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通大西北 暢通內循環 加快推動嘉陵江全線通航的建議

2021-03-15 05:43劉名武李紅鏑
中國水運 2021年2期
關鍵詞:廣元嘉陵江全線

劉名武 李紅鏑

編者按:嘉陵江隨著航道渠化工程的竣工,通航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嘉陵江全線通航對構筑西北-西南水運物流通道體系,夯實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基礎,暢通內循環,推動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嘉陵江流域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嘉陵江因分屬于川渝兩地管理的多級航電樞紐調度協調難題,嘉陵道一直未能實現全線暢通,水運優勢未能得到應有的發揮。因此,建立嘉陵江通航管理制度,加快推動嘉陵江全線通航,刻不容緩。本文審視嘉陵江全線通航的重大戰略意義,梳理嘉陵江通航具備的實現條件,通過對比湘江通航來梳理嘉陵江全線通航面臨的關鍵障礙,提出川渝共建嘉陵江通航管理制度,推動嘉陵江全線通航的對策建議。

2020年9月,嘉陵江首次開行廣元至重慶集裝箱班輪,嘉陵江航運進入新時代。廣元港與重慶港之間,上水航行時間縮短至10天,下水7至8天,每噸貨物的綜合運價至少比公路低80元、比鐵路低20元。嘉陵江的全線貫通,重啟西南-西北阻斷30年的水運通道,為西部地區大宗物資運輸組織提供更優化的方案,促進物流降本增效,重新對于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深度合作,夯實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建設基礎,促進廣大西北內陸縱深地區的對外交往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建立嘉陵江通航管理制度,推動嘉陵江全線通航,成為制約川渝水運發展的急迫問題。

1 嘉陵江全線通航的重大意義

1.1 重啟西北西南水運通道,構建了流通新體系

嘉陵江是川渝聯動甘陜、西南對接西北的重要物流通道,嘉陵江的通航重啟了聯通西北西南的水運通道,建立起西部南北物資流通新體系。以大宗貨物從蘭州至上海出海運輸為例(表1對比了現有方案與新方案),通過嘉陵江水運方案的成本優勢顯著。經估算,與隴海鐵路運輸相比,通過嘉陵江轉運的每噸貨物運費可節約40元以上,比蘭渝鐵路便宜約13元。

1.2 暢通國內大循環,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嘉陵江聯通了川渝地區部分中心城市、產業園區以及礦產資源富集區,每年4000萬噸的大宗物資運能與流域城市建設的原材料需求,一進一出建立起一個區域循環體系,構建起全新的流通體系,對暢通國內大循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1.3 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加速推動物流降本增效

嘉陵江的全線貫通與沿江路網共同構建起立體交通走廊,通過多式聯運體系的建立,進一步提高了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川東北及甘陜地區長途大宗物資運輸提供更優化的方案。

1.4 帶動流域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

嘉陵江的全線通航以水運港口發展為紐帶,開展投資貿易及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形成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經濟流域,帶動廣元、南充、重慶等流域城市的發展,對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和戰略意義。

2 嘉陵江全線通航具備的現實條件

2.1 嘉陵江渠化工程竣工,通航能力顯著提升

2001年,嘉陵江正式啟動全江渠化工程,規劃建設16級梯級航電樞紐。經全江渠化,原來灘多水急的嘉陵江變成一條高等級航道,1000噸級船隊從廣元可直達上海,廣元到重慶航道里程也縮短了56.2公里,上水運輸時間縮短40小時,下水縮短8小時,嘉陵江通航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2 嘉陵江港口條件優越,功能布局愈發完善

嘉陵江沿線港口眾多,如廣元港、南充港、重慶港等。重慶港作為嘉陵江與長江聯結的重要樞紐港,其港口條件、功能布局的優越性凸顯。此外,廣元港和南充港也都是綜合性港口,港口條件、功能布局都具有一定優勢。

2.3 嘉陵江貨源充足,水運需求亟待開發

嘉陵江沿線適水貨物量已達3000萬噸,待沿江產業園區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達到5000萬噸。而嘉陵江全江年通過能力約為4000萬噸,流域內貨源充足,水運需求較大。

2.4 嘉陵江水運優勢明顯,物流降本增效顯著

據測算,廣元至重慶的公路運輸成本約為0.49元/噸公里,鐵路也在0.23元/噸公里左右,而嘉陵江水路運輸的成本僅為0.08元/噸公里,是鐵路運輸價格的46%、公路的23%。通過嘉陵江水路進行運輸,將大大降低綜合物流成本。

3 嘉陵江全線通航面臨的關鍵障礙

3.1 嘉陵江通航建筑物管理不規范,水路運輸效率難以提高

當前嘉陵江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存在諸多不規范的問題,阻礙了嘉陵江水路運輸效率的提高。同樣作為長江重要支流,在湘江上9級通航建筑物卻實現了步調一致,由湖南省水運海事管理局負責,規范全江通航建筑物管理,極大地提高了湘江的通航效率。

3.2 嘉陵江通航管理主體不明確,運營結構問題有待解決

嘉陵江廣元至重慶段的16級梯級航電樞紐的權屬十分復雜,通航建筑物的業主分屬水利、水電、交通、市政、國資等多部門,因此嘉陵江的管理主體不明確成為了制約通航的重要問題。反觀湘江,為了統一管理主體,成立水運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擔重大水上交通基礎設施的融資、工程建設和運營維護。

3.3 嘉陵江通航流域發展不協調,川渝合作推進緩慢

嘉陵江流域的城市區縣在經濟發展、產業結構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川東北和渝南地區的經濟條件相對落后,難以實現協調發展,川渝合作推動嘉陵江通航進程緩慢。相比之下,湘江的通航在長株潭形成一條濱水風光帶,實現了“暢通一條航道,改善一片環境,帶動一域發展,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標。

3.4 嘉陵江通航調度體制不完善,水運物流發展面臨壁壘

由于運行管理跨地區、主體多,嘉陵江的統一通航調度體制尚未建立,船舶過閘手續繁瑣,水路運輸效率受到限制,無法充分發揮水運低成本的優勢,遏制了水運物流的發展。而早在2016年底,湘江就已經采取一站式智能報關通閘,實現全線信息共享與合理統一調度,對推動水運物流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4 川渝共同推動嘉陵江通航的建議

4.1 推動川渝共同發布嘉陵江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辦法及發展規劃

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辦法是保障通航建筑物高效運行和船舶安全通行的有效手段。嘉陵江通航的持續與高效需要川渝地區共同發布嘉陵江通航建筑物運行管理辦法,讓嘉陵江通航有規可循。此外,還需川渝地區對接交通強國戰略,啟動嘉陵江水運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編制,為嘉陵江的發展指明方向和目標。

4.2 推動川渝共同組建嘉陵江通航管理委員會

為增加嘉陵江統一調度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川渝地區應共同組建嘉陵江通航管理委員會,作為通航業務的專門機構,負責嘉陵江通航建筑物及其配套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以“服務嘉陵江沿線、確保航運暢通”為己任,為嘉陵江通航的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4.3 推動川渝共同開發嘉陵江水運市場

嘉陵江全線682.8公里,年通過能力約為4000萬噸,以水成本0.08元/噸公里估計,嘉陵江每年形成20億元的水運市場。為充分發揮其對沿線經濟的推動作用,川渝應共同開發嘉陵江水運市場,為成渝雙城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4.4 推動川渝共同建立嘉陵江航電生態保障體系

嘉陵江的生態問題不僅關系著嘉陵江流域,還影響著長江的生態平衡。在對嘉陵江的開發利用中,川渝應共同建立嘉陵江航電生態發展體系,梳理嘉陵江流域生態保護需要解決的問題,把嘉陵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將嘉陵江航道建設成為生態示范航道。

(第一作者系重慶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二作者系重慶交通大學教授、院長)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項目批準號:16XGL003)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廣元嘉陵江全線
嘉陵江邊是我家
印象嘉陵江
品牌全線升級
“風城”廣元
紀錄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體行動在京啟動
徐廣元受到黨紀處分和退學處理
他為什么變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