鍵詞:口腔疾病復發性纖維化

姜 倩,賈淑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口腔科,廣東 湛江 524000

口腔粘膜疾?。∣MD)發生于口腔粘膜,大多數與全身性疾病有關[1],各種口腔潰瘍包括復發性阿弗他潰瘍(RAU)、灼口綜合征(BMS)、口腔扁平苔蘚(OLP)、口腔白斑(OLK)、口腔紅斑(OE)、外傷性潰瘍等。除了外傷性潰瘍外,大多數OMDs 的病因尚不清楚[2]。其中一些疾病具有潛在惡變的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致命。本研究通過探討粵西地區口腔粘膜病的發病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流行特點,為OMDs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回顧性病例分析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就診于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口腔內科門診就診的630 例口腔粘膜病人的臨床資料,按照疾病譜分類法,通過歸類、去重和篩選后,最終580例納入研究對象。

1.2 方法

按照疾病譜分類法,參照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口腔粘膜病學》[3],對口腔粘膜病進行分類和診斷,采集患者的病史,除臨床癥狀和體征外,還要采集患者年齡、性別、職業、基礎病以及家族史等多方面基本資料。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發口腔粘膜疾病種類及基線資料特征

在580 份病例資料中共收集49 類口腔粘膜疾病,年齡29~84 歲,平均年齡(42.6±27.5)歲,男女比例281:299(1:1.06)。職業分類:農漁民277 例(47.76%),公職人員216 例(37.24%),其他87 例(15.00%)。按疾病分類前8 類依次為:復發性口潰瘍(170,29.31%)、口腔粘膜下纖維化(98,16.90%)、灼口綜合征(91,15.69%)、口腔扁平苔蘚(70,12.07%)、創 傷 性 潰 瘍(32,5.52%)、口 腔 白 斑(28,4.83%)、口腔真菌感染(21,3.62%)、慢性唇炎(18,3.10%)。上述8類疾病占總病例數91.03%。

2.2 不同性別高發口腔粘膜疾病分析

男性較為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26.33%)、口腔粘膜下纖維化(21.00%)、灼口綜合征(11.74%)。女性較為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32.11%)、灼口綜合征(19.40%)、口腔扁平苔蘚(17.06%)。男女在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口腔扁平苔蘚和其它口腔疾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

表1 不同性別高發口腔粘膜疾病比較

圖1 不同性別高發口腔粘膜疾病比較柱狀圖

2.3 不同職業高發口腔粘膜疾病分析

不同職業在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口腔扁平苔蘚和其它口腔疾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農漁民較為常見的前3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32.49%)、口腔粘膜下纖維化(22.38%)、灼口綜合征(22.02%),公職人員較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26.85%)、口腔扁平苔蘚(23.61%)、灼口綜合征(10.19%)。見表2、圖2。

表2 不同職業高發口腔粘膜疾病比較

圖2 不同職業高發口腔粘膜疾病比較柱狀圖

3 討論

許多口腔粘膜疾病屬于是潛在的口腔惡性疾?。∣PMDs),有可能會引起口腔癌,研究表明[4]:OLP 是一種常見的OPMDs,患病率為0.1%~4.0%,癌變率為0%~12%,OLK 是另一種常見的OPMDs,癌變率為10%~30%,平均發病時間為4.0~8.1 年,OE 是最容易致癌的OPMDs,癌變率高達50%。OPMDs 的發病機制和癌變機制尚不清楚,對于很多口腔粘膜病變目前還沒有特殊治療方法和有效的化學預防藥物。OPMDs 預后差,總體癌變率接近4.32%[5],由于病程較長,且有致癌的危險,患者常遭受身心痛苦,OPMDs的早期診斷對預防口腔惡性腫瘤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工作壓力、精神壓力、環境變化、飲食變化和生活節奏加快被認為會增加OMDs 的患病率[6],粵西地區靠近海邊,經濟欠發達,當地民眾很多依靠出海捕魚為生,生活、飲食不規律,且有嚼食檳榔和吃魚生的習慣,而檳榔目前已被認定為一類致癌物,是引起口腔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當地580例口腔粘膜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粵西地區口腔粘膜病的平均年齡大約42歲左右,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男性較為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女性較為常見的前3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灼口綜合征、口腔扁平苔蘚。男女在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口腔扁平苔蘚和其它口腔疾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口腔粘膜病的發生與內分泌激素水平、飲食習慣和心理狀態具有密切的相關性,而男女不同性別激素水平、飲食習慣、吸煙、飲酒以及心理壓力承受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有較大差異性。不同職業在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口腔扁平苔蘚和其它口腔疾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農漁民較為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口腔粘膜下纖維化、灼口綜合征;公職人員較常見的前3 類口腔粘膜病為復發性口潰瘍、口腔扁平苔蘚、灼口綜合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職業工作環境、飲食習慣和心理壓力存在有較大差異性,其中農漁民飲食習慣不規律,長期出海捕魚時還經常食用速凍食品、新鮮蔬菜食用較少,在捕魚期間生活單調無聊,經常嚼食檳榔、吸煙等均可引起口腔粘膜疾病的發生。而公職人員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較快,熬夜多,以及要處理好復雜的人際關系等也屬于是口腔粘膜疾病的危險因素。

口腔粘膜疾病是由多種口腔疾病組成,粘膜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次研究,結合前期相關學者研究結論[7],可見口腔粘膜疾病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學因素,而是包括許多社會因素、環境因素、飲食習慣、職業壓力以及心理承受力等多個方面?;浳鞯貐^漁業較為發達,許多居民以捕魚為生,再加上嚼食檳榔和吃魚生的習慣導致該地區口腔粘膜疾病的分類與其它地區還存在有差異性。與口腔粘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相關的酒精、煙草、檳榔、工作壓力、激素水平以及精神因素應是口腔粘膜疾病初級預防的重點,今后需要進一步明確粵西地區居民患口腔粘膜疾病的危險因素。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制定政策、營造支持性環境等途徑,開展有效的干預活動,進一步降低相關危險因素,促進口腔粘膜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口腔疾病復發性纖維化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數據庫收錄
線粒體自噬在纖維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炎性及心肌纖維化相關標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
肝纖維化無創診斷研究進展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數據庫收錄
吃飯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門
恩替卡韋聯合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研究
復發性口腔潰瘍和幽門螺旋桿菌的相關性分析
臨床預防干預在口腔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18F-FDG PET/CT聯合CA125、HE4在診斷復發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轉移預后評估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