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圖感知

2021-03-15 22:21房璐
人物畫報 2021年9期
關鍵詞:欣賞課小學美術

房璐

摘 ? 要:圖象是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載體,在讀圖時代之下,教師要更是要重視小學美術欣賞課,立足于美術欣賞課堂之上培養學生圖像感受能力,這對學生審美情趣培養、良好情操陶冶及美術素養提升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對此,本文在分析小學生圖像感受特點的基礎上,重點探討小學美術欣賞課中培養學生圖像感受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課;圖像感受力

欣賞美、感受美是創造美的前提條件,作為一種精神類活動,可貫穿于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的始終,借助對美術作品圖像的欣賞、分析、研讀,可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內涵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審美心理。也就是說,美術作品圖像的呈現可喚醒學生的經驗情感,促使學生與美術作品產生共鳴,通過對美術作品圖像的欣賞走進作者及作品深處,了解作者在創作美術作品時所想表達的思想情感,這對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能力的培養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創設教學情境

內在情感,也就是“動機”,對學生認知活動的開展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在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內在情感的激發,強化學生讀圖、識圖、感受圖的動機,貼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設美術欣賞課讀圖教學情境,所選擇的欣賞作品應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切勿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

以《彩墨臉譜》一課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川劇變臉有關的視頻、圖片等,與以往戲劇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可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產生探索川劇臉譜的濃厚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乘勝追擊,繼續利用多媒體及教材為學生展示臉譜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其在造型、色彩、表現形式等方面的特點,提高了學生的圖像感受力。

二、精心設計問題

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手段,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需要巧妙靈活的運用提問手段培養學生圖像感受力,貼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儲備,所設計的問題要做到難度適中,以委婉含蓄的方式促使學生美術思維及圖像思維朝著深層次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教師提出讀圖問題后,要予以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應以學生獨立思考為主。

以《美麗的紋樣》一課為例,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老師手里面有4個動物,他們分別是老虎、獅子、長頸鹿、大象,請同學們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動作,向班級內的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在教師問題的提出之下,學生會選擇其中的一種動作對其進行簡單介紹,包括外形特征、生活環境、生活特性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中國畫、版畫、青銅器等不同的藝術作品形式,繼續向學生提出問題:“如何把這些動物印刻在這些藝術形式中,呈現的效果會有哪些不同的呢?”通過這一問題的提出,學生可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分析比較,這對學生圖像感受力的強化具有良好作用。

三、開展討論活動

在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將美術欣賞課教學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引導學生圍繞美術作品的圖像進行組內分析、研討、交流等,在欣賞時表達對美術作品圖像的看法及感受,逐步強化學生對美術圖像的認知,為學生圖像感受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以《色彩的對比》一課為例,教師在通過多媒體及教材為學生展示與不同色彩的美術作品,學生在觀察分析美術作品圖像的基礎上,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幾個合作小組,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1)這些美術作品有什么不同之處?(2)不同色彩的美術作品帶給你何種感受?(3)從色彩的深淺中你發現了什么?各小組學生需要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討論結束后派代表展示本組研究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圖像感受力,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四、優化評價方式

評價是美術欣賞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具備鼓勵功能、反饋功能、導向功能,通過評價可發現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學生知識理解的薄弱環節,為美術欣賞課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依據,可優化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設計。因此,作為教師,要運用多種方式評價美術欣賞課,使得學生的圖像感受力在原有基礎上得以提升。

第一,自我評價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美術欣賞課中的圖像感受力加以評價,包括學習態度、知識掌握情況、學習需求等,借助學生的自我評價促使學生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以此為依據發現學生在美術圖像感受力方面的潛能,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的開展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圖像感受力。第二,相互評價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小組合作、實踐探究、作品展示等多種方式,在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等環節中強化美術欣賞課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美術作品中的圖像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美術繪畫創作能力。第三,表現性評價,教師可通過繪畫、手工品制作等方式對學生的圖像感受力加以強化,檢查學生在美術欣賞課中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結合美術欣賞教學內容,以圖像感受力培養為導向為學生布置美術任務,在任務完成的基礎上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美術思維能力

結論: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教師要明確學生圖像感受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貼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對學生圖像感受能力的能力。第一,創設讀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讀圖興趣;第二,精心設計讀圖問題,激活學生圖像思維;第三,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強化學生在美術欣賞課中對圖像的認知;第四,應用多種評價方式,幫助學生養成圖像感受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的圖像感受能力。

參考文獻:

[1]白垣淵.小學美術課堂中圖像識讀能力培養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9):178-179.

[2]戴萍.小學生圖像感受能力培養策略研究——以美術欣賞教學為例[J].教師教育論壇,2019,32(12):62-63.

[3]張悅.名畫欣賞在美術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9(08):93-94.

3850500338257

猜你喜歡
欣賞課小學美術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美術欣賞課
探討如何上好音樂欣賞課
美育視角下的高中音樂欣賞課堂建構
關于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改進辦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小學美術勞技課程的思考
談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美術欣賞能力
美術教研課的教學反思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